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古代詩人的出道傳奇,好玩得溜

論古代詩人的出道傳奇,好玩得溜

論古代詩人的出道傳奇,好玩得溜

那些年,中國還沒有網紅、沒有熱搜、沒有娛樂圈,更沒有微信朋友圈、扣扣空間。

那時候的詩人,就是妥妥的流行文化的風向標。

他們寫的作品,被人們廣泛傳唱(對了,古詩詞實際上就是歌詞,是用來唱的,不要問我為啥,我懶得解釋)。

在這些詩詞作者中,很大一部分屬於「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要靠才華」的領軍人物。

這些名人到底是怎麼出道的呢?一扒拉不打緊,發現古人比現代人好玩得溜起。

有些經驗也值得借鑒,萬一成功了呢?

白居易——唐詩好聲音,導師為你轉身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在白居易還是路人「小白」的時候,曾經帶著作品去拜訪京城的文壇導師顧況。

老顧看了看小白的名字,呵呵了:「小朋友啊,京城房價貴,買房不容易哦(長安物貴,居大不易)」。

然後再低頭一看這首《賦得古原草送別》,卧槽,當場就驚呆了。馬上改口:「老夫開玩笑的,開玩笑的!有你這才華,跟我混,以後房子不是問題,就連車子老婆都不是問題啊……」

如果唐代也有「唐詩好聲音」,學院派導師顧況的意思可以這樣表達:「這位學員,請加入我的戰隊,我帶你嗨……」

於是,小白從此聲名鵲起,鳥槍換炮,讓人家開始叫「白老師」、「大白」、「白教授」,最後成為「白老」……

崔顥——一戰成網紅,大咖自愧不如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自古以來,都有借勢上位的規則。就連大科學家牛頓都說「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鬼知道牛頓到底說沒說過)。話說回來,也就只有兩個招數可以選擇:一是傍上大咖蹭頭條,二是碾壓大咖搶頭條。

傍上大咖蹭頭條這種操作模式,一般被用於選秀。而碾壓大咖搶頭條這種模式,則成為了網紅的主要方式。

很顯然,剛剛提到的白居易走了第一條路。但是崔顥卻屬於是很「無辜」地走上了得罪人的第二條路的代表。

話說某日(確實不知道是哪一天),詩仙太白駕臨黃鶴樓,一時間詩情澎湃,情不自已,於是找了根柱子,想題詩一首,以證明「到此一游」。結果看到了崔顥這首一早題在這裡佔座的《黃鶴樓》。

用腹稿比了比,比不過。喝酒呼喚神龍,感覺還是比不過。算了,好吧——勉強還是寫了兩句,居然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人紅不必作品多,有代表作才能成經典。崔顥這麼一首「唐人七律壓卷之作」,讓詩仙自愧不如,也算夠本了。

柳永——皇帝很關注,果然流落民間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盪?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讓領導關心關注,看起來似乎是好事。但過度關心關注,效果則不必然了。

從小學課本開始,我們就有一個似乎很深刻的認識,舉凡讓皇上過度關注的大詩人,往往仕途都有點卵。

這種因福得禍的倒霉蛋,唐代必須是李白,宋代必須是柳永。

其實,柳永應該是想當官的。只可惜他在這首《鶴衝天·黃金榜上》中,寫啥子「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也整得太直白、太疏狂了,沒有組織部任命,你也想當官?頗有李白那種「高官厚祿又如何,我根本不稀罕」的意思。

於是在某次公務員考試放榜前,有人給皇帝建議,這個人才華很好,可以重用。但卻被皇上吐槽:「用他搞個毛線啊,人家根本不稀罕我給的浮名,就讓他喝酒填詞去吧!」

從此,柳永憑藉著「奉旨填詞」的金口玉言又火了一把,只不過這一生,也註定與廟堂無緣。

祖詠——高考得零分,照樣能操社會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相對而言,祖詠這個名字可能有點冷僻,我們可能並不清楚。但我們似乎都聽說過一個叫做「韓寒」的——對,就是那個跟高考有仇的少年(還有一個叫做鄭淵潔的作家,更加過分,根本不送孩子上學,自己教,也不曉得後來情況如何)。

當年,祖詠參加高考,寫了一份史上最優秀的高考零分作文,就是這首《終南望余雪》。

當年的考題,要求寫的是十二句排律。最起碼十二句吧,字數湊夠是基本常識,算下來也不很多啊,只有60個字。

但可能這位同學是處女座,他在寫了四句之後,覺得再寫下去簡直是狗尾續貂,於是果斷交卷——後果可想而知啊,字都沒寫夠,還想得分?尼瑪果斷零分。

然而大家反而傳開了:今天有個傢伙只寫了四句……大家都很好奇,結果傳來一看,卧槽,寫得不是一般的好啊!

出道,需要的就是特色。憑藉這個挺胸抬頭吃掉的大鴨蛋,祖詠照樣開啟了後人難以企及的詩樣人生。

秦觀——才華掩不住,諢名闖蕩天下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消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豹子頭林沖,赤發鬼劉唐,入雲龍公孫勝……背綽號和考綽號,至今仍然是我們讀《水滸傳》最大的樂趣。

感覺起綽號這件事,早先被用於黑道。一說「張麻子」,讓人頗生畏懼,誰知道實際是一個白面書生,還長得很俊。後來運用在歌壇,比如「情歌王子」,烏泱泱一票候選人。到現在,各大真人秀仍然樂此不疲。

在文縐縐的北宋,秦觀因為這篇《滿庭芳·山抹微雲》也搞到手這樣一個雅號,叫「山抹微雲學士」,這是他頑皮的老師蘇軾給起的(依稀記得秦觀好像後來成了蘇東坡的妹夫)。這個名字好啊,太詩意了。

後來秦觀的女婿自我介紹時,都要說:「我乃山抹微雲學士之女婿是也!」

也是醉了。

張若虛——才華不埋沒,金子總會發光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從唐代到元代,幾乎無人提及這首詩(實際上唐代以前也沒人提。為啥唐代以前沒人提呢?我也不曉得)。

明代以後,卻彷彿上了詩詞熱搜榜一樣,舉凡唐詩選集,若是不選這首《春江花月夜》(有點長,296個字)都不好意思出書!

張若虛此人,生卒無考,字型大小不詳,啥資料都木有,連性別是男是女都不曉得,生平事迹就一句「你問我,我也不曉得」,他的傳世作品只有2首。

傻傻地等了幾百年,才有了逆襲的機會,卻一鳴驚人到了「孤篇蓋全唐」的地步!可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才華不會永遠被埋沒,金子總會發光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啟書有益 的精彩文章:

給執念以希望——成就一世佛光
古文不難,你絕對想不到《出師表》還可以這樣翻譯

TAG:啟書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