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台灣道台——馮廷丞

台灣道台——馮廷丞

馮廷丞治台三年,殫精竭慮,為政清廉,深得百姓愛戴。57歲歿於湖北按察使任上,家中清貧,竟至買不起一口體面棺材。

馮廷丞(1728——1784),字均弼,號康齋,清代州城(今山西省代縣)人,乾隆壬申科舉人,歷任光祿寺署正、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刑部廣西司員外郎、廣東司郎中、江浙分巡寧紹台兵備道兼海關監督、台灣兵備道兼提督學正、江西提刑按察使、湖北提刑按察使等職。著有《敬學堂詩抄》《霞報齋詩集》等。

山西代州馮氏是明成化年間由山東壽光縣遷入代州的軍戶家族。從明到清,馮氏家族武而屏藩節鉞,文而宮閣台垣,著作勛名,經歷了由軍戶、鹽商、仕宦,到職業多元化的過程;該家族家風清正,人才輩出,先後有「官翰林九人,官內閣六人,六部者十一人,督察者五人,有道政、光祿、大理不知凡幾。外官中,將軍一、督撫二、巡撫三、布政四、按察五、鹽運三、道台十三、知府同知各十四、知州通判各二十、知縣三十八、經歷教授學政教諭訓導更不知凡幾」。馮家近50人遺著有122部327卷,《四庫全書》《山右叢書》和各級圖書館收錄者有30餘卷冊。近現代以來,代州馮氏依舊人才輩出。五百多年來,德行、品格、政績、詩書,終成三晉乃至中原文化望族,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成為中華民族深厚歷史文化的載體。十一世馮廷丞就是該家族的傑出代表。

馮廷丞「自幼慧敏,弱冠已嶄露才華,常語出驚人。」祖父馮光裕曾任湖南巡撫,父親馮祁曾任翰林院編修。書香門第的尚古之風為其學養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他早年師從京城名儒,攻讀古文詩詞,考證經史、地理、訴訟等學科,廣交京都名士,交流學術體會,始終淡泊名利,常以保持高節為榮。同期大文學家袁枚贊其「公學頗淵博,居官以廉聞。」

馮廷丞手跡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收復台灣,將其劃歸福建省管轄,並在台灣設道台衙門,由朝廷任命道台主管台灣政務。乾隆五十三(1714)年,經嚴格選拔,馮廷丞出任福建分巡台灣兵備道台,兼提督學正,享受欽差待遇,與督撫平行,為台灣最高長官。

馮廷丞到任伊始,台灣社會動蕩不居。一場邪教之亂剛被平定,土著居民與閩粵遷來者之間矛盾極深。官員三年一換,使得許多人不做長遠打算。「不肖者漁利擾獄市,繚蔓不可爬梳」,「人心浮動,百廢待興」。馮廷丞扶正祛邪,撫治凋敝,大力整治官員作風,僚屬人人小心,不敢為非作歹,官場面貌為之一新。他經常巡查鄉縣,所到之處務求安靜,不擾民,不張揚,謝絕一切饋贈。

馮廷丞視台灣少數民族為親兄弟,經常輕車簡從到土著少數民族的山寨悉民情、解民困、申民怨,堅持以撫恤代懲治,化解其與漢族的糾紛。民感其誠,遂民族和睦,政令暢通。

康熙收復台灣後,敗逃在蘇門答臘島的荷蘭殖民軍(島民稱之為紅毛)仍然隔海覬覦寶島,倭寇(日本)也虎視眈眈。馮廷丞執掌台灣軍政後,深感維護祖國領土完整之重要,率先提出「安民必先保境」之策,激勵將士,加強備戰。他親自監督,與各處防守要塞築「柵城三千七百丈」,強固炮台,增加火炮,沿柵寨增設巡海瞭望哨。同時實行官民共防,號召島民時刻保持警惕。一時間,台灣外固內安,令紅毛和倭寇不敢貿然進犯。

馮廷丞在台灣重視文化教育,大力倡導儒學,興辦眾多學堂,庶民子弟紛至沓來;親自校閱試卷,判定等級,獎勵優等;積極籌措,為後任建台南書院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

台灣道夙稱肥仕,堪稱貪腐多發之位,但馮廷丞為政廉潔,甘為清貧。他經常以素衣舊袍出入官場,不以為然。平素粗茶淡飯,不聽音樂,終身不納妾。他曾一夜拒收七枚金如意,一時名動全島,傳為盛事。他離任台灣時,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

馮治台三年,務求穩定,不苛民。「荒田復耕數千,果蔬年豐,民始可安居樂業」。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冬,馮廷丞擢江西提刑按察使。調離台灣時,島民聞之紛紛挽留,登船之日,百姓夾道跪泣,依依而送行。

乾隆四十九年(1784),馮廷丞於湖北按察使任上因公殉職,時年57歲。其清貧之至,其財力竟不足以買一口體面的棺材。家鄉代州沒有房產,遺孀及子女只能寄食京城親戚家。「士大夫知與不知,莫不痛惜焉。」後人為其撰寫墓志銘:「年裁中壽,家亦屢空。完然白璧,君子之躬。百世有師,清風不墜。」史稱:「家風所致,絕非溢美之詞。」PICS

選自《映像》2017年第12期,欲知更多內容可購買本期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映像PICS 的精彩文章:

聶魯達眼中的艾青

TAG:映像P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