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018春節,中國軍網記者都去了哪兒?

2018春節,中國軍網記者都去了哪兒?

來源中國軍網

當問候語從「吃了嗎」變成了「回家嗎」,嗯,是春節要到了。

可春節前後的中國軍網記者們,彼此的問候卻變成了——

「這次去哪兒?」

在萬家團圓的節日里,對軍事記者們來說,有一種「回家」叫進軍營。在這個「家」里,他們找尋到堅守的力量,採擷到振奮的故事,也感受到長久的溫暖——

(一)冬訓!冬訓!

孫偉帥、張藝藐、魯赫打頭陣。

中國軍網全媒體報道全能選手+文字靈動情感細膩的精靈記者+沉穩幽默的攝影大拿,這個組合在三九寒冬遠赴東北雪鄉,隨北部戰區的特戰隊員們體驗冬季訓練。

原以為曾在朱日和生活工作25天、深入採訪駐港部隊的記者們可算是見足了大世面、意志堅定並體魄強健,這一趟雪鄉探險,還是讓她們連呼「想不到」——

訓練場積雪及膝,零下三十度的嚴寒中負重25斤蹚雪前進;林海雪原中,特戰女兵駕駛「山貓」左突右沖,後排的記者被巨大的慣性甩得頭昏腦脹,跪姿狙擊時數次險些摔倒;臨行前隨手帶上的面罩,居然成了嚴寒中人人稱羨的大「寶貝」;「潑水成冰」已不足為奇,朋友圈裡一句 「冷得找不到腿」被不斷點贊……

即便在這樣的苦寒中,記者們在戰車裡討論策劃、「真刀真槍」地參與訓練、不眠不休地整理素材,傳回了多組優秀作品,以女記者敏感的視角、細膩的體驗感受,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冷峻又熱情的冬訓場景——

記者背上背囊,準備與官兵們一同出發。

綜合戰術演練。賀善文 攝

記者體驗擦槍。魯赫 攝

更多冬訓精彩

《震撼航拍丨冬訓大片上線!零下31℃里的熱血沸騰》

《軍網看冬訓|雪中足跡,特戰隊員寫給祖國的冬日情書》

《軍網看冬訓丨戰場上,風雪不會對誰變得溫柔》

《軍網看冬訓|女記者"客串"特戰女兵,見識什麼是優秀》

《軍網看冬訓丨林海雪原,軍網女記者跟特戰隊員滑雪「過招」》

(二)信不信它是春節票房冠軍?

即便是跟著劇組看了四遍,中國軍網記者趙燕飛還盤算著要在春節假期去貢獻票房。

到底是什麼樣的電影有著這樣巨大的魅力?

這部電影,以中國海軍陸戰隊「蛟龍突擊隊」為原型,這支被稱為「海上蛟龍、陸地猛虎、空中雄鷹、反恐精英」的神秘部隊的所有隊員們都具有空中、陸地、海上和水下四棲超強滲透突擊作戰和海上反恐作戰能力。

在拍攝這部電影時,每一名主創都按照真正特戰隊員的標準要求自己——120小時槍械訓練、4000分鐘戰術走位訓練、200小時實戰演習、負重行軍200公里、樓宇間突圍垂直起降200次……、

這每一個數字都逼近人體的極限,浸滿了電影主創們的辛苦付出,折射著特戰隊員的艱辛與光榮,也牢牢鎖住了人們滿滿的期待。

近日,海政電視藝術中心攜電影《紅海行動》劇組赴駐三亞海軍某部,舉行專場慰問放映活動。中國軍網記者王艷、趙燕飛也隨劇組一同前往,如果您已經迫不及待想要一睹為快,就請跟隨中國軍網記者,一起走進「蛟龍突擊隊」和《紅海行動》劇組,他們將通過短片和直播,帶您了解電影背後的故事,揭開「蛟龍突擊隊」的神秘面紗——

中國軍網記者王艷採訪海軍戰士。

(三)你見過「億萬富翁」的眼淚嗎?

「他一定以為車內昏暗能很好地掩飾他的情緒,但是他不知車門外的光正好通過他的淚反射進我的眼裡。」

解放軍報客戶端記者王珊在春寒料峭的2月來到南疆,採訪第75集團軍空中突擊旅。訓練場上草色枯黃,透著好似能從腳底穿透全身的寒涼,而單衣薄衫的戰士們正趴在地上據槍警戒,宣傳幹事介紹說,這是營里的官兵在搞拉動訓練,為了鍛造精飛善戰的南疆空中突擊勁旅,他們從難從嚴組織新年度訓練,像這樣最基礎的據槍警戒,一趴至少一上午。

據槍警戒的戰士。李佳安攝

王珊不由得裹緊了長長的羽絨服,繞過只穿著單衣薄衫趴在地上據槍警戒的戰士們鑽進戰車,卻意外地遇到了一位「億萬富翁」。

披著偽裝網的指揮所。李佳安攝

略帶著南方口音的他,熱情洋溢地介紹著的是哪位「老夥計」?18歲就當兵、如今三十齣頭的他是怎麼成了「億萬富翁」?這位正當壯年的「人生贏家」又是為何眼含淚水?

來,讓記者王珊為你揭開這些也曾困擾著她的迷題——

《戰車裡,我見到了一個「億萬富翁」的眼淚》

(四)「你們能來看我們,就是最好的禮物。」

在經歷了近一周的高原反應,爬過了四個小時的懸崖峭壁,到「手可摘星辰」的西藏邊防走了一遭之後,中國軍網記者李小琳在朋友圈裡寫下這樣一段話——

從未想過以這種理由來西藏。

也從未想過西藏的邊防是什麼樣。

美美滴進藏,高原反應把我打回原形。

爬山,最煩的就是爬山。但是海拔4520米的無名湖哨所,因大雪封山,車開不上去,只能硬生生爬上去。

1公里的山路,爬了四個半小時,創造了我最慢行走記錄。

我真的真的真的太感謝拉我扶我的戰士們,如果不是你們在我身旁甘做「安全繩」,我真的會「撂」在半路了,我把你們當作「生死之交」。

我喘著粗氣邁不開腳,你說「慢點慢點,咱們歇會。」

我失去平衡左搖右晃,你說「放心走,我隨時在你身後。」

我不知道除了「謝謝」還能說些什麼,只是恨自己像是個累贅一樣,給戰士添麻煩。

你們卻說「麻煩什麼,你們能來看我們,就是最好的禮物。」

我極盡所有力量,走過的不過是你們的「日常」。

我敬佩邊防戰士,不僅是你們的信念和勇氣,還有在嘗盡邊關風雪後,依舊露出憨憨的笑,說一句「我在邊防,挺好的。」

從為邊防戰士準備的消炎濕巾到攀爬四個小時幾次險些滑落的懸崖峭壁,李小琳、王玉、李晨,她們用纖弱的身體感受著西藏,講述著一個又一個溫暖動人的小故事。

記者們在亞堆扎拉山下合影。

1公里的山路,他們爬了四個小時。

一路走、一路高反、一路報道。

對這三位姑娘,我油然生敬。

這種敬意,勝於她親身體驗「魔鬼周」發回第一手資料的時刻、勝於她娓娓講述「新時代中國軍人的模樣」並贏得全場掌聲的時刻、勝於她以生花妙筆寫出軍人偉岸的時刻、也勝於她肩擔重任創作出億級作品《戰鬥宣言》的時刻。

感謝保護她們也守護我們的邊防戰士。

感謝她們帶給邊防戰士的溫暖。

感謝她們帶回給我們的感動。

《邊防的距離(上)|春節向著家的反方向 去遠方》

《邊防的距離(下)|這1公里=4小時絕壁攀爬》

《親,你餓嗎?海拔3600米的野炊火鍋來一份》

《我離天空最近的一次,是「爬」上無名湖哨所》

《再見,抑或再也不見,你都是我銘刻在心的英雄》

(五)

騎馬巡邏38公里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這不是記者曹璇第一次參加新春走軍營的活動,去年1月,她在西藏那座海拔4000多米,建立在懸崖峭壁上的哨所里深情寫下《探訪拉則拉哨所:翻山越嶺 只為給你一個擁抱》,獲得了眾多網友點贊,而今年,她和同事張華清來到了被譽為「西北第一哨」的新疆阿勒泰軍分區白哈巴邊防連。

在白哈巴邊防連,曹璇和小夥伴第一次體驗了騎馬巡邏,滿懷期待地翻身上馬,想著顛簸幾日總算是拉風一回,可接下來六個小時的巡邊,徹底顛覆了她的想像。手腳早已凍僵,失去知覺,圍巾上也結了厚厚的一層霜。最初跨上駿馬的興奮,也被一路顛簸帶來的疼痛與不適取代。

軍網女記者跟隨連隊官兵騎馬巡邏。

5號界碑是他們每天執勤的必經地。

關於這個一年溫差接近100度的、冬季最低溫度僅有零下44度的地方,記者們還有很多故事要講——

《軍網女記者與「西北第一哨」官兵騎馬巡邏38公里》

《西北邊陲的無聞哨所——送給這個世紀的禮物》

《軍網女記者乘直升機給紅山嘴邊防連官兵送年貨》

《雪山冰原巡邏 ,你騎過4檔的軍馬嗎?》

(六)

班長答得「雲淡風輕」,她為何聽得五味陳雜?

入職才半年的軍網記者薛妍,這一次來到了第72集團軍某陸航旅,曾在去年十一月參加過「軍旗正紅」採訪活動的她,採訪過駕駛特種車輛的「車神」——王一,並寫下了優秀稿件《「熊孩子」變身車神:二三十噸特種車輛一樣玩漂移》。

陸航旅的演兵場,因為開闊更顯得寒冷,又是一陣寒風刮過,她忍不住去問班長為什麼不帶耳罩,原來是怕飛行員有緊急情況喊,他們聽不到。這樣的答案讓她感動不已。她又問道每天維護、保障還要清洗直升機,什麼時候睡覺休息?班長一臉嚴肅地回答她:從白晝到黑夜,飛行任務不結束,就不能離場。

班長答得「雲淡風輕」,薛妍內心卻五味陳雜。深深被戰士們打動的她,懷著這種敬佩的心情,要為你講述空軍的故事——

天還未亮就已在做準備工作的地勤人員。

地勤班長在向記者介紹直升機的維護流程。

《搭乘武直飛一次,終於懂得和平的分量如此厚重》

《空中"牧狼人"殺手鐧:不想讓照片失色?那就只能贏》

(七)

他們伸手所指的方向,就是家

作為北京面積最大、接發車次最多的火車站,北京南站可謂是備受媒體矚目,「復興號」的春運首秀就在這裡上演。在這場長達40天的人口「遷徙」中,總有那麼一些人,讓我們肅然起敬。

今年中國軍網的記者柳晨來到了北京南站,採訪這些在春運回家的「浪潮」中依然堅守在崗位上的戰士們。

作為北京面積最大、接發車次最多的火車站,北京南站可謂是備受媒體矚目,「復興號」的春運首秀就在這裡上演。在這場長達40天的人口「遷徙」中,總有那麼一些人,讓我們肅然起敬。

人情最是暖人心,正如記者柳晨在文中寫道的那樣——

「我們看到的是你那雙指引回家之路的手,你又何嘗沒看到我們胸腔里那顆敬仰的心。」

武警北京總隊執勤第三支隊擔負此次北京南站春運維穩任務。

《人潮川流不息,他們伸手所指的方向,就是家》

(八)

在這個營區,被子為何不是「豆腐塊」?

這一次來到了野外駐訓地的洪文軍,可是中國軍網的資深記者了,但是剛到駐訓基地,他就生出諸多疑惑,晚上連隊點名又讓他頗感意外:答「到」的最響亮的聲音出現在第一個姓名——何萬祥!

連隊晚點名時,戰士們為老連長何萬祥答「到」。

這個光榮的名字屬於這個連隊的老連長,犧牲於74年前。

他生前曾3次榮獲戰鬥英雄稱號,1944年3月25日夜晚在攻打山東沂源縣大泉庄虎山山頂的偽軍炮樓時,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29歲。

時間穿越74年,每一次集中點名,當何萬祥的英名呼出後,全連官兵就會齊聲答「到」,聲震夜空,奪人心魄。

見識了這支連隊的超強凝聚力和榮譽感,記者心頭的疑惑更重了——

為什麼帳篷不「列隊」?

為什麼被子不疊「豆腐塊」?

夜宿野外駐訓地的資深記者洪文軍為您解答疑惑——

中國軍網記者夜宿帳篷。

《軍網記者夜宿野訓場帳篷,鐵馬冰河入夢來》

(九)

「不是軍人的我也想敬個軍禮」

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大漠戈壁,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詩人王維曾在此留下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雖然聽上去詩意,但這裡的自然環境卻是極端惡劣。曾經生活在這裡的牧民早已搬離,但我們的邊防軍人卻數十年如一日地駐守在祖國的邊關。中國軍網記者劉倩、宋朋非、張琦在春節前夕來到這裡,與邊防軍人同走巡邏路。

冬季的大漠戈壁氣候嚴寒,土質疏鬆,記者與官兵共同徒步三個多小時才完成任務。途中,記者還登上了瞭望塔,他們踩著不足十厘米寬的鐵板艱難地往上爬,最終將中蒙邊界的景色盡收眼底。行至571號國門,官兵們擦拭界碑、為界碑描紅,記者發覺他們平日里那雙握鋼槍的手竟變得溫柔起來。

「敬禮!」面對界碑,軍網記者劉倩與邊防官兵站在一排,不是軍人的她也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什麼是「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擔當」?這些看慣了大漠揚沙的官兵這樣回答——

軍網記者劉倩與巡邏官兵面對界碑敬禮。

軍網記者與巡邏官兵攀登瞭望塔。

(十)

這裡上演著現實版的《父母愛情》

小年當天,軍網記者孫萌來到山東,從蓬萊碼頭坐船出發到達全國唯一的海島縣——長島,與孫萌同行的,還有一對母子,他們是武警山東總隊煙台支隊長島中隊的警官尹豐剛的家屬。小年夜,孫萌和尹豐剛一家以及部隊官兵一起包餃子、聊天、吃飯,歡聲笑語讓這個平日里肅穆安靜的部隊營院頓時熱鬧起來。孫萌說,整個採訪過程中,性格開朗的軍嫂沒有抱怨和丈夫聚少離多的生活,反而總是笑眯眯的。

探望的時間很短暫,歸程還要有6.8海里的輪渡。為了防止突然變天滯留在島上,尹豐剛只能不厭其煩地催促妻兒早點啟程離開。看著尹豐剛目送妻兒離開,孫萌心生感慨:海島生活、軍人、夫妻恩愛,這不就是現實版的《父母愛情》嗎?

一家三口,其樂融融。記者孫萌 攝

一家三口在大棚里澆菜。記者孫萌 攝

《6.8海里,比更浪漫的距離》

(十一)

記者過了一個「假小年」?

就在孫萌被軍嫂一家的笑容感染得幸福感飆升的同時,軍網記者丁揚在北海艦隊某岸導團聲稱自己過了一個「假小年」。

凌晨三點四十五分,連續的鈴聲將記者丁楊從睡夢中驚醒。「凌晨四點,我們計劃拉上一動,檢驗部隊隨機作戰和臨時作戰的能力」一名營長告訴她。興奮勁兒驅散了起床氣,丁揚自告奮勇,參加到此次緊急拉動中。

凌晨五點鐘,島上海風朔朔,記者拿出手機,看到此時的溫度已經達到-7℃。儘管穿著軍大衣,還是早已被凍透。而戰士們每個人都只穿著單薄的作訓服。丁揚看到戰士們一匝一匝繞開電纜、鋪設偽裝網、接裝光纜……忙得熱火朝天,反倒汗濕衣襟。

忙活一早上,在回連隊的路上,時間還不到早上六點鐘,天色未明。和官兵們走在營區大院里,俯瞰整個海島,遠處閃爍著萬家燈火。

丁揚擦擦汗水感慨萬千,正如她在文章中所寫:「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有一群最可愛的人,於無形中築起祖國的鋼鐵城牆,這是中國軍人最無言的守護。」

人員集合歸整。董宏彬 攝

通過熒光棒指揮戰車。張淦 攝

《軍網女記者凌晨4點「被拉動」,小年夜後戰味十足》

(十二)

刷屏朋友圈!

中國軍網記者何友文和周曉敏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回的新春祝福還在同事們的心裡餘溫未消,這就又被他們採訪製作的首部航天豎屏MV刷爆了朋友圈。極具衝擊力的畫面佔滿整個手機屏幕,配以激昂的背景音樂,一下子把我們都帶到了衛星發射現場,耳邊響起記者何友文的驚呼——

「快快快!!!哇咔咔!!!第一次看火箭發射這麼看(⊙o⊙)小心臟都快跳出來了!」

採訪結束,周小敏在返程當天發了這樣一則朋友圈——

「在出發那一天,帶著一份愛心早餐卷餅,從北京到西昌;

連線那一天,跟著鄒社長五人結伴行,從通信團到山溝到哨所;

發射那一天,帶著一份驕傲和激動,跟著彝族孩童一起倒數54321……」

興奮、緊張、溫暖、驕傲……

要多少個形容詞才足夠描述這一趟遠行?

快點開看吧!都在這刷屏的MV里了——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官兵拜年。

中國軍網記者何友文、周曉敏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採訪報道

《首部航天豎屏MV|以飛天姿態給您拜年啦!》

《北斗三號05、06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2017年這一年,和往常的很多年一樣,軍事記者們被部隊官兵鐵一樣的意志鼓舞著,不斷地挑戰身體和能力的極限,奮筆講述著強軍興軍的動人故事。

路在延伸,精彩還將繼續。中國軍網的記者們還在路上,他們將為戍守邊關的衛士送去問候、為演兵沙場的勇士送去鼓勵,也為我們帶回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熱血故事。請您和中國軍網一起,在祥和的節日里把目光投向邊關、投向演兵場、投向維和一線、投向一片又一片由中國軍人守護的土地,祝福他們新年順遂、健康平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軍戀要闖幾道「關」?心理諮詢師給你支招
「老兵心態」不可有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