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貞觀政要》札記

《讀貞觀政要》札記

唐朝吳兢所撰《貞觀政要》一書,是記載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言行的史書,內容涉及的方面比較廣泛,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記載了唐太宗與臣下的日常對話,反映了他的執政思想與治國理念。特別是他善於以史為鑒,總結隋朝覆亡的歷史經驗,表現出唐太宗見識的不凡。讀此書不免有些感觸,隨手札記數則如下:

札記之三為臣當廉:明珠豈可彈雀?

《貞觀政要》有一則如是記道:貞觀初,太宗謂侍臣曰:「人有明珠,莫不貴重。若以彈雀,豈非可惜?況人之性命甚於明珠,見金錢財帛不懼刑網,徑即受納,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彈雀,何況性命之重,乃以博財物耶?」唐太宗這個比喻甚是精妙,人不願以明珠作彈子射鳥,為何拿性命博不義之財呢?此語雖十分警策,富於哲理,臣下聽不聽卻因人而異了。

但有一個人聽進去了,他就是岑文本。岑文本是貞觀朝的中書令,負責政令的起草制定,在朝中官階是較高的。《貞觀政要》記他事迹云:「岑文本為中書令,宅卑濕,無帷帳之飾。有勸其營產業者,文本嘆曰:『吾本漢南一布衣耳,竟無汗馬之勞,徒以文墨致位中書令,斯亦極矣。荷俸祿之重,為懼已多,更得言產業乎?』言者嘆息而退。」

這段話意思是說,岑文本是個大官了,但家中房子簡陋,有人勸他設法改善改善。岑文本說:我本是漢南的一個普通百姓,並無攻城略地的汗馬功勞,僅靠耍筆杆子做了中書令,這已經很過了。現在拿著這麼高的薪水,已經讓我心驚膽戰,哪能再想著購置產業呢?

這岑文本果然本份得很,是個極易滿足的人。岑文本能作如是想,可能與其出身有關。貞觀一朝的名將重臣,不是與唐太宗打天下的舊部,便是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功臣。

一個耍筆杆子出身的人,自然不能與之比拼,一不小心身居高位,享受那麼高的待遇,能不惕然自警?他雖自謂是一普通百姓出身,但現在可是朝廷重臣,是一個明晃晃的明珠了,有資格用來彈一彈金銀之「雀」的。但他知道自己這顆「明珠」閃耀得不易,與布衣時比已經是珍貴許多了,遂不復有非份之想、貪圖之為,安心做一個廉潔守法、效忠朝廷的臣子。

札記之二為政要儉:君奢則失其民。

貞觀二年,唐太宗對黃門侍郎王圭說:隋朝開皇十四年天下大旱,百姓大都遭受嚴重饑荒。當時國家倉庫糧食堆得滿滿的,朝廷竟然不準開倉賑災,而讓百姓四外流亡。等到隋煬帝統治末年的時候,國庫的糧食可吃五六十年。隋煬帝靠著國庫富饒,自己奢侈無道,終致國家覆滅。但凡治理國家,務必使百姓有積累,而不是把倉庫堆滿。古人說:「百姓不富足,國君怎能富足?」

貞觀初年,唐太宗對侍臣講:隋煬帝到處修建宮室,以滿足他行幸天下的慾望。馳道都寬幾百步,兩邊種樹以為裝飾。老百姓受不了這般奴役,紛紛起來進行反抗。到了他統治的後期,天下沒有一處土地、一個百姓是他的了。由此來看,廣建宮室、喜好行幸有什麼好處呢?這都是我親耳所聽親眼所見,深以此為誡。

貞觀二年,唐太宗對臣下說:凡事都需要致力於根本。國家以人民為本,人民以衣食為本,而生產以不失時機為本。要想不失時機,君主要清凈無為才能達到。假如兵戈屢興,營建不止,想不佔用農時,可能嗎?接著又說:安定百姓與國家不在別人,就在於君主,君主寡慾無為百姓就能樂業,君主多欲百姓就要遭罪。我之所以抑止私慾,就是為了剋制自己以圖勉勵啊!

孟子說過「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話,這是唐太宗的民本思想的來源,雖然他重的還是李唐的社稷,尚達不到孟子的高度。然而中國歷史上的封建統治者,像唐太宗這樣重視節儉、關注民生的皇帝是不多見的,因此便也是很難得、值得讚頌的了。

他創造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老百姓大多數生活富足,社會民風十分淳樸,以致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這樣的盛世在中國歷史上還真屈指可數。如果歷史上多一些唐太宗這樣的政治人物,中國的老百姓恐怕要少遭受多少災難,而改朝換代的事也不會那麼頻繁吧。

札記之三為君要明:君昏則臣昏。

貞觀四年,魏徵對唐太宗說起一件往事:我在隋朝的時候,曾聽說有盜案發生,隋煬帝命大臣於士澄抓捕。只要是可疑的人,就嚴刑拷打,以至冤屈認罪者二千餘人,煬帝下令同日處死。大理丞張元濟覺得蹊蹺,就查閱相關卷宗,發現裡面有六、七人案發當日還在其它地方關著,沒有作案時間。

張元濟進而推究此案,發現二千人里只有九人案發時行蹤不明。這九人中官吏熟悉的,又有四人不是盜賊。可是司法部門因為煬帝已下令處斬,於是不再上奏,盡數處斬了。

唐太宗就此事對魏徵說:這不光是煬帝沒有君道,臣下也不盡心辦事。他們應該進諫,殺頭也不怕,怎麼能一味諂媚承旨,苟全自己以求取悅國君呢?君臣做到這個份上,國家不衰敗才怪。我幸賴眾愛卿共同輔佐,才使得監獄空虛刑罰清明。貞觀君臣閑時討論前朝得失,總結經驗以資當今之政,於是有了唐太宗這一番英明的議論。

說唐太宗議論英明,是因為他認識到為君主的責任,追求的是國家刑罰清明。但他責怪臣下不負責任,不能死諫以維護朝政清明,卻說得太過輕巧了。自古君主少有自己承認錯誤的,標榜自己一貫英明正確,是君主維護自身權威的必要,如果有錯誤也是臣下的,或受了奸臣的蒙蔽。所以,聰明的臣下對君主的決策,都是「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因此而多受褒獎與重用。

這樣不問是非曲折,不惜草菅人命,順從地為聖上辦事,雖然好處多多,也不是絕對沒有風險,那就是事件搞大了,民怨沸騰了,你也可能成為替罪羊。

當然,這樣倒霉的事情固然有,但總是比較少見的,這比堅持正義與真理,招致君主廷怒而立斃杖下,甚至滅九族要好。因此在封建社會,政治的清明與否,有賴於君主一人,君昏則臣昏,君明則政明。唐太宗明而有貞觀之治,隋煬帝昏則為李唐所代。

作者簡介:呂達余,男,安徽銅陵人氏,大專學歷,高級政工師,中華精短文學學會會員暨簽約作家,銅陵市作協會員,有數百篇詩文散見於報刊與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頭戲 的精彩文章:

那一年我見過的最好的愛情
穿行於西遊與現實之間之我的「西遊」夢

TAG:重頭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