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龍魚兜嘴原因及治療經驗分享

關於龍魚兜嘴原因及治療經驗分享

大家好~先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2018開開心心,身體快樂!過年忙了幾天家務,終於可以再和大家見一面,今天 抽點時間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龍魚兜嘴的問題,相信大家挺感興趣的吧!

龍魚屬硬骨舌魚,不得不說其的美麗,吸引了不少人的喜愛,巨大且附有張合力的七鰭,寬張的身軀,七彩繽紛的巨鱗片散發出極為漂亮的色彩。可是經過大家細心飼養的龍魚多數都會造成兜嘴,掉眼的情況,讓人確實很煩心,無疑就如美女無身材,有身材無美顏般失色。雖然我覺得這情況可以完全忽略,不過竟然大家都鬧心,那我就分享一下關於兜嘴的認知吧!

龍魚兜嘴分有先天和後天兩種,基於生理結構不同,紅龍出現率遠比金龍要高得多,所以就針對紅龍來講吧,當然用在金龍身上,也是挺實用的。先由先天說起,所謂先天,就是遺傳,所謂龍生九子當然和人也一樣,幾億年的基因遺傳當然都會有很多種魚是兜嘴,就先天如果說18-2-左右時候印尼魚場檢察兜嘴的方法就是用手措龍魚的嘴,如果感覺到牙齒就視為兜嘴,如果小龍20-23之間都肉眼辨識基本出現,不管怎麼改善飼養的食物均勻性,或者環境水體的大小性,都有點難完全恢復,最多就改善而已。對於這方面如何去選擇小魚,估計商家都很難和你說明白,唯一的就是認清魚場的種魚了,可是一般的三無小龍沒法知道出處,中國還是有很多品牌的龍魚不是由固定的印尼魚場選購,簡單點說就是,一個品牌的魚這批次小龍在A魚場選購,下批次小龍在B魚場選購,所以你永遠無法知道它們的父母長什麼樣,有沒有兜嘴。因此大眾消費在3-8千內的小龍也沒辦法去選擇天生就不兜嘴的小魚,只有通過後天去改善就行了,所以我只能說,好好養,忽略這問題!目前所知道的,印尼當地魚場名字回國後也是一樣名字8千下市場價的龍是沒有的。龍魚品牌分兩種:一種是魚場品牌=原生地魚場名字到國內還是一樣的名字,自己魚場繁殖小魚的品牌。第二種是,東挑西選,血統無從判斷,無自己魚場繁殖,回國內起名的商品龍魚!咱們在這不說有血統無血統是否都是好與不好表現這問題!然而哪怕買到真正魚場的魚並不代表不會先天兜嘴,最終還得看商家會不會,或者誠實不誠實,甚至有沒有這能耐搶到有好遺傳的小龍!

再者就是後天因素,大家都知道龍魚原生太成長,野外的生存環境是在水草生長極為茂密的大水域中,而在家中飼養,缸遠不及野外,故一些飼養上的問題可能會導致紅龍魚兜嘴的形成。

第一點:水體小導致,可能這個觀點出自很多篇文章,可是基本找不到原因出在哪?其實對於這問題我研究過真不少,最終實驗和考證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真正的答案,首先魚缸小,小龍在水體小的環境下大量耗氧,畢竟大家都懂水的溶氧率是有個數值的,通常5-14PPM左右,氧氣不足情況之下,龍魚就會把身體吸收的能量大量消耗,好比人激烈運動後產生缺氧必須休息一樣道理。那自然小龍所獲取的營養,原先以補已所需,然後大量消耗,造成營養不足,導致兜嘴。然後大家想說無限打氧氣不行嗎?還真不行,首先之前說過了,水溶氧是有個大概的瓶頸的,水體小消耗大於溶氧值。其次是,經過沒測試爆氧有提高TDS值,二氧化碳增加,這對於龍魚兜嘴來說TDS也是一個幫凶,因為龍魚來說特別是紅龍,下顎生長結構原因本來就會比上顎要快,打個玩笑比喻,周邊環境很很硬,很限制各方面生長的情況之下,好比兩杯水,100滴可以滴滿杯子,A杯1秒2滴變為1秒一滴,B杯1秒8滴變為1秒4滴,最終25秒後,A杯只得四分一,而B杯已經滿杯。只是個比喻,不怎麼切合實際,不過大家懂道理就行了。

第二點:營養方面不能太單一,其實魚和人一樣都需要獲取多方面營養才能更好的生長。說到食物個人倒是有個好的建議,主食可優選海蝦,其次為河蝦。輔食可由,泥鰍主為,魚肉或者好的飼料為其次。對於海蝦和河蝦的選擇,估計大家可能和我意見有點不同,不過經過多次治療成功經歷告訴我。海蝦是優選,下面說到治療時候我會詳細說明。定期可以補充點維生素,維生素可以去藥店購買,如果覺得麻煩也可以選擇魚類維生素,不過目前挺多虛謊無實的產品,大家得注意。附上一句,維生素是在魚健康情況下補充,如果發現立鱗或者其他體表粘膜受損情況下,千萬別放維生素,這樣會大量助長細菌滋生,讓魚本身的問題更大化。

接下來談談治療,或者之前幾段話大家都完全忽略不看,可是接下來希望大家能夠認真看下去關於治療兜嘴的經驗分享,因為本人確實治療不少兜嘴。

一:食物選擇

食物方面前段文章提及主食海蝦和河蝦,本人主推海蝦原因在這說一下,首先對於污染情況來說,我更相信大海受污染情況遠比江河要小得多,各方面含有金屬元素也少得多。其次就是海蝦富有的鱗也比河蝦要多得多,對於龍魚需要鱗元素來說還是挺重要的。然後河蝦蛋白質所佔20%比海蝦15%要高,鈣方面也比海蝦要強,所以在成長骨骼速度方面比較快。雖然兩種蝦幾方面都有優劣的微差距,可是長期餵食而言這點點滴滴足以水滴石穿。所以最終我選擇了海蝦。輔助食物泥鰍為主,是因為泥鰍貴為水中人蔘,其新陳代謝是非常非常高的一種食物,很多人很討厭它身上的粘液,可是大家其實不知道,泥鰍的粘液又稱滑液,具有利尿通淋,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於小便不通,熱淋,癰疽,丹毒,疔腫,腮腺炎,中耳炎,燒傷,漆瘡。雖然我不知道這些能不能對龍有幫助,不過在很多生物藥用類書籍都證實過。有些魚友覺得粘液會不會有細菌太多,在此我說明一下,包括蝦,泥鰍任何食物,我都建議冷凍48小時。基本98%細菌都會在處於零下25度死亡,剩下點細菌就當自然生態吧。不建議喂活食,泥鰍穿肚子,活食喂多暴斃檢查多為腮病種種皆是。

二:溫度

治療時水體溫度建議在30度左右,這是龍魚比較喜歡的溫度,合適的環境成就好的狀態,任何治療都離不開好的狀態。大家現在就覺得為什麼魚場壓養的魚出來很多都是兜嘴,環境小,營養不足,低溫壓養讓龍出於自我保護體現出較好的發色表現導致。然而會有些朋友疑問,30度加快新陳代謝,龍不是成長更快更兜?其實只要把食物把控好不存在這個疑問。甚至在狀態好的情況下,各方面成長都會好,包括掉眼都有機率自動恢復。

三:換水頻率

換水頻率建議最快為15天換四分之一就好,如果水質把握好的魚友,儘可能更長時間才換水,減少最大化的刺激生長。新水的刺激成長比起高溫成長更加嚴重。綿要比以往勤快清洗,以免細菌滋生。

四:食量控制

大變小,小變大,多變少,少變多。這裡說說小龍餵食,建議以1CM為最佳大小,大家通過觀賞,知道龍魚喜歡吞食,特別飢餓時候,再大的食物也會一口吞,建議每餐為6分飽,而且比起10分飽來說,飢餓感更強=狀態就更好=發色也更好!對於消化方面,10分飽也許第二天才消化吸收,6分飽容易消化,狀態好+運動量=更好成長。那如何判斷?肚子略鼓即可。當龍魚處於臨近飽的時候,會咀嚼,再飽點就會含在嘴裡咬咬咬,這樣會大大增加了下顎運動頻率,有助於兜嘴發生機率。如果龍魚不管後天還是先天出現兜嘴,都要清楚知道自己或者前主人的餵食習慣,大就變小,小就變大。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魚友通過餵食小甲魚可以成功治療兜嘴和歪嘴。多變少,少變多其實也是變向改變龍魚咬合習慣一種方法。相互食量的改變對於改善兜起了很大的作用。

由於龍魚的生理構造,略輕的兜嘴的中,小龍,如果實在不想折騰,或者沒法治療的無妨放棄,因為55+的成龍會有個自動修復兜嘴的功能,特別是60厘米後的大龍,更少的看到兜嘴出現,最多的也就是下唇比較長而已,並不是地包天=兜嘴。如果中,小魚兜比較嚴重,由於長時間神經壓迫,哪怕大成魚後也不能自動恢復了,手術也不建議做,手藝不好的朋友只會讓下唇更丑!

食物+水溫+換水頻+食量控制率這四個步驟聽起來簡單,可是這是由多年來自己和魚場還有魚友成功治療兜嘴的結論。別問為什麼,我也不是科學家,這也是自己的建議,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不喜歡的也別吐槽,日後文章有什麼嚴重不對再罵不遲。或許我有很多細節未道出,因為我也沒做草稿,所以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了,最後還死機,只保存了一半,真是悲催。還是那句,能忽略兜嘴的魚友,在飼養過程中會更開心,因為有些確實避免不了。

最後還是得祝大家2018年,妞多多,帥哥多,錢多多,身體棒~,年後咱們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末世魔的末路——揭秘五大上古種族
環掃型EUS操作過程中主要的影像學標誌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