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彝族銀器飾品文化中的生活哲學研究

彝族銀器飾品文化中的生活哲學研究

彝族銀器飾品文化中的生活哲學研究

楊 蓓

作者簡介:楊蓓,女,陝西西安人,博士,四川師範大學講師,研究方向:服飾設計、服飾文化。

本文原載於《貴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11期

摘要:銀製品在彝族民眾生活中的盛行意味著其更接近彝族民眾的思想理念,對於其中的思想意識發掘可以發現彝族民眾的生活哲學。通過對彝族銀器飾品文化的研究發現,彝族民眾追求實用的生活價值觀,擁有樂觀、堅持與崇尚自然的生活品格以及追求和諧的生活理念。

關鍵詞:彝族;銀器;哲學

彝族銀器在民族社會生活中無處不在,從祭祀法器到服飾裝點、生活用品等,彝族人的一生都和銀有關係。有人曾經說,彝族對銀器的鐘愛,是從祖先那裡傳承而來,流淌在血液中。窺一斑而知全豹,銀器在彝族社會中的重要地位意味著銀器文化現象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視為彝族思想文化的窗口,通過彝族銀器文化可以探知彝族民眾的生活哲學,了解彝族民眾潛在的不為人知的意識觀念,這對於彝族民眾的思想源流及發展有重要意義。

一、追求實用的生活價值觀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念,但是這種價值觀念往往並不直接顯露於生活,而是通過各種生活表象展現出來。尚銀是彝族的一貫傳統,在彝族社會生活中,銀器飾品廣泛應用於生活的各個方面,彝族銀器在彝族社會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其帶有更多的彝族民眾生活烙印。雖然從表面上來看,銀器飾品只是彝族民眾的一種生活用品或裝飾用品,實質上這其中隱含著彝族民眾內在的價值觀念,彝族民眾用銀器飾品這種方式表達了自己生活意識和觀念,雖然這種意識觀念可能並未被在民族民眾所察覺,但是在銀器服飾中有意無意的表現已經用事實說明了這一點,這種價值觀念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實用價值觀念。對於這一點,可以從以下方面來理解:

追求銀飾保值。長期以來,銀都是社會流通的貨幣,直到今天,在諸多金屬中,銀仍然和金相提並論,雖然相對於金在市場中的硬通性有所不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銀子具有很好的保值功能,特別是相較於紙幣的通脹,銀子的保值功能更加明顯。而且從使用和保存上來說,銀子耐用,且容易保存,即便是某種銀製品損壞,其價值並未損失,還可以重新製作為其他銀製品。銀子的保值功能使得一直以來彝族民眾都樂意使用各種銀器銀飾,相關銀器飾品既可以應用,又可以保值,對於這一點,彝族民眾顯然有一定考慮。如果銀飾並不能保值,可以想見,對於尚不富裕的彝族民眾來說,把家中所有的財產都放置於銀器飾品上顯然是不可能的。

彰顯財富和地位。炫富是個體的一種意識心理,對於生活在社會中的民眾來說,向周圍人炫耀自己的財富和地位不僅可以滿足其虛榮心理,同時也可以使周圍人對自己有較高的評價和肯定,因此大多數人都願意炫富,就像動物向同類炫耀自己的皮毛。在彝族社會生活中,大量的銀器銀飾表明了一個家庭的財富狀況,因此很多人願意製作各種銀器飾品來向別人彰顯自己的財富和地位。這就使得銀器飾品在滿足彝族民眾的一些基本生活需求時,還能滿足對其自身帶來好評,為了得到這種好評,自然有更多的彝族民眾願意置辦各種銀器銀飾。

用以適應山區環境。生活在山區的少數民族大多佩戴銀飾,由於山中有各種蟲屍、毒草腐爛形成的瘴氣或濕毒,民族民眾生活在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將毒素吸服在身體內,影響身體健康,而佩戴銀飾則有利於毒素的排除。另外有的山區長著各種毒花野草,或者是水中有毒素,而這些有毒物質往往肉眼不能辨識,可以通過銀飾來檢驗各種物品的毒性。加上經過科學驗證,銀對關節炎、腳氣等疾病有很好的療效,等等。各種對山區環境的適應特性使得山區民眾對銀青睞有加。彝族民眾大多生活在山區之中,對自然生活有較高的依賴性,銀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實用效果,使得彝族民眾往往比較對銀器自然格外鍾愛。

滿足生活需要。銀之所以在彝族生活中有廣泛應用,還由於銀能夠滿足他們的多種生活需要,如各種各樣佩戴的銀飾有妝扮作用,而銀酒杯、銀酒壺可以喝酒,銀扣子可以用在衣服上,銀制的馬鞍可以使用,還有銀筷子、銀耳環、銀碗等,都在彝族生活中有現實用處,彝族民眾置辦各種各樣的銀器或銀飾並不是存放起來不用,還把其廣泛應用於生活中,一些銀製品已經成為彝族生活的必需品,如彝族酒壺、酒杯、燭台,以及彝族姑娘出嫁用的銀飾等。

基於生存體驗。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少數民族民眾作為弱勢群體,往往被迫遷徙流離。在彝族歷史發展中,同樣也經歷顛沛流離的遷徙歷程,如西南彝族本身就是由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向西南地區遷移的一支。在此之後,彝族的遷徙仍在繼續,彝族的總體遷徙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以雲南楚雄為中心,向西南地區遷徙擴散,並形成了古蜀國;第二是以雲南昭通為中心,再次向西南地區遷徙擴散,這些歷史在彝族畢摩經書中都有記載。在多次遷徙流離中,彝族民眾對於遷徙時的物品攜帶有了更多認知,銀製品相對於其他物品更便於攜帶,適應於遷徙攜帶需要的特點自然也是促成銀製品受彝族先民喜愛的重要原因。

綜合以上可知,銀可以滿足彝族民眾的多種生活需要,彝族民眾正是綜合了以上各種實用功能,才允許銀器銀飾在彝族社會中流行發展。這種基於現實需要而進行的價值權衡,實際上反映了彝族民眾的實用價值理念,可以假設,銀器若不能在現實生活中有多種功能,按照彝族民眾的實用價值觀念,銀器飲食在彝族社會的流行發展恐怕也難以代代傳襲下來。

二、樂觀、堅持與崇尚自然的生活品格

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貴州、雲南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由於彝族分布地區大多位於偏遠山區,交通不便,物質條件匱乏,因此大多數彝族地區都相對較為貧困,是國家重點扶持的民族地區。雖然近年來彝族民眾生活有所改善,經濟收入增加,但是相對於其他經濟發達地區,彝族經濟發展仍然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線。雖然彝族民族經濟條件不夠寬裕,但是自古以來,無論家庭狀況如何,彝族民眾都會置辦銀製品,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傾其所有,因此人們往往通過一個家庭中姑娘的銀飾品以及其他銀製品使用來推斷一個家庭的經濟狀況。從表面上來看,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缺乏保障的前提下,彝族民眾在銀製品方面的行為有些不夠理性,但是從另一方面理解,也可以視為是彝族民眾在物質生活匱乏環境下的豁達與樂觀。

這一點也可以從彝族民眾把銀製品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而不是珍藏起來可以看出。根據彝族銀器銀飾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介紹,彝族民眾所購置的銀筷子、飲酒壺、銀酒杯等有日常生活功能的銀製品大多就直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在現代工業環境條件下,彝族民眾有條件選擇更為廉價的工業製造生活用品時,仍然選擇使用銀製品,即便是其中有虛榮心理作用,但是在隨著時代發展,這種帶有炫耀性的意識已經演化成為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

每個民眾都有不同的歷史根源、生活環境及文化根系,民族身份使得少數民族民眾和其他民眾分隔開來,成為一個個獨立不同的群體,在社會發展中,弱小民族很容易為其他民族所同化,為了保持自身在民族身份方面的獨一無二,多數民族堅持自身特有的民族特色,如民族語言、民族生活方式、民族服飾、民族信仰、民族裝飾等。其中裝飾品和生活用品在民眾生活中廣泛應用,因此民族民眾往往會通過這些方面特色的保留來彰顯自身的與眾不同,彝族也是如此。在眾多金屬和其他材質選擇中,彝族民眾唯獨鍾愛銀製品,這一點有經濟方面的考慮,如金貴重難得,一般家庭經濟負擔不起,相對而言,銀製品有價值,但是又相對屬於較為平價的消費,也有效果方面的追求,銀製品相對於銅製品顏色更加明亮,比較顯眼,有一定的妝扮效果,但是,彝族民眾能夠在眾多材質中唯獨選擇銀製品,並能夠代代傳承,使其成為民族的一個符號或招牌,實際也是彝族民眾對堅持民族獨立自我的宣示。

這種效應已經在現實中得到驗證,在提到銀製品時,大眾自然會把其和彝族關聯起來。雖然近年來,彝族社會發生了極大變化,但是銀器並沒有在彝族民眾生活中消失,銀製品仍然是彝族女性最為重要的嫁妝,隨著生活條件改善,彝族民眾在銀製品方面的購置興趣有增無減,這一點從銀製品製造者至今仍然忙碌的生產活動,以及家族傳承的順利延續便可看出。

彝族民眾生活地區大多物質資源匱乏,生存條件相對艱苦,交通不便,有的地方仍然是靠攀爬才能通行,或者是缺水等,生存條件的惡劣使得彝族民眾自古以來對自然有高度的依賴。人和自然的相依共生,使得當地民眾對自然有別樣的情感,這一點在銀器銀飾上也得到了體現,在彝

族銀器銀製品中,有各種各樣的圖案,從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到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如雞冠紋、孔雀紋、日月紋等,蕨草紋便是為了感激祖先食蕨菜救飢之恩。彝族民眾把周圍環境的動植物和山川河流在銀製品中的再現,一方面是由於當地民眾與周圍環境的隔絕,使得其對自然事物有更多了解,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彝族民眾自身對自然環境的崇尚之意。人對自然環境的高度依賴,更容易使其對自然產生感恩之意,雖然彝族大部分地區生活條件艱苦,但是也正是依靠自然環境中的各種動植物資源才使得當地民眾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來源,而自然條件艱苦的同時,自然環境也向當地民眾展示了自己迷人的一面,自然環境的四季輪迴、山川河谷的層巒疊嶂等,種種因素使得彝族民眾對自然有了崇尚之意,這種崇尚之意不僅表現在靈物的崇拜,也在銀器等銀製品中表現出來。

三、和諧的生活理念

銀貫穿了彝族民眾的一生,從出生時的銀鎖到終老時嘴中含著的銀塊,銀已經和彝族民眾的生命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彝族民眾對銀的廣泛應用從表面上看來是當地民眾對銀的喜愛,實際上也展現了一種和諧生活理念,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認知:

銀製品就地取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千百年來,人類就是按照這樣的生活模式來繁衍生息,這其中蘊含著人類與自然和諧相存的生活理念。彝族民眾對銀製品的推崇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當地較為便利的銀資源,如雲南永順彝族地區在清朝時期就是有名的銀礦開發地,資源方面的得天獨厚使得彝族民眾有了使用銀器銀飾的絕好便利,也正是在這種資源優勢支撐下,彝族民眾才有了製作各種銀器銀飾的豐富原料。

銀器的信仰功能運用。宗教在彝族生活中有重要地位,彝族的宗教發展還處於原始宗教高級階段,有祖先崇拜、靈魂崇拜和迷信鬼怪等。畢摩和蘇里是宗教儀式的主持者,在佔比、祭祀和巫術等宗教活動中,宗教主持者往往使用銀制的法器,如搖鈴、銀杖等。法器是宗教活動的重要道具,彝族法器的銀制選擇,實際上也是彝族民眾把自身的宗教信仰和尚銀的愛好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體現了一種和諧思想。

生命和銀飾的結合。銀器銀飾伴隨著彝族民眾的一生,新生兒剛一出生,就帶上了鑲有銀飾的帽子,長輩們還會送來銀制的長命鎖、耳環、手鐲等。在其成長過程中,銀飾也一直伴隨在其作用,不僅日常生活會應用到各種銀製品,如姑娘用的銀飾,男性用的銀紐扣等,而在女性出嫁時,往往會把各種銀制首飾作為陪嫁品,姑娘出嫁用的「扯扯火」 (胸飾) 和「窩噶」 (背飾)等銀制佩飾是彝族銀飾品中最為貴重的佩飾,胸飾重達五六斤。彝族在老人離世以後,家人往往會在其口中放上銀塊,彝族民眾的一生也可以看作是與銀相伴的一生,銀器銀飾和彝族民眾的生命毫無間隙地交織在了一起。

精神和物質的和諧。彝族民眾通過銀製品使用來裝飾和炫富,同時還通過銀製品進行祈福、辟邪,尋求心靈上的安慰,在彝族生活中,銀製品既是實用品,又是精神方面的寄託,銀製品承載了彝族民眾在精神和物質方面的雙重希冀。

銀飾和人的一體化。彝族民眾自古喜愛銀製品,在長期應用銀器銀飾的過程中,銀飾和彝族民眾的衣著打扮越來越契合,銀飾製品細膩的線條、巧妙的構思、傳神的造型、天然的情趣,充分展現了服飾、銀飾與人三位一體的完美組合。

銀製品形態的和諧。彝族銀器銀飾形態本身也有追求和諧之意,從結構上來說,各種各樣的銀器銀飾都在整體上呈現一種和諧之美,以女性陪嫁的胸飾為例,講究左右對稱;從性別對應上來說,在眾多服裝佩飾中,女性佩飾追求繁複之美,而男性的佩飾則追求簡潔之美;從顏色上,注重與紅色搭配,紅白輝映,頗有艷美富麗之感;從造型上來說,五嘴銀酒壺,用鳥嘴來喝酒,獨具匠心之下實際是一種和諧意識。

主編/巫達

本期編輯/趙一

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彝學 的精彩文章:

貴州水西地方彝族鈔本文獻探析

TAG:彝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