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電影人的情書

給電影人的情書

編者按

今天是西洋情人節,又是春節長假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苦大仇深的我們決定輕鬆一下,推送一篇姑且稱之為「電影情感調查」的文章。本文作者Alice同學以「為什麼愛電影、為什麼學電影」為題,分別邀請了八位朋友作答(她自己是第九位)。不知道大家的讀後感如何,總之,我回想起了自己最初愛上電影的那段時光……

文 | Alice

編 | 曹米糯

為什麼愛電影/為什麼學電影?

二火山(26歲)知名電影博主

最早接觸電影算是趕上了錄像廳時代的尾巴,具體看了哪些港片印象不太深。而後就是伴隨VCD、DVD時代,父親從廣州那邊帶回了好多美國大片的碟片,《真實的謊言》翻來覆去看了好多遍。但要說正兒八經開始大規模看片,得從大二開始,當時生活陷入迷茫期,舍友都在玩網遊,選的專業也不喜歡,就開始瘋狂下載電影,從各種榜單到電影節各類大獎,每周自己給自己一個選題,集中看。說直白點,電影算是給了我這個電影宅了解世界人文的一個窗口。同步隨著《阿凡達》《盜夢空間》的火爆,基本院線有新片公映首日就跑去看,這個習慣也為後來畢業決定從事電影工作打下了信心基礎,因為自己心裡深知正因為閱片面廣,才能夠客觀看待各類電影存在的價值,才能夠很好地把愛好工作區分開來。

周圍的朋友經常說羨慕我能把自己的愛好變成工作來做,通常聽到這話內心都會苦笑,這中間的心態轉換需要自己來調節,不然很可能會因為工作把原本投在愛好上的原始熱情扼殺掉。

▲電影是建築。

張隱(25歲)編導

大學的時候很無聊,每天就是坐在宿舍里看電影。幾年大學讀下來,我的生活與生命都同電影密不可分。畢業之後去了北京,選擇在傳媒行業工作。從最初的門外漢,到一點點接觸夢想,每一點進步都讓我欣慰,這也是支撐我留在北京的動力。我喜歡現實題材的電影,在中國這個急劇變革的時代,我總覺得電影應該記錄些什麼,這也是我的初衷。熱愛電影的人很多,我心甘情願做一個默默無聞的實踐者,在這個行業,哪怕做一個螺絲釘也好。

▲電影是文學。

五月的銀信草(23歲)編導

小的時候家裡沒有什麼條件能接觸到電影,都是在電視上看,記得第一次看的電影是《寶貝計劃》,從那以後我就愛上了電影。電影不像電視劇那麼冗長,短而精。到了高中家裡買了電腦,我才知道原來有那麼多種電影。我第一次被震撼到的電影是《楚門的世界》,一直覺得我們就像楚門一樣,活得一點都不自由,可是又不能逃去哪裡。在電影的世界裡,我覺得很夢幻,它既反映了現實又讓人充滿幻想。所以我學了影視編導,側重電影方面,了解電影知識。

現在畢業了,其實身邊很少有人支持我做傳媒,包括父母,可是我深愛這份事業。《麥田裡的守望者》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一個不成熟的男人會為了熱愛的事業悲壯地死去,而成熟的男人會為了熱愛的事業卑微地活著。儘管我不夠成熟,我也想為了我熱愛的事業活著,努力過上我想過的生活。

從事傳媒工作半年,僅僅是一個五分鐘的宣傳片也需要了解很多內容,從拍攝到結束,一整套流程下來並不容易。會加班也會偶爾忘記吃飯,辛苦是肯定的,不過年輕人吃點苦也不算什麼,重要的是多學習、多積累經驗。什麼事都要慢慢來,不能著急,如果做不出點成績真不如找個穩定的工作。這是自己選擇的路,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電影是自由。

烏鴉坐飛機(20歲)大學生

說到為什麼想要學電影,或許就是因為喜歡吧。快要畢業了,之後的路也不知道要怎麼走,不想馬上工作,想要暫時性地逃避社會,想要在大學的庇護下再多一點點放縱。本科的專業比較水,讀研當然想要選擇一個喜歡且比較擅長的,既然電影看得比較多,那就決定是你咯。所以說,為什麼喜歡電影啊?這得好好想想,有人說電影是造夢的藝術、電影是生命的延長、通過電影可以看到不一樣的世界、體驗到他人的生活等等,這些都對吧,但是如果讓我現在說出口卻覺得有些矯情了。

所以我更願意說,電影能讓我體會到曾經的情感,那些隱匿在內心中的陰暗面與暴力、那些經歷過的生活與之伴隨的思考,它是一種情感訴求,是共鳴,也是表達。像生活一樣,它是一趟單程列車,在體驗的時候,你並不知道它將通往哪裡。所以學習電影,對我而言無非只是想與它有更深的交集罷了,它讓我更加熱愛生活,為了生活,也許某一天,又會把它一腳踢開,這就是電影哇。

▲電影是雕塑。

悲劇海盜(24歲)大學生

我的本科專業叫做動物藥學,這是一個非常有愛的專業,但是我從中找不到任何激情,我像是小丑一樣無助;相反,每當沉浸在電影世界裡的時候,我像是一個皇帝,指點江山。我喜歡每一個漂亮的場景,我喜歡每一句精彩的對白,我喜歡每一個深刻的鏡頭,我也喜歡每一次的開懷大笑、每一次的潸然淚下。用一個人類發明的機器去創造美好的景象回過頭來再感動人類自己,這神奇得像是一場魔術表演,卻又比魔術神奇百倍,真實百倍。一掠而過的場景讓我著迷,讓我興奮,我喜歡這種感覺,好像在電影里找到了另一個自己。柯景騰、馬小軍、哈利·波特、柯里昂、《小曼哈頓》里的蓋布以及傑森·伯恩還有阿甘,彷彿就是我在經歷著他們的生活,讓我不再感覺到世界的乏味。人之所以會不斷進步,都是被自己所愛的東西推動的,沒有什麼行業是缺少了興奮還能生機勃勃的,那些偉大的事業都不是一群整天嘟著嘴的人創造的,我所熱愛的東西,讓我覺得我還活著。

我相信中國電影,因為我相信我們這一代人,即使在那些電影悲觀者的心裡中國的電影就像中國的足球一樣不見天日,我還是要告訴他們,不要低估這代人的實力。我一直相信自己,就像《陽光燦的日子》里王朔的那句台詞一樣:「在新的一場戰爭之中一名舉世矚目的戰爭英雄將由此誕生,那就是我。」

▲電影是奇蹟。

蔡承霖(19歲)大學生

在初中的時候,對於電影來說我還只是一個路人,當時也從來沒有想過會以電影來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但後來,漸漸地我發現自己在電影時,遇到那些精彩的部分,會情不自禁地去想像這段戲是我導演的,而且觀眾也能感受到我所感受到的東西。我發現自己很享受這樣的感覺,於是,我對電影這種表現形式的熱情就像受到了地心引力的作用一樣,只要輕輕一推便徹底愛上了。

我喜歡像《歌曲改變人生》中男主角那樣,把人生中的「高光」時刻和那些美好的瞬間比喻成一顆「珍珠」,而我看電影的過程就是在尋找那些「珍珠」並試著把它們串在一起。進行電影創作就是製造珍珠的過程,音樂、鏡頭、演員的表演在那一刻匯聚成一顆珍珠交給觀眾,同時也創造了我自己的永恆瞬間。

▲電影是音樂。

翠個希(26歲)公司職員

大四那年,莫名其妙的考研,不想考本專業,那考什麼呢?一籌莫展之時,把大學幾年來買的雜誌整理了一下,發現最多的就是電影雜誌,原來自己已經不聲不響地開始喜歡電影了,那就決定考電影學研究生吧。就這樣開始嗑電影理論、讀電影歷史、惡補閱片量,學習的過程不僅是增長知識,對電影愈發崇敬了。

結果那年沒考上,渾渾噩噩畢業,懵懵懂懂工作,兩年後覺得平凡庸碌的生活索然無味,又想起電影來,擺脫不了腦海里一幀又一幀的畫面,擺脫不了似夢似幻的聲色光影,不管是被呈現的還是渴望創造的。於是辭職北上,第二次考研,瞄準了中國電影最高學府,重拾書本,在國圖一整天一整天地擼書,每天看著太陽東升西落,並看著窗外四季的變化,生活窘迫但精神豐碩,空閑時間去劇組打打雜,實操實練,但還是沒考上,哈哈,現實有時比夢想更沉重吧。希望電影能被那些幸運的從業者溫柔以待,不要改變她原來的樣子。

▲電影是舞蹈。

春風親吻我像蛋撻(22歲)大學生

我知道,我這一生註定會愛上電影的。向來對時間節點不敏感的我記不清,究竟是哪次一個人的電影院,是何時忘我沉浸銀幕的體驗,或是在哪一夜的光影鏡頭裡找到自我、呼吸自由。電影走進了我,而我便再也離不開了。「魔幻之鏡、生活之窗」,對於我來說電影是一場與夢相伴與影共情的旅程。熱愛是學習的第一原動力,我時常克制自己對電影的迷戀和崇拜,拍電影終究是很實際的事情,而電影所洞察和展現出來的人性需要我們去傾聽和思考,用鏡頭愛著這些人和這個世界。而這於我,即電影對我的救贖。我走進了電影、更想努力地去行動,表達對於它的絕對信仰。

▲電影是戲劇。

不會過期的鳳梨罐頭Alice(23歲)大學生

我本科是學廣播電視編導的,在我大一的時候,影視鑒賞課的期中作業是交一篇影評,我記得很清楚自己交上去的是王家衛的《春光乍泄》。說實話這是我看過最早的一部逼格比較高的電影了,沒想到這篇影評被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後來有很多同學問我一些關於電影的問題,沒辦法我只有硬著頭越看越多,越學越多。到後來我發現自己真真正正地喜歡上了電影,考研的時候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電影學。這種感覺真的特別棒,我覺得自己真的找到了一生中為之奮鬥的目標。因為有很多人他們真的這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所以我覺得我很幸運。

我最喜歡的電影是王家衛的《重慶森林》,這也是我昵稱的由來。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台詞是《功夫熊貓2》中沈王爺說的那句:「幸福是靠自己爭取的,而我勢在必得。」最後,我想對未來有意從事電影行業的學弟學妹說:你們也許會遇到很多誘惑,希望你們能堅守自己的底線。中國電影真的不是垃圾,我們有很優秀的導演比如賈樟柯、王小帥等。我相信我們九零後會扛起中國電影的這面大旗。你說呢?

▲電影是繪畫。

曾經看到這樣一句話:電影對於我來說,是一蔬一飯,肌膚之親,是我疲憊生活的英雄夢。

我不是想說導演有多麼多麼的不容易,看電影千萬別腦補創作者的嘔心瀝血和誠意,它們都在作品裡,你能感受得到是他的本事,感受不到是他不夠努力;也千萬別用將心比心來綁架自己,好看不好看都很重要。

如果電影人要靠著觀眾的體諒和包容生存,那不如轉行。我敬畏這個行業,剋制自己的玻璃心,就是希望有一天觀眾的掌聲是為創作,而不是為信口開河的一句「努力」。成熟的觀眾和有誠意的電影人,才是撐起這個行業的力量。

我想說,希望我們都能堅持下去!永遠地有理想!永遠地熱淚盈眶!

▲電影是夢想。

編者後記

最初拿到這篇投稿文章的時候,竟然有些矛盾。一方面,我這個人很宅、圈子又很窄,周圍並沒有很多「熱愛電影如同熱愛生命」的人,所以可想而知,那些洋溢著理想與信念的句子會多麼打動我。可是另一方面,我早已過了熱血沸騰的年紀,我見過很多曾經信誓旦旦要「改變現實」結果卻被「現實改變」甚至變得犬儒、變得虛偽、變得形同陌路的人,「理想與信念」是需要代價的,而且未必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我不是電影圈的人,甚至沒學過電影,實在沒有資格多談什麼,只能借花獻佛,搬來電影資料館左衡老師的一段話,送給各位年輕的電影人以及所有熱愛電影的人:「你可以愛電影,沒問題;但和電影過一輩子才是真愛,所以得學會跟電影好好過日子,她的好與不好都得愛,都得接受。而首先,別忘了問問自己算不算好、夠不夠好。你和電影在一起,雙方都變得更好,那就對了。」

▲電影是愛。

最後的最後,為了應景也為了點題,送上蔡琴的《給電影人的情書》。這首歌是為紀念中國電影百年誕辰而創作的音樂劇《電影之歌》的主題曲,音樂人李宗盛作曲,電影人羅啟銳填詞。熱愛電影的人,一定會讀懂歌聲里的故事。

多少人愛你遺留銀幕的風采

多少人愛你遺世獨立的姿態

你永遠的童真 赤子的期待

孤芳自賞的無奈

誰明白你悉心隱藏的悲哀

誰了解你褪色臉上的緬懷

你天衣無縫的瀟洒 心底的害怕

慢慢滲出了蒼白

你苦苦地追求永恆

生活卻顛簸 無常 遺憾

你傻傻地追求完美

卻一直給誤會 給傷害 給放棄 給責備

何悲何愛 何必去愁與苦

何必笑罵恨與愛

人間不過 是你寄身之處

銀河裡 才是你 靈魂的徜徉地

人間不過 是你無心的夢

偶然留下的夢 塵世夢

以身外身 做銀亮色的夢

以身外身 做夢中夢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永恆與一天 的精彩文章:

荒木經惟入門指北
《大世界》票房慘淡很奇怪嗎

TAG:永恆與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