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回家,用給父母帶禮物嗎?

回家,用給父母帶禮物嗎?

擬完這個題目,自己就罵了自己一句:屁話!父母生了你,養了你,回家,怎能不帶禮物?!

不帶就是不肖子!

可是,帶了,就是好兒女了?

不見得。

多數情況下,回家前,我都會事先給父母撥個電話:媽,我明天回家。給你們帶點什麼?

什麼也不用帶,家裡都有。媽媽每次都如是回答。

那我就看著你們買點了?

不用不用,別花那冤枉錢。回家來就好。

電話那頭的媽媽急切地阻止著。從她的語氣里,我還能聽得出來,得知我們回家,媽媽心情歡暢。

放下電話,仔細回味媽媽的話,我的鼻頭忽然間一酸:回家就好,是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說來慚愧,心裡第一次有父母,感覺自己懂事,是大學畢業後上班的第一個月發工資時。

記得特清楚,一個半月工資,共計四百二十七元,紅紅的嶄新的四張大團結。

錢,攥在手心裡,頓時感覺自己是個獨立的人了,長大了,能掙錢了。

很激動,但我努力地壓抑著自己,不讓自己得意忘形,佯裝成波瀾不驚的模樣。

對如何花費這筆巨款,我暗自盤算好了,給爸媽買個吊扇,炎熱的夏天裡,讓爸媽不再汗如漿出。還買個圓桌,吃飯用。那個低矮、黑乎乎的小桌,早該淘汰了。

人生第一次給父母送禮物,自然精挑細選。

根據房子面積和高度,挑選了吊扇,又挑選了一張夠六人吃飯、支腳堅實的圓桌。

也記得很清楚,將吊扇和圓桌帶回家時,爸媽滿面紅光,眼睛裡閃爍著欣慰的光芒。

爸爸不顧勞累,積極地配合我,安裝上吊扇,不忘吩咐媽媽,趕緊炒幾個菜......

我的朋友小山東,與我同村,前幾年,一直很苦惱。

他經常跟我傾訴:我剛上班,工資也不高,每月還完房貸,也就剩個生活費了。可爸媽月月跟我要錢,要錢的名目,讓你無可辯駁。想到老人供我上完學,苦白了頭累彎了腰,拒絕的話實在無法說出口,只能從嘴裡扣。

他父母,我熟悉,是兩位老實巴交的老人,家有果園和牛羊,年收入還可以。

我不明白兩位老人這麼做出於什麼原因。也許是認為,孩子上班有收入了,月月給錢是天經地義的吧?

我同情小山東,建議他找機會跟父母說說他的經濟狀況。

他苦笑,搖搖頭,算了吧,實在難以啟牙啊。

當然了,這幾年,他的收入不斷提高,房貸也還得差不多了,那份苦惱早已煙消雲散。

前些日子,我遇到他,談及他以前的苦惱,又問,爸媽還月月要錢嗎?

他說,不要了,但我每月按時給,多少不一。

我問,不給錢,給買東西呢?

他說,試過,不行。爸媽說,還是給錢吧,想買什麼買什麼,方便。

看來,給錢最實惠。

與小山東的父母正相反,我有個同事,他就從來不給錢。

他說,錢不是沒給過。可給了後,爸媽不捨得吃不捨得穿。多少年了,吃得還是那樣,穿得仍破破爛爛。乾脆,我每次回家,都是帶吃的帶穿的。爸媽有錢沒錢的,咱先不說,最起碼讓周圍的人看到,咱吃得比以前好了,穿得比以前亮麗了。

同事的想法,與我不謀而合。

我爸媽也這樣,一輩子省吃簡用,媳婦給的錢,一分也不捨得花。衣服,多年就那一身,天長日久,舊得不成樣子了,也不捨得扔掉;吃的飯,也是自家地里產的,很少到集市上買。

對此,爸媽習以為常,感覺不到有啥不妥。可我和媳婦不這麼認為,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不孝順呢。

沒辦法,跟媳婦商量,往後再也不給錢了,回家只帶吃的穿的用的。

隨著年齡增長,自己的孩子也慢慢長大,我越來越深深地體會到父母的不易。

如今,爸媽在自己心裡的位置越來越重要,份量也越來越沉。

現在,我認為,回家的次數能多就盡量多,在家呆的時間能長就盡量長。

回家,雖不一定帶東西,但我肯定會跟爸媽吃一頓飯,陪爸爸喝一口酒,與媽媽嘮一嘮家長里短。

小屋裡,飯桌旁,一家人邊吃邊喝邊聊。

多是爸爸在說話,我注視著他,專註地聽他說話, 不時點著頭,贊同他的說法。看得出來,爸爸興緻很高,酒多喝了半杯,臉色愈加紅潤。

媽媽總會見縫插針地來幾句,說的多是東家長西家短的事。這時,爸爸會嗔怪媽媽,你說這些幹什麼?媽媽也不惱,辯解道,兒子愛聽!

我越來越深切地體會到,回家就是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眼下,舊曆年近了,無論你身在何處、有多忙,請回家看看吧。爸爸媽媽,望眼欲穿,站在村頭在等待著你回來。

那首熟悉的歌聲,又在耳畔響起: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啊......

作者簡介:唯德叔叔,期刊寫手、專欄作者、書評人、資深雜誌撰稿人......嘿嘿,都不是!就一朝九晚五普通上班族,愛好寫作,卻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個人公號:百態theworld(ID:BTtheworld)。

轉載請聯繫作者

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沂蒙交通 的精彩文章:

我爹的臭毛病

TAG:沂蒙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