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談吃·大肉饅頭

談吃·大肉饅頭

拾柒

【談吃·大肉饅頭】

有人說,年味是陽台上院子里一排排的鹹肉醬肉;有人說,年味是年夜飯開桌前大家一起在桌上碰得叮噹響的杯子;有人說,年味是一大家子的人吹著暖氣圍在客廳里看春晚;有人說,年味是深夜噼里啪啦的鞭炮和咻咻咻的煙花;有人說,年味是偷偷起來抓了一把糖吃再看看紅包是否安好。此時此刻,我滿心歡喜毫不避嫌地使用一連串沒什麼遞進關係的排比,沒錯,就是為了引出我大腦系統里有點獨特的年味——大肉饅頭,如題。

我印象里每一年年三十,吃完年夜飯回家的時候總有一竹筐的大肉饅頭跟回家,要塞在冰箱里的。所以,已經有很多年了,大年初一的早飯都是蒸大肉饅頭。記得有一年不知神經發什麼大條,和別人打賭一頓早飯能吃多少個。硬是在那天早上管不上什麼餓了飽了的,一口氣吃了十個,最後肯定是贏了賭的,只是名聲不大好,傳出去說是一個傻孩子竟然吃了十個,有點小小的不捂心(「舒服」的方言)。

說了半天的大肉饅頭,和早餐店裡食堂里賣的肉餡包子是大不一樣的。其實說穿了就是小籠包,只是這個名字在土話里喊不響,我們就給他起了個土裡土氣的別名喚它,當然是取自它那滿滿一包的肉。至於現在人說的包子和饅頭的差別,有餡的沒餡的,我是從來沒搞清過,哪個順口就隨心叫了。

大肉饅頭的歷史是可以上溯到北宋時期的,那時還是灌湯包子之類。到了清代道光年間,江南一帶就出現的現代形式的小籠包了,每個地方又都不一個樣子,常州的味鮮,無錫的味甜,這是官方的說法,鎮江的大概醋味重些,蘇州的嘛,肯定是最好吃不過,形容不出的。有笑話說是,早些年,中國移民在國外經營中餐館,不知道該怎麼叫它,就在菜單上解釋是中心加肉的中國麵包。可是這怎麼能和麵包比呢!嘗嘗看就知道了。

今年大大肉饅頭又走了個例外,所以值得寫。往年是叫了認識的店,就著一竹筐三十八(約莫四十個,記不清楚,應該是個討喜的數字)個的數量,家家人家都有,訂做的。今年是那個同里善做吃食的親戚,帶著原料來吳江邀請大家一起動手做。小孩們都很起勁,我大概已經老了,怕冷的冬天找個要洗澡的理由作罷。

但現在有個好東西叫微信,他們在場的給我們直播做大肉饅頭。皮子大概是買的現成的,也可能是自己擀的,總之得是熱水和面,才能保證吃的時候有彈性。肉餡里最重要的是皮凍,那豬肉皮熬制而成,與純豬肉一比二的比例混合,再加薑汁蔥汁煙花胡椒料酒等等調料,順時針攪啊攪,一大碗。一張皮子在手一撮肉放上面,合上是簡單的,但要好看就有講究了,得花功夫注意手裡的力道,十六道或者十八道成一圓孔最為地道,不過八九十道自己吃也是夠了。一個一個擺在那裡看,這大肉饅頭也是很好看,不大不小很精緻。

吃時得蒸,蒸又有講究了。八個為一盤,十個為一籠,底下放油紙頭,或者紗布之類,放在竹製的器皿,或者白磁碟上,主要還是防止小籠自己和自己粘在一起,以及防止它們和盛的器皿粘在一起。一旦粘了,漏湯了,就走了樣。出鍋的小籠撥開蒸氣,感覺是亮晶晶的,皮薄薄的,那著筷子夾住一個,愛吃醋的可以蘸醋,要開一個小洞,先得吹吹涼,把裡面的鮮湯全吸溜出來,再大口大口地就著彈性十足的皮子吃肉,甜甜的,酸酸的。話不多說,再夾一個。

大肉饅頭是我印象里很可愛的食物,今晚一覺睡過去,明早就可以與之相會了。剛才偷嘗了一個,味道真不錯。要是有什麼寄送美食的通道,我也給你們寄送幾個吃,可惜科技沒有發達到這個地步,看著圖片聊以自娛吧。

那麼,明天早上,我該吃多少個呢?

就這麼想想,也是一種好福氣啊。

我已經吃飽在夜色的懷抱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這一年我們二十三四歲
從生命的演化說開去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