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主播與平台互掐豈能不顧行業利益

主播與平台互掐豈能不顧行業利益

近日,3名遊戲主播相繼接到鬥魚平台的起訴,被要求賠償共9000萬元的款項。據了解,ID分別為「蛇哥」「韋神」「sy是個萌妹」的三名主播,在與鬥魚的獨家合作協議未到期,就在虎牙、企鵝電競等平台進行直播。主播給出的解釋是由於鬥魚欠薪等原因,鬥魚方面則表示,欠薪純屬謠言,已按期分別向他們支付合同款項。專家表示,應該警惕平台之間用不正當手段互相挖角。(2月12日《北京青年報》)

無論是直播平台還是網路主播,其發展都離不開和諧穩定的行業氛圍。可如今,主播頻繁跳槽,平台相互挖角,可謂「一片混亂」。而如此「醜態」輕則傷害粉絲利益,重則影響行業穩定,對此相關企業和部門,不能坐視不理。

的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都希望通過改變環境,實現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可是,一味「朝錢看向錢走」不一定有好結果。主播搬家帶走一眾粉絲,主播短期收益固然有所增長了,可粉絲的直播體驗卻未見提高。畢竟,粉絲對一個平台的使用習慣,往往需要時間培養,在一個平台中,他們所關注的主播也不只有一個。何況粉絲對一個主播的貢獻度,無法因更換平台切換而快速轉移。主播「說走就走」對粉絲未必有些不負責任。

不可否認,平台間相互挖角也是一種競爭方式,可行業的發展需要穩定的內部氛圍。不穩定的主播流向,也導致不穩定的網路流量。平台與主播之間缺乏信任度,平台與粉絲之間缺乏粘合性,新用戶與新主播之間缺乏熟悉感,平台與主播的發展又怎麼穩定,收益又怎麼增長?今日,你肆意挖我牆腳,明日我隨意拆你後台,各自的主播都背上「惡意違約」的惡名,最終受傷的還是自己。

主播跳槽、平台挖角也就罷了,關鍵是「人走茶涼」還不忘「互黑」一番。這邊說沒發工資,那邊說違約跳槽,看上去自己都有理由,可實際上,在粉絲眼中卻是雙方都有問題。主播與平台間的角逐,往往易落入「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困局。再火熱的行業,也會因為內部的不穩定而陷入寒潮。何況,直播行業是以娛樂輸出為主的行業,名氣壞了,何談收益?

直播行業發展至今,有高潮,有低谷;有支持,有爭議;為亂象,也有創新。雖然歷經波折,可還是能發展壯大,其中不乏諸多主播和平台努力的結果。最新發布的《2017中國網路表演(直播)發展報告》顯示,行業全年營收304.5億,生態鏈逐漸成型。維持行業的穩定,涉及所有人的利益,身處行業中的一份子,多多少少都有義務維持行業的形象。

主播頻繁跳槽,平台相互挖角,亂象不該持續下去。對此,知名的主播和平台該攜起手來,建立行業內部公約,對主播轉移平台,平台接收新人,進行相應的規範;對惡意違約、肆意跳槽的主播給予封殺;對不顧行業利益隨處挖人的平台,公開警告和批評。

正所謂,「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直播行業在歷經洗牌後,已慢慢走向平穩發展的道路,並逐漸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大潮當中。此時,若不加強內部自律,直播亂象依舊難以遏制。

(嚴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組圖:康康獨自一人探班胡軍 父子同框荷爾蒙爆棚顏值高
特斯拉自動駕駛毀車傷人不斷 Model 3曝首起重大事故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