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50年代台灣同胞除夕採購年貨 準備年夜飯的熱鬧場景

50年代台灣同胞除夕採購年貨 準備年夜飯的熱鬧場景

每年農曆的歲首被稱為春節,是整個中華民族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中華民族歡度春節的傳統已經有了4000多年歷史。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對於中國人來說還有什麼比在除夕這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頓年夜飯更為重要的呢?

在除夕的這天,台灣的同胞會聚在一起圍爐吃年飯,祭祖,貼春聯。

在1958年2月15日的台灣「中央社」的報道中寫道:「春節,這是一個富有人情味的節日。因為在農作物秋收之後,這個時期正是農民休閑時間,浴室藉此機會闔家歡聚,探訪親友。所以與其說這個日子是過『新年』,倒不如稱之為『聯歡節』。

中國農村地區遼闊,在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時候,很難有機會經常相聚,到了春節,就彼此的相互探訪樂敘,情感得以保持,社會間的關係也就得以持續。」

雖然當時台灣成為了國民黨偏安的一隅,但傳統文化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極為重要,他們一個民族精神的象徵。

兩岸一家親在春節這個兩岸都最為重視的節日里最能體現。當每年除夕,台灣同胞一家人聚在一起,除夕圍爐的時候,他們都要舉行祭祖儀式。

他們從哪裡來到台灣,根在哪裡,祖宗的牌位上早寫得清清楚楚。

關於除夕當年台灣的報紙上曾有這樣一段敘述:「炮竹一聲除舊歲,陰曆十二月最後的一夜,叫做除夕,有除舊布新的意思。最通常除夕夜的年夜飯,全家人要聚集在一起圍爐聚餐,全家老幼團聚齊吃完除夕團圓飯後,晚輩向長輩叩頭辭歲,大人給孩子的賞,名為「壓歲錢」。

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歲」與「祟」諧音),所以得到壓歲錢的晚輩便可平平安安過一歲,是中國孩童盼望了一年的大事。

除夕夜,民間有「守歲」的習俗,通宵不睡,以祈一年平安。半夜十二點就迎來了新年。清代《帝京歲時紀勝》描述︰「聞爆竹聲如擊浪轟雷,遍乎朝野,徹夜無停。」爆竹,確實給新年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尤其是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現在有些人,別有用心的企圖「去中國化」。無論如何的政治操弄,兩岸同根同源的事實,在春節的歡慶習俗中永遠無法抹滅,它早已經融入到了兩岸同胞的血脈之中。

50年代台灣同胞除夕採購年貨 準備年夜飯的熱鬧場景

50年代台灣同胞除夕採購年貨 準備年夜飯的熱鬧場景

50年代台灣同胞除夕採購年貨 準備年夜飯的熱鬧場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華北治安戰中乘坐卡車出擊的日軍 為免遭伏擊強征百姓開挖戰壕
日本雜誌里鐵蹄下的武漢新年 把侵略說得天真無邪人畜無害

TAG: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