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余名流事?王安石落寞

大余名流事?王安石落寞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

網路配圖

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水調歌頭》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傳唱的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部分史料根據《宋史》及大庾嶺的民間傳說)

北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三月初六,南安軍節度使黃庭泓、大余縣知縣黃穗年在南安大碼頭接到了被朝廷第二度罷免大宋王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王安石。

在北宋來說,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就是宰相。王安石兩度被委任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兩度為相,又兩度被罷免,全然是因為變法,是因為推行其新政而觸動了權貴的利益,才遭致這樣的結果的。

這一次被免,對已經五十六歲的王安石來說打擊更沉重,衝擊更巨大,毀擊更是不可估量。先是,前一年(1076年)的六月,王安石三十二歲的大兒子、龍圖閣直學士王雱重病而歿。十月,宋神宗趙頊就把王安石給罷免了。

被免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趙頊礙於情面,馬上就將王安石任命為鎮南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寧府,以暫且告慰王安石因喪子、丟相而遭受重大打擊的心。

在江寧知府任上幹了近半年後,王安石感到自己身心仍然疲憊,就向朝廷申辦了「休務假」,要去嶺南一帶休憩兩個月。趙頊念及王安石是朝廷老臣,毫無私心,不辦家產,廉政為公,就恩准了他的「休務假」。

就這麼著,王安石坐船溯行而至安徽廬州、安慶、江西九江、洪都、廬陵、虔州、南安,沿路而來,他備受安徽那邊各個節度使、知府的冷遇,也承受了江西各路地方長官的厚遇,心知,到底還是家鄉所在的各位長官不勢利眼。

受盡冷遇的時候,王安石不斷地思念家鄉和父母。而當自己雖然被朝廷罷黜而到地方江寧(南京)為官、卻仍然被江西老表和江西地方官厚待的時候,王安石則不斷地在夢中憶念著瓜洲渡。

這樣,現在的王安石被南安知府黃庭泓、大余知縣黃穗年厚待後,他又馬上想起自己因多次路經瓜洲渡而感觸頗深,寫下了《泊船瓜洲》這首詩,正對詩歌中「春風又到江南岸」的「到」用得很不滿意。他忍不住對他們兩人說出了疑惑。

黃庭泓知府看到大宰相王安石不被罷免宰相職務而頹靡,又聽王安石不恥下問,徵詢自己的意見,就信口說道:「王大人,『到』字太死板了,不如用『過』子更擬人化一些,更生動一些。」

大余縣知縣黃穗年也說:「『過』字比『到』確實更生動形象,能表現出因春風一掠而過的動態,但也難以體現整首詩中主人公想急切趕往金陵城南京的心態。」

王安石謙遜地問道:「那麼,我覺得用『滿』字會更好,能表現春風的突然而至。你們感覺呢?」

黃穗年想了想,說:「倒不如用『入』字,可展示春風的不知不覺之感。」

南安府知府黃庭泓搖頭否定道:「不行!」

(網路配圖)

王安石走到南安府驛使館外,眺望江南和嶺南嶺北,只感受到春風拂過,青草搖曳,嶺上起伏著一叢叢濃郁的綠色,更顯得江南的勃勃生機。

景色如畫,王安石覺得精神一爽,俯首忽見春草碧綠。他想,這,這個「綠」字,不正是我苦苦找尋的那個字嗎?

他把想法告訴一同陪伴著自己的黃庭泓和黃穗年。黃穗年馬上說,可以呀!一個「綠」字,就全然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給好好地表達出來了.想到這裡。

黃庭泓知府也稱道「好」。

王安石得到讚許,好不高興,連忙奔進驛使館,另外取出一張紙,把原詩中的「春風又到江南岸」那一句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

黃庭泓見狀,忍不住讚許道:「王大人處事,性子執拗,佛菩薩也勸你不轉,我們稱你為『拗相公』好了!」

王安石想了想,道:「也可以的。就叫我『拗相公』吧!」

黃穗年知縣也很有感慨,說道:「王大人呀,你的名言『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牛,拗!」

王安石介面解釋道,對,我提倡的「天變不足畏」,指的是對自然界的災異不必畏懼。而「祖宗不足法」,則是指對前人制定的法規制度不應盲目效法。我提倡的「人言不足恤」,指的是對流言蜚語無需顧慮。

知府黃庭泓說道:「這三句名言臻語,呈現的是你無所畏懼的精神態度。王大人,你正是以這種精神毅力來頂住一切壓力、排除一切阻力,堅定不移推行新法的。」

「可惜,我失敗了!」王安石很是有感觸地說道。

說話間,又到了吃飯的時間。王安石熱情地拉住黃庭泓和黃穗年這兩位地方官留下來就餐。黃庭泓、黃穗年很感動地坐下來等候飯食。按照當時律令,地方官是不能用公款招待私人的。他們客隨主便,既然在驛使館,就由王安石為地主。

又過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沒準備。知府黃庭泓、知縣黃穗年心裡覺得很奇怪,喝了幾杯酒,王安石隨行的僕人才上了兩塊胡餅,再上了四份切成塊的肉,上飯後,旁邊只安置了菜羹罷了。

知府黃庭泓、知縣黃穗年吃慣了大魚大肉,對王安石僕人送上的胡餅,只吃那中間的一小部分,把四邊都留下。

很驚訝的事情出現了:曾經兩度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的王安石,就很是自然地把知府黃庭泓和知縣黃穗年吃得剩下的餅拿過來吃了,黃庭泓和黃穗年見狀後,很慚愧地站起來,想跟王安石告辭。

王安石吃完後,忙把黃庭泓、黃穗年拉住,說:「既然我來到風景獨特的大余縣,那也是我們江南西路西南角最邊陲的城池。你們在這檔為官,肯定會寫詩歌的,讓我披閱披閱,拜讀拜讀,如何?」

黃庭泓知府說:「我寫過一首,回府衙後就命走卒送來給王大人你斧正斧正!」

他們離開南安府驛使館後,不久就由府衙僕從送來了一首由南安府知府黃庭泓寫的詩。

王安石一看詩作上「明月當空叫,黃犬卧花心」的這一聯,就笑了。他想,明晰的月亮怎麼會叫呢?黃狗怎麼能卧在小小的花心上呢?

(網路配圖)

他很斷然地就提筆將這兩句詞改為了「明月當空照,黃犬卧花蔭」。改完後,他還覺得於情於理,更具形象感。

下午,黃庭泓知府看了王安石修改的詩句,不露聲色,很鎮定地帶著王安石去南安城東郊的水口寺遊玩。

在水口寺很大的一座庭院裡面,花朵開得很艷麗。一位花農在忙碌著,王安石便上前仔細詢問花農道:「老表呀,你這是在做幹什麼呢?」

花農回答道:「我正在捉蟲子。」

王安石很是好奇,繼續問道:「你的花開得這麼好,怎麼還會有蟲呢?」

那位花農認真地回答:「有一種蟲,叫做黃犬蟲,它很厲害的!它喜歡啃食花心,花的莖部還會流膿,被它這一折騰,花就活不了了。」

花農話音剛落,王安石就瞄了一眼身邊的黃庭泓知府,想起了剛才修改的那兩句詩。

王安石明白了原來詩中指的「黃犬」不是指黃狗,而是指黃犬蟲呀!

拗相公王安石為此感到很不安。回到驛使館後,黃庭泓跟他話別,黃庭泓回府衙去了。

當夜,王安石睡不著,他叫來黃穗年知縣,讓知縣黃穗年陪他去散步。

當時,天上的月亮很明亮。寂靜的夜裡不斷地傳來婉轉動聽的鳥叫聲。一般的鳥兒都不會在半夜時分鳴叫,王安石感到好奇,便問黃穗年道:「這鳴叫聲是什麼鳥?」

黃穗年知縣告訴他:「這種鳥叫明月鳥,越是明月當空的時候叫得越歡。」王安石才知道那句詩中的「明月」指的不是天上的月亮,而是明月鳥。

受到江西老表厚待的江西臨川大才子王安石這才明白,老鄉對自己是多麼地寬厚呀!他又憶念起自己的那首詩《泊船瓜洲》來了。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一夜,王安石夢見了美麗的瓜洲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良語善言 的精彩文章:

秋意大庾嶺?激戰長征路系列散文之4——打欠條

TAG:良語善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