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術干預、藥丸粉碎機……數字化醫療健康,未來由你做主

手術干預、藥丸粉碎機……數字化醫療健康,未來由你做主

[ 億歐導讀 ]您將了解到當前醫療體系的根本問題所在,以及數據和技術可以解決哪些問題。雖然在蓬勃的數據市場上,蘋果現在的收益遠落後於其他科技巨頭,但它可能會在最為敏感的個人信息類問題上挖到一大桶金。

一、你就是醫生

難怪他們被稱為「病人」(語義雙關,patient也譯為有耐心的)。

如今,在一個富裕國家的醫療體系中,人們知道會面臨些什麼:敦促醫生、做不完的檢查、看不懂的術語、上升的花費,以及最重要的——漫長的等待。我們需要一定的斯多葛主義,因為醫療保健行業很複雜,仍需不斷地努力,但也確實充滿了挫折。

前幾天,美國三大商業巨頭亞馬遜、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宣布,將為員工提供更好、更便宜的醫療保健服務。

目前該體系的根本問題是:病人缺少知識、無法控制,但是,通過訪問數據可以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

現在互聯網已經能夠使患者通過在線諮詢選擇適合自己的時間和地點。你可以通過「非處方(OTC)」檢測來分析血液、測試基因組和檢查你的腸道細菌。

然而,徹底的改變需要轉移重心:從供應商到患者、從醫生到數據。這種轉變正在發生。

智能手機等技術使人們可以監控自己的健康狀況。當加入缺少的關鍵成分——訪問您的病歷以及輕鬆與信任的人分享信息的能力,可能性會增加。這使你的治療更有效率,並可以提供數據來訓練醫療演算法。同時也提高了對自己和他人的護理。

現在,你就是醫生

醫療數據這場革命似乎不會一觸即發,但是信息的流通很可能在幾個方面取得成果。

一是更好的診斷。

擔心自己心臟的人現在可以買一個有醫療顯示器的錶帶,用來檢測心律失常。應用程序正在爭相實現對皮膚癌、腦震蕩以及帕金森病等的診斷。目前,正在研究是否可以不通過有創血液檢測而利用汗水來分析分子生物指標。

有人認為,通過一個人刷手機屏的速度可能會看出這個人是否有認知問題出現。

第二個好處體現在複雜疾病的管理。

糖尿病應用可以通過檢測血糖水平和食物攝入來改變患者的生活方式,潛在地減少長期可能造成的失明、壞疽等傷害。創業公司Akili Interactive計劃尋求關於一個電子遊戲的監管批准,該遊戲旨在刺激與注意力不集中的多動症關聯的腦部區域。

患者還可以提高護理效率。儘管健康記錄越來越電子化,但它們往往仍「陷入在孤島中」,其中的許多數據機器無法讀取。這可能會導致延誤治療,甚至更嚴重的結果。美國每年因醫療失誤而死亡的25萬人中,有許多是因為不適當的護理。有了觸手可及的數據、實現共享的共同標準和強大的激勵措施,患者更容易發現問題所在。1月24日蘋果計劃讓患者使用智能手機下載自己的病歷。

最後一個好處來自數據的生成和匯總。谷歌已經訓練了識別癌組織和視網膜損傷的人工智慧。智能手機和「可穿戴設備」的病人數據流將教AI實現更多。

例如,未來的人工智慧可以根據患者的癥狀描述提供自動化的醫療診斷,識別表明你抑鬱或確定你是否患心臟病等特殊風險的行為特徵。數據匯總還會使你更容易地找到患有類似疾病的人,並了解他們對各種治療的反應。

一天一個蘋果

與所有的新技術一樣,這個承諾也伴隨著陷阱。

Huckters將推出不起作用的應用程序。而監管者只監管對患者構成風險的應用,這樣用戶只會白白地掏腰包。並不是所有人都想要主動控制自己的醫療保健;大多數人希望專業人員可以管理一切。因此,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接收這些數據,那些沒有興趣的人可以選擇與可靠的供應商自動共享數據。

新技術的好處往往不成比例地流向富人。可以通過僱主、政府和保險公司投資於人人享有成本效益的預防性醫療來激勵大家,從而緩解這些擔憂。

比如Alphabet最近孵化的Cityblock Health公司,計劃通過病人的數據來為低收入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照顧,其中大多享有美國窮人的保險計劃Medicaid。

其他風險較難處理。更多的透明度可能會導致人們不再拿健康保險。人們甚至很難通過身體不適來打掩護。法規可以減緩這一過程,例如要求保險公司忽略基因數據,但不可阻止這一流程。

安全是另一個擔心的問題,雲中分析的病人數據越多,或不同公司分享的病人數據越多,黑客或濫用的潛在威脅就越大。美國近四分之一的數據泄露發生在醫療保健領域。如果保健公司面臨安全問題就應該面臨嚴厲的懲罰,但如果期望永遠沒有違規行為,那就太天真了。

使數據更透明是否利大於弊呢?

從目前的表現來看會。現在許多國家正在開放醫療記錄,但很少有國家像瑞典一樣。瑞典計劃在2020年前讓所有公民擁有電子病歷;超過三分之一的瑞典人已經創建了賬戶。

研究表明,這些病人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們的疾病,並且治療也更成功。美國和加拿大試驗說明這樣不僅使患者增加了幸福感,也因為不用一直找臨床醫生詢問而減少了花費。這不足為奇。

沒有人比你更關心你的健康,相信作為「醫生」的你自己。

二、手術干預

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已經準備好改變醫療保健的模式,這或許意味著患者會被賦予更多的權利,可以獲得更好的診斷,花銷卻更低。

過去十年間,智能手機成為管理日常生活的門戶。人們使用智能手機解決銀行、購物和社交問題。現在,這一系列活動正向一個更為重要的領域擴展。

蘋果公司花了三年時間準備處理醫療數據的設備和軟體,並向研究人員和臨床護理團隊提供相關產品。1月24日,蘋果公布了結果情況。

蘋果手機的下一次重大更新將會包括健康記錄。該功能允許用戶查看、管理和共享他們的醫療記錄。將嵌入蘋果健康應用程序中的新功能,將集成醫院、診所和iPhone用戶的醫療數據,讓數百萬美國人首次以數字化的方式,控制自己的健康信息。

其他科技巨頭也追隨蘋果公司,在進軍醫療服務領域。1月30日,亞馬遜宣布將與伯克希爾·哈撒韋和摩根大通合作,為自己的員工創建一家非營利的醫療保健公司,並承諾藉助技術,提供比傳統醫療健康保險公司更為便宜的醫療服務。在過去的一年中,這家電子商務巨頭也在利用其物流能力嘗試藥物在線銷售。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剛剛推出了第三家醫療保健公司Cityblock Health,之前還有Verily和DeepMind Health。其中,Verily位於舊金山,DeepMind Health是倫敦一家人工智慧公司的子公司(Calico是第四家公司,致力於延長人類壽命,但不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Alphabet已經聲稱,可以使用AI預測住院患者死亡的可能性,這一方法比現有預測方法可以提前兩天,這樣就可以給醫生留出更多時間進行干預。

Facebook和Microsoft都在準備為其核心業務,也就是社交網路和軟體開發增加醫療保健功能。

到目前為止,科技巨頭進軍醫療領域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利用可穿戴設備追蹤運動情況,或是為供應商提供雲計算服務。這些科技巨頭希望將來能提供真正、可以直接對單個病患產生影響的醫療服務。

這五家公司都在進行隱秘的醫療保健研究,都在聘用醫療服務人才,收購或投資其他醫療保健初創公司。雖然近期有言論稱這些公司的產品可能會損害精神健康,但並未阻礙公司的步伐,他們不僅希望這些產品在消費者的生活中變得不可或缺,還希望延長用戶生命。

技術將要顛覆的領域收益十分巨大。德勤數據顯示,人們在身體保健上的花費約佔全國GDP的十分之一,在2015年,醫療保健約7萬億美元。

UnitedHealth Group和CVS Health是美國最大的兩家保險公司,2016年的收入分別為1850億美元和1780億美元。這樣的收益水平遠超除蘋果外的任意一家科技公司。但Amazon領導一家全新健康風投出現後,兩家保險公司的估價下跌了4%。

不過,能在短期內產生最大影響的公司,應該是蘋果和Alphabet。亞馬遜的投資最初只會覆蓋約100萬名員工,而蘋果和Alphabet有望為億萬用戶提供健康洞見,只收取一小撮利潤作為回報。

做醫療保健,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與醫院、醫療保健公司合作。例如,Alphabet為醫院提供軟體服務;蘋果向醫院和專業的醫療人員出售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以及可穿戴設備。

對科技公司而言,第二種方式就是利用各種平台創造全新渠道,通過這些渠道向患者提供醫療保健服務。這些渠道包括但不限於使用機器學習演算法監控使用者健康狀況的手錶、可運行臨床測試的手機,以及為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提供醫療級護理的應用程序。

部署醫患關係

從現有系統講起。Alphabet的相關業務來自Verily和DeepMind。DeepMind向英國的四家大型醫院提供了一個叫做Stream的應用程序,並與其建立了合作關係。該應用程序利用醫院數據生成提醒系統,提醒醫生注意患者潛在惡化情況。

五月,Verily對曼徹斯特附近的NHS Heywood、Middleton和Rochdale醫院的臨床任務組搜集的數據進行了處理。公司希望通過處理病患記錄,找出諸如糖尿病這類慢性疾病出現的模式,在發現慢性疾病的苗頭時提醒醫生(9月,微軟在劍橋開設了一家醫療保健部門,該部門將自行設計醫療演算法)。

沒有數據可以一望便知。在傳統的臨床環境中生成的健康記錄非常有價值,比如智能手錶收集到的數據沒法代替核磁共振或X光得到的數據。不過,智能手錶收集到的數據更多以數字形式呈現(如圖所示),這些數據太過凌亂且難以處理。

例如,DeepMind不得不用數月的時間清理Royal Free醫院的數據,至今還沒有得到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獲取的洞見。

蘋果公司的路子側重於硬體。他們正致力於將公司的設備做成一種值得信任、安全的信息數據流通渠道。這樣,第三方,而不是蘋果自己,就能在此基礎上打造有用的健康服務。將患者健康記錄放到蘋果手機上,會讓資源變得更有效率。

全球已經有數百萬人通過蘋果手機加入了這種使用著這些基礎設施的醫學研究,一些成效也初步顯現出來。

Sage Bionetworks是一個非營利的研究機構,開發了一款叫做mPower的應用程序。通過讓用戶完成任務,藉助手機內置的加速計測量手部的顫抖情況,協助帕金森病研究。目前數據表明,蘋果平台可幫助醫護人員通過網路,以數字化的方式,在病人出現癥狀之前,發現帕金森病。

Gartner分析師Anurag Gupta稱,所有這些都在幫助蘋果的感知設備升值,為公司盈利。蘋果還希望臨床醫生和保險公司購買蘋果設備,並用於工作。

演算法v.心律失常

通過全新的渠道提供醫療服務(亦即上述第二條路子),也很有前途。亞馬遜、伯克希爾·哈撒韋和摩根大通新的非營利性投資就屬於這一類。

比如,雖然可得到的細節很少,但這三家公司可能會使用亞馬遜數據處理技術,構建在醫院、診所以外仍可以監督和照顧病患的工具。一些人推測,這些公司可能會做一個應用程序,預約醫生就像餐廳預定位置一樣容易。無論他們為自己的員工打造什麼樣的服務,最終也會提供給大眾。

另一項創新來自Alphabet的Cityblock Health。

該創新旨在不依賴現有衛生基礎設施情況下,對低收入城市居民實現居家護理。Cityblock Health計劃派遣自己的專業保健人員前往這些人家裡,費用由保險公司來支付,通常是美國醫療補助計劃,它涵蓋了美國最窮的那些人的社會保險體系。

Cityblock Health將會搜索數據,識別哪裡需要護理服務。公司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內僱傭55人左右,包括數據科學家、軟體工程師、一位負責的醫生以及一個直接與病患交互的團隊。

智能手機和手錶,本身就是提供新服務的渠道。在這一領域中,蘋果將直接為患者提供實實在在的護理服務。公司擁有的專利,而異將蘋果手機變成一款醫療設備,比如,在手機攝像頭周圍設置一串感測器,用戶僅需用指頭按壓屏幕,就能測量血壓、體脂和心臟功能。

其他申請的專利可以將感測器置入手機和智能手錶中,收集用戶心電圖,更精確地檢測用戶心臟健康狀況,甚至可以通過蘋果無線耳機AirPods對用戶進行生物監測。

蘋果公司還配備了測量血壓和血氧的感測器。據報道,公司正在研究如何使用手錶測量血糖,進而控制糖尿病。去年年底,蘋果表示會與斯坦福大學合作開發演算法,用這種演算法識別心跳數據中的不規則模式。這項研究可以產生所謂的「數字化治療」,走一個完整的審批程序。

Verily投資包括與強生製藥公司合作建立新型手術機器人,研究使用了穩定技術的餐具,幫助震顫患者進食。該公司還有兩項合作試圖解決糖尿病問題:一個是和醫療設備製造商Dexom合作,另一個和製藥公司Sanofi合作。Verily也在試圖組織健康信息,以從中得到有用的信息。Baseline項目是一個研究性的項目,將在四年內收集10000人的信息,供Verily進行研究。

Facebook則一直都很謹慎,僅側重精神健康和臨床試驗兩個領域。十一月,Facebook表示已經使用AI監控用戶的在線行為模式,努力防止其因抑鬱症而自殺。用戶在Instagram上發布的照片可能會有抑鬱症的信號,例如,照片中的顏色、用戶發布照片的時間以及照片上是否會露臉。Google也在嘗試同樣的事情。

Facebook還希望將平台上常見的活動(亦即病患群體討論癥狀)正規化和貨幣化。其中一個計劃是幫助製藥公司通過在線活動招募人員進行臨床試驗,管理註冊病患,可能是為了分配從製藥公司給予的報酬。

這一次,可能會有些不一樣

值得記住的是:過去幾年,技術公司將變革健康護理領域的預言僅僅留下了失望。谷歌從2008年開始記錄健康信息,但由於應用率低,2011年將其關閉。微軟也以相似的低投入做了相似的努力。

然而十年後的今天,由於智能手機有望幫助病患隨時隨地訪問健康數據,遊戲規則變了。

數據經濟的必然邏輯也是如此。包含了人類健康信息的數據集,具有很大的價值。在全球醫療保健預算緊張時,投資人迫切希望能在保持質量的同時降低成本。科技公司可處理的數據越多,他們對人類身體健康越了解,提供的服務也就更好。

這也引發了一些似曾相識的擔憂。比如,隱私。

當涉及到健康數據時,科技公司「快速突破,除新立舊」的思維模式就不太起作用了。谷歌搜索業務和Facebook社交網路服務也會在健康領域引發類似的競爭問題,特別是某個特別的人工智慧診斷平台想要佔據支配地位時。DeepMind在英國的工作已經引起了歐盟的競爭對手的注意。

與此同時,亞馬遜、伯克希爾·哈撒韋和摩根大通的合作也將獲取到大量患者數據,不斷改善服務。但從長遠看,也存在支配隱患。

蘋果公司介入這個領域之後,提供了一些答案。

迄今為止,公司在醫療健康方面做出的努力都是很謹慎的。目前,蘋果處理的唯一的患者數據來自於斯坦福大學,而該公司未來用於分析的醫療信息,也只來自於那些賦予其全部授權的用戶。用戶通常會選擇加入蘋果公司提供的服務;相比之下,那些發現所在醫院在與DeepMind進行合作的患者,都會選擇退出。

較早時期的谷歌和微軟試圖為病人提供數字紀錄主頁,迫使人們考慮他們是否足夠信任這兩家公司;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如果他們僅需要確認自己的iPhone是否足夠安全,很多人的答案都會是肯定的。

雖然到現在為止,在蓬勃的數據市場上,蘋果的收益遠落後於其他科技巨頭,但它可能會在最為敏感的個人信息類問題上挖到一大桶金。

三、藥丸粉碎器

受管控的健康類應用程序,開始與傳統藥物競爭。

Luann Stottlemyer身患糖尿病23年。但直到2016年,她的醫生才開出了一份改變她生活的處方。通過治療,她的血糖水平得以控制,體重也得以減輕。

然而,這個現代科學的奇蹟並非源於一種新型藥物,而是一款名為BlueStar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

該項目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用於治療糖尿病、藥物濫用等病症的應用程序之一。FDA鼓勵公司加入這計劃,該計劃旨在簡化此類治療的控制過程。這一計劃有許多參與者:全球至少有150家公司正在開發某種形式的「數字化療法(digiceutical)」——Mark Sluijs,推動美國大型製藥公司Merck加入這一計劃的建議者這樣說。

與其他類型的數字健康應用程序不同,「數字化療法」都已經過療效測試,獲得了FDA等監管機構的批准,並由醫生開據處方進行治療。大多數應用程序都需要通過詢問病人或使用感測器的方式獲取信息,提供實時引導。

例如,用於糖尿病治療的應用程序需要與連接的監控器協同工作,並使用這些信息對病症進行管理控制;幫助用戶戒煙的應用程序將呼吸感測器與戒煙輔導方法相結合;戒癮類應用程序可能基於認知行為療法。

大多數應用程序都是由初創公司開發的,其中許多公司位於波士頓周圍。

拿Pear Therapeutics公司舉例,它們的應用程序在不同病情階段有著一系列的治療方法,就像傳統的製藥公司一樣。這些應用程序旨在治療一系列的病症:鴉片類藥物上癮、精神分裂、焦慮、失眠、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抑鬱症和慢性疼痛等。

例如,Pear公司的reSET涉及酒精、可卡因和其他興奮劑濫用的疾病治療,已經被批准銷售,擬定於2018年初上市。Pear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orey McCann表示,本款應用程序將在效果上超過傳統治療手段。它能小心地訓練病人識別日常的觸發物和渴望,與患者的醫生一同進行監測和跟蹤。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治療,美國人每年花費140億美元之多在該病症上。另一家初創公司Akili Interactive最近完成了一項實驗,實驗表明,該公司開發的用於治療ADHD的電子遊戲可以提高兒童注意力和反應控制。如果獲得批准,該遊戲將成為這種疾病的首個數字化療法。除了與現有的藥物競爭之外,該遊戲可能還會吸引那些不願意為孩子治療多動症的父母。

一些數字化療法將與傳統藥物協同合作,而不是開創自己的藥物——這為技術公司和製藥公司之間的聯盟開闢了可能性。初創公司Voluntis為特定藥物或醫療設備開發配套軟體。這些程序可以監控副作用、幫助管理病症、並將醫護人員與患者聯繫起來。

然而,製藥公司和風險投資人對此保持警惕。

數據提供商CB Insights的Nikhil Krishnan表示,只有少數製藥商投資了這些初創公司,而風險投資人還在等待目前業務的收穫情況。其中原因之一,是缺乏應用和支付這些應用程序的規則——這正是數字治療聯盟(Digital Therapeutics Alliance)這一新興遊說組織想要解決的問題。

此外,心理障礙也需要克服:許多患者很難相信這些軟體能和傳統藥物一樣有效。有分析師估計,到2025年,數字化療法的市場價值將達90億美元。

不過,一旦數字化療法被群眾接受,它的發展應該極其迅猛;此外,大型製藥公司和科技公司也可能會參與創造此類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不但可以讓衡量患者是否有堅持治療成為可能,也讓收集結果證據成為可能。

進入初創公司的門檻比進入製藥公司要低,因為製藥公司有著實驗室和生產設施的等昂貴開支。因此,許多不同的應用程序將競爭治療同種疾病的市場,從而將引發飛速的創新——這在醫學上是一個罕見的現象——甚至還有可能引發價格的降低,這種現象就更罕見了。

2018年3月23日,億歐將在廣州舉辦GIIS 2018第三屆醫藥未來領袖峰會,就跨界玩家、創新葯研發、產業基金、CRO、兩票制、處方外流、醫院和藥店管理運營等熱門話題,攜手業界大咖進行交流分享,以期在認知層和方法論給行業帶來新思考、新啟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菜鳥進軍無人駕駛卡車領域;阿里巴巴創首個AI中文字型檔
阿里健康發布2017年度健康消費報告揭3趨勢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