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證道摘編】浪子歸家

【證道摘編】浪子歸家

題:浪子歸家

【經文】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資財。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饑,也沒有人給他。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僱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僱工吧!』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路15:11-24)

1、何以成為浪子

在路加福音第15章浪子的比喻中,父親喻指我們的天父。一個人有兩個兒子,當這一天,小兒子來到父親面前,父親問孩子你要什麼?我想,父親心裡應該多麼期待兒子回答說:「我什麼都不要,我只要你,因為我愛你。」但小兒子的回答卻不是這樣,而是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父親儘管傷心,但也沒說別的,就把產業分給了他們。

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他不要父親,只要父親的財產。他把父親的產業看為自己應得的。你想他的話對還是不對?如果說對,沒有一樣是他自己勞力得來的,因為全是父親所置辦的;如果說不對,但他是兒子,有權承受父業。不管他的話說的對還是不對,有一件事可以肯定:雖然東西是父親的,他只要看為是自己所當得的,即便給了他,他也不會感恩。

是的,許多時候,我們要的是受造之物,卻不要造物之主;要的是上帝賜福,卻不要賜福的主;要的是上帝的恩賜,卻不要賜恩賜的主;要的是主的醫治,卻不要醫治的主。這豈不就是浪子當時的心態?正如《何西阿書》中上帝責備背道的子民所說:「(她)隨從她所愛的,卻忘記我。」(何2:13)他不知道,唯有上帝是萬有的源頭,恩典的源頭,生命的源頭。人有了主,他就擁有了一切,「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西3:11)

浪子遠離父親,到了遠方,「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資財。」浪子所以遠離父親,就是為著不受父親的管束。人拒絕上帝,就是要自己作上帝。有人說:「如果沒有上帝,我們什麼事都可以做。」沒有上帝,人類就可以為所欲為。我禱告的時候思想:「如果我的心思不受聖靈的管理,那會變成一種什麼樣子?如果我們的言語、行為不被聖靈管理,那將會是一種什麼光景?」

不受天父管理的生活行為,就是浪子的生活狀態。正如保羅說:「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放縱肉體的私慾,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弗2:2,3)有神學家說:「當一個人把上帝逐出他的生活之外,他就會變成另一種人」;「一個沒有上帝的社會,將是最可怕的社會。」

有人說,犯了罪的人,才是罪人;其實,人在上帝面前,不是因為犯了罪才是罪人的,而是因為本來是罪人,所以才犯罪。人類成為罪人,是因為起初背棄了上帝。浪子所以成為浪子,不是因為任意放蕩、浪費資財,以及其它敗壞的行為,而是因為他離棄了父親。實際上,他背棄父親,即便不做壞事,只做好事,也只能算浪子。他成為浪子,也不是因為貧困潦倒,即便他春風得意,也還是浪子。

人沒有上帝就是浪子。人除了回到上帝身邊,世上沒有什麼能使他得到心靈的滿足。所以浪子的悔改,不是說他不再浪費資財了,也不是他要從此立志行善,而是:「我要起來,回到父親那裡去。」浪子若不是離棄父親,他的生活不至於如此敗落。他只要回到父親身邊,敗落的生活就要隨之結束。

羅馬書的第一章二十一節至三十二節所列舉的世人的各種罪惡,是從信仰上的墜落開始的:「因為,他們雖然知道上帝,卻不當作上帝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羅1:21)人背棄上帝,與上帝所賜的生命隔絕,就要墜落於各樣罪惡之中。

聖經所說的地獄是個怎樣的地方?是個刑罰罪人的地方。那麼怎樣的人下地獄呢?如果將來我們能去地獄裡訪問一下,就會發現裡面犯什麼罪的人都有。「惟有膽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他們的分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啟21:6)那麼,是不是只有地獄裡的人才犯這些罪?如果我們訪問天堂,你會發現,那裡的人也是什麼罪都犯過!有殺人犯、偷盜犯、犯姦淫的等等。按他們自已的行為,一點兒也不比地獄裡的人強。那麼。他們為什麼沒有下地獄而是上了天堂?唯一的原因,就是他們因信耶穌而罪得赦免,恢復了和上帝正確的關係,而地獄裡的人卻沒有。

2、誰最痛苦

浪子遠離家門以後,他早把父親忘得乾乾淨淨。然而,孩子可以忘記父親,父親卻不會忘記孩子。自從浪子出走,父親天天倚門巴望,老眼望穿。當浪子窮困潦倒,連豬吃的豆莢主人也不給他時,他不知道,父親家中的一切好東西,父親一直為他留著。當浪子完全絕望的時候,他才醒悟過來,想起父親:「我父親有多少的僱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人就是這樣,往往非得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才想起上帝。

在浪子的比喻中,提到了三個人:父親、大兒子和小兒子。人以為這三個人中,只有浪子受了許多痛苦。其實,我們細想一下,這三人中最痛苦的不是浪子,而是浪子的父親。有一個小孩,對父母的管教感到很不舒服,就氣呼呼地對媽媽說:「再管我,我就離家出走,叫你們嘗嘗沒有孩子的滋味!」這一招真管用,嚇得他父母好幾天都小心翼翼的,不敢再嚴厲對待他。

弟兄姐妹中間作父母的肯定很多,假設你們找不到走失的孩子,最痛苦的應該是父母還是孩子?我想大家都知道答案。所以,在浪子的比喻中,最痛苦的應該不是浪子,而是失去愛子的父親!親愛的弟兄姐妹,你知道嗎?當你我背棄上帝遠離天父的時候,最痛苦的不是你我,而是我們在天上的父親。

在美國有一位很有名的無神論的媒體編輯,他本來非常反對基督教,後來卻成了一位熱心的基督徒。有人問他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轉變,他回答說,是因一次聽慕迪講道而悔改信耶穌的。他說,我自小是個浪子,十三歲和父親吵架而賭氣離家出走,流蕩了一段時間後又回來了。那時家裡特別窮,一家三口常常吃不上飯。父親年老多病,還拖著病身子拚命作工,賺微薄的工資供全家人糊口,我十分不忍。

後來我對父親說,自己想了一個好辦法幫助父親,我要再次離家流浪,好為父親減輕負擔。我以為父親聽了一定很高興,誇我懂事;不料,父親大感憂戚。我從來沒有見父親這樣憂愁過,他說:「孩子,何必呢?我們家裡還有一塊麵包,我們大家分著吃;只有一片瓦,這個瓦有你的一份!」

可是,我自小十分固執,決定做的事不肯輕易改變。我走的時候,父親送了一程又一程,我怎麼催他,他也不肯回去。後來,不能再送了,他顫抖的手摸遍口袋,找出五角錢,塞到我手裡。我知道那是全家人的一頓飯錢,我說什麼也不肯要。父親哭了,我只好接過來。我過去知道父親愛我,卻不知道怎樣愛我。父親這一次的愛,使我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再也不隨便花一分錢。有一角錢我也攢著,只要夠到一塊錢,我就立刻給父親寄去。

這一天,我見街上有很多人聚集,在聽慕迪講道。我剛想繞過去,但這時聽見慕迪先生大聲喊道:「別人都講浪子,我要講一講浪子的父親!」我一聽講父親,就挪不動步子了,要聽他怎麼講父親。結果我越聽,越覺得浪子的父親像我的父親。我從小在父親面前當浪子,父親死了,我想他,後悔小時候不懂事惹父親傷心;卻不想天上有一位更愛我的父親,我現在還在作浪子讓他傷心。我為什麼這樣做呢?我再也不當浪子了,我要悔改!那時我就決志信了耶穌。

對於那些痛苦的父親,還有什麼比浪子回頭更能安慰他們的心呢?所以,息了我們自己躁動不安的心,回到上帝這裡,也是唯一能安慰我們天父的。

3、浪子回歸

當浪子起意歸家的時候,他將父親想像成了一個審判官,因為他向來知道父親如何嚴正。他想:「自己犯了這麼多的罪,父親見我回來,肯定會非常嚴肅生氣地追問我在外邊做了些什麼事,並要件件交代清楚,表態今後怎麼做,然後再考慮是否重新收留我。」因此他準備好了,見到父親如何首先認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僱工吧!」

浪子誤解了父親的心意。當他回家的時候,父親一連至少有四個動作表達父親的愛。第一個動作是「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是的,天父時刻在等候,人無論離天父有多遠,只要你肯回頭,他都會看見!第二個動作是「跑去…」!我們大家設想一下這幅愛的圖畫,是誰在跑?不是年輕人在跑,而是老人在跑。浪子看見父親沒有往前跑,只是羞羞慚慚地慢慢往前走。但是老父親看見浪子,卻急忙往前跑,伸開歡迎的雙臂往前跑。父親盼望見浪子,比浪子盼望見父親的心更迫切!

第三個動作是「抱著他的頸項」;父親並沒有問他犯了哪些罪,怎麼犯的,更沒有責怪他為什麼離家犯罪。浪子多年放豬,滿身的污穢骯髒,父親不顧這一切,就這樣把他緊緊地抱在懷中!第四個動作是「連連與他親嘴」;我想浪子的嘴應該是很臭的,父親卻連連與他親嘴,這就叫愛!有一首唱詩常使我感動得潸然淚下:「真希奇,天父不念我罪,在天上,常為我流淚。我如浪子不知你慈悲,到了窮苦到極醒悟往家歸。到父面前,到父面前痛哭認罪,父親抱我頸項連連與我親嘴,擦去眼淚。」

浪子認罪的時候,父親並沒有說要他作僱工的話,因為為父的盼望兒子回歸,不是要他作奴僕,而是要他享受自己的愛和一切的豐富。因此,父親吩咐僕人將上好的袍子拿出來為浪子穿上,將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大家一同快樂。

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來到主面前,常常是為著我們的需要,我們不能沒有他!可是你知道嗎?你不能沒有他,天父更不能沒有你,就像父母不能沒有你一樣!天父盼望你回到他身邊,不是需要你為他做些什麼,你也不能給他加添什麼,因為他本身是完全的。但是,他的愛需要你!他的愛越是火熱,他越是熱切地需要你回歸他身邊,得蒙他一切的慈愛和恩典。我們從他得著一切的滿足,更要讓他從我們身上得著滿足。

(文字組整理、摘編)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