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封神演義》到底是一部怎麼樣的作品?並不完全是神仙打架

《封神演義》到底是一部怎麼樣的作品?並不完全是神仙打架

原標題:《封神演義》到底是一部怎麼樣的作品?並不完全是神仙打架


《封神演義》是一部神話故事,也是一部具有醒世意義的真正優秀的作品。


此書以姜子牙輔佐周室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鬥智斗勇、破陣斬將以及封神的跌宕起伏故事,武王伐紂、商滅周興。書中有姜子牙、哪吒等讓觀眾喜歡的眾多生動鮮活人物。聞太師、申公豹等代表了維護殷商王朝的邪惡勢力,而姜子牙、楊戩等則代表了西周的正義勢力。


此書的觀點是「成湯氣數已盡,周室天命當興」,書中,「哪吒鬧海」、「姜子牙下山」、「三搶封神榜」、「眾仙斗陣鬥法」等故事情節,扣人心弦,令觀眾著迷啊!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



然而,道教史上並沒有闡教和截教,是作者杜撰出來的。取名出自何典,不得其詳。魯迅解釋說:闡,是明的意思,「闡教」就是正教;截,是斷的意思。小說中把「闡教」寫成正,「截教」寫成邪。封神演義的最終奧義其實是西方教和闡截兩教、也就是佛教和道教勢力之爭。

作品的本質無疑是影射赤裸裸的社會現實——「神仙」打架,百姓遭殃。



本來君是臣的綱,臣是沒有什麼綱的,作者則認為臣也也應該有個綱,雖然君臣之間還有主有從,但不再是絕對服從關係,而是有條件的服從,這個條件就是不壞對方的綱。


這個條件好象一種契約,使君臣之間的關係表現為一定的契約關係。這種「君臣契約論」雖不如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明朗,卻也有相似之處,而作者所處的年代比盧梭早了二個世紀。這種「君臣契約論」體現了作者初具萌芽的民主思想。


封建綱常思想(作品中代表舊王朝)是為封建社會的政治服務的,但它同時又和封建社會一定的政治路線(作品中代表新王朝)相矛盾,封建社會這種意識形態自身的矛盾如何解決,《封神演義》作者許仲琳由於歷史的局限,也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


作者生於明代中葉,因九試不第,可是目睹朝政日非,生民疾苦,賄賂公行,懷才不遇的局面,充滿了嫉恨這種醜惡現實,也不滿意當時號稱道士而獲得高位的教徒。



所以他的理想是從政治上盪瑕滌穢,在宗教上廓清異端。在宗教上自行創派開宗,自稱東派;在政治方面,歌頌了弔民伐罪的周武王和姜子牙,而不責備他們以臣伐君;肯定了哪吒對李靖的對抗行動,讚許了為了正義以子攻父。


他受《陰符經》影響較深,他認為「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是正確的,所以用「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的精神,認為有明中葉混亂局面,非有大力者如周武王、姜子牙這樣人物加以澄清不可。在那人魔不分時代,所謂魔即是醜惡的代稱,作者頗以安天上定人間的姜子牙自許,所以用系統的宗教語言,比較隱晦地曲折地表達出他對當時政治不滿而希求改革的思想,在這一方面在當時是有非常大的成就的。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創精品,全網總曝光15億次的優質媒體集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波蘭死了兩萬多軍官的世紀迷案,卻讓希特勒背了半個世紀黑鍋
這艘載入史冊的美軍戰艦,令日本在戰爭史上蒙羞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