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秘南方人除夕夜為啥不吃餃子?難道春節就沒有其他傳統美食嗎?

揭秘南方人除夕夜為啥不吃餃子?難道春節就沒有其他傳統美食嗎?

每年春節聯歡晚會上,似乎都會出現「熱氣騰騰的餃子」一類的畫面,似乎還總作為春晚中的一個重要話題被表現出來。這時候,很多南方朋友就會很尷尬,因為他們過年不吃這個。其實,小編作為每年過年都要吃十幾天餃子的北方人,也很反感春晚的這種習慣,因為各地傳統不同,特別是在飲食上,差異很大。所謂民以食為天,在「吃」這個問題上,是最難強行推廣的。那麼,南方人過年不吃餃子到底有什麼深層原因呢?

(圖)春晚幕後吃餃子

「餃子」最早是由東漢名醫張仲景發明的,被作為一種驅寒的膳食,後來因其美味逐漸為大眾所接受。不同時代的餃子在形式和名稱上也有所不同,比如在南北朝時,餃子的吃法類似於如今的混沌,到唐朝時,才將餃子撈出來放在盤中吃。宋朝時,餃子開始被稱為角兒或角子,成為了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但是,當我們研究一些宋代描寫民俗的文章時,發現餃子早在宋代就已經在南方流行了。比如《武林舊事》卷六提到,臨安的市場上有「市羅角兒」「諸色角兒」。顯然,南方人不是自古以來就不吃餃子的。那麼為什麼南方人過年卻不吃呢?這我們首先還要看看中國人過年吃餃子起源於何時。

(圖)餃子發明者張仲景

描寫明代萬曆朝至崇禎初年宮廷事迹的《酌中志》記載「"正月初一五更起……飲柏椒酒,吃水點心(即餃子)」。所謂「更歲交子」,辭舊迎新,餃子一名正好與過年的寓意吻合,或許也正是由於這一點,餃子成為了明代官方推薦的春節食品了。清代延續了很多明代的傳統,餃子也就自然成為了清朝人春節喜歡的食物了。說起來滿族人吃餃子,或許也來源於南方。宋朝時期,蒙古將餃子引進到了黃河以北的更廣大北方地區,還將這種食品推廣到了西亞和歐洲。然而,作為官方推薦了數百年的春節食品,又是南方的傳統美食,餃子卻依然無法在春節引起南方人的共鳴,顯然這就並非是食物本身的問題了,而是與南方的農耕習慣和氣候條件有關。

(圖)熱氣騰騰的餃子

對於這一問題,很多人認為「南稻北麥」,因為南方很少種麥子,不勝產製作餃子的主要原料麵粉,便也就不吃餃子了。其實這種說法也並不全對。首先中國長江以南也是有種麥的習慣的,但是與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不同,南方所種的是冬小麥。每年冬天播種,在來年的4、5月份收穫,隨後再種植水稻。如此一來,不喜水的小麥便可作為水稻播種閑暇時間的一種補充,在南方相對乾旱的冬半年進行種植。因此在中國南方也可以吃到餃子等麵食。但是,4、5月份收穫的小麥卻難以儲存到來年的1、2月份。麵粉的存儲也需要相對乾旱的條件,春節一般在1、2月份,要讓麵粉在南方經歷潮濕的夏半年而完全不變質,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所以,每當過年之時,南方生產的小麥已經很難有足夠的儲存量了,普通人家更是不可能購買北方進貢的麵粉,如此一來,又怎麼形成過年吃餃子的習慣呢?

(圖)團圓比吃什麼重要

其實,除了餃子也還有很多食品是中國人民喜歡的傳統春節美食。比如除夕之時,南方很多人都喜歡吃湯圓,代表著團團圓圓;湖南地區年夜飯必須有「團年魚」、「團年肘子」;安徽則是需要吃一條代表年年有餘的鯉魚和一條代表人丁興旺的鰱魚;江蘇一帶則在年夜飯上要吃如意菜(黃豆芽)和安樂菜(青菜),四川等地在過年則必須要有臘腸、臘肉,代表著紅紅火火。其實,除了南方有自己的傳統春節美食,餃子也並非北方人的唯一春節美食。年夜飯上,餃子是北方人的必備食品,卻不是主角。在北京和東北的很多地區,年夜飯上的主角是傳統的「八大碗」。而餃子因為易於儲存,更多是作為整個春節期間北方人的主要食品。春節前包好十幾天的餃子,春節期間就可以盡情享受了。

(圖)北方年夜飯的八大碗

餃子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也是中國人民都喜愛的傳統美食,但對於除夕夜而言,餃子似乎也並不是在哪都必不可少,看起來也沒必要強行推廣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博士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列寧領導俄國無產階級取得革命勝利,竟然要感謝沙皇的秘密警察?
千古奇冤!此三人對蜀漢有不世之功,卻沒能進入劉備廟配享祭祀!

TAG:孫博士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