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聊聊2018補貼的電池系統比能量

聊聊2018補貼的電池系統比能量

前段時間完全忙於工作上的事情,3-4wks沒有更新了。現在開始放假了,有時間了,正好趕上2018補貼政策出台,湊熱鬧聊一下補貼中關於電池比能量的事情。

*********************************分割線************************************

臨近節日之前發布一些重大政策,這也成了新能源政策的一個優良傳統:把遊戲規則告訴大家,讓大家也好放心放假,順便放假的時候研究一下遊戲規則、謀劃一下節後的生產計劃。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在2018年2月12發布了《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不知道是不是可能下午才發布的原因,當天知道的人並不多,到第二天2月13號才開始在微信朋友圈火起來。按照比能量劃分補貼額度、甚至是這幾個比能量數值,之前都在網路上被提到過很多次,這次正式由四部委發布出來,大家心裡的一塊石頭也算是落下來了。從105Wh/kg、120Wh/kg,到140Wh/kg,再到160Wh/kg,只有達到120Wh/kg才能拿到完整的1.0x補貼,>=140Wh/kg開始,補貼開始增加了,這跟之前一直傳的補貼額度逐年下降似乎並不完全一致。政策對於高比能量的產品並沒有降低補貼,而是提高補貼,僅對比能量相對較低的產品降低補貼,這也在情理之中。畢竟離260Wh/kg的目標還差了一大截,必須要通過一定刺激推著廠家往更高比能量走。此次通知裡面還提到了已經要開始研究制定2019-2020的補貼政策,估計還會出現更高比能量的補貼形式,拭目以待了。

對高比能量的政策鼓勵,有時候會被片面解讀為唯比能量的技術發展路線。不可否認,比能量高一點是可以在某一個小的方面來反應技術進步,但是需要清醒的認識到,比能量不是衡量電池技術的唯一指標,僅僅眾多指標之一而已,高比能量≠先進電池包技術。從2016-2017年的電池數據來看,政策對於電池包比能量的提升起到了實質性的促進作用。例如,下圖是之前整理的2017年1-9批的乘用車BEV數據,早期120Wh/kg以下佔據大多數,在後期的話>120Wh/kg的逐漸增多,有時候超過了50%(詳見純電動BEV乘用車電池包比能量數據分析),按照這個趨勢發展,2018年大多數的乘用車BEV都能達到或者超過120Wh/kg。與之前簡單耿直的簡單化補貼, 2018版的補貼需要動腦子計算一下了,按照計算公式「單車補貼金額=里程補貼標準×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整係數×車輛能耗調整係數」,大多數企業在「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整係數」這一項上面可以拿到1.0的係數了,最終補貼金額,還需要衡量里程和整車能耗指標。另外還增加了「單位電池電量補貼上限不超過1200元/kWh」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為了拿更多補貼而產生的小車拉大電池的情況,補貼方式比之前更加合理。

再來看一下2018年已經發布的一些數據,下面是昨天2月13日發布的第十六批免購置稅名單中,乘用車BEV的電池包比能量數據。

可以看到,160Wh/kg目前還沒有看到數據,現在補貼政策出來了,大家有了目標,160Wh/kg的電池包估計也會大量出現了(不怕做不到,就怕你政策不給我獎勵)。

另外,隨著各種目錄的推行、國家新能源汽車檢測平台的運行、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的成立,越來越多的數據都集中到國家機構手中,這對於政策制定的合理性相信會有很大的幫助和提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29Lab 的精彩文章:

TAG:129L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