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道無涯17:中醫與道家

醫道無涯17:中醫與道家

此命題太大,只依所知的,略作概說:

1·道家不同於後世的道教,前者是起於遠古,興於戰國,以黃老哲學為核心思想,追求中級,體悟萬事萬物衍化規律,調和、平衡人與自然的各種複雜關係,用以修心養性,返璞歸真,並以此思想指導為人處世、治身、治家、治國的先秦學派;後者是起於東漢末年,由張道陵天師所創,基於道家思想,融合神仙方術、醫卜星占、風水堪輿、氣功導引等眾多雜術,併兼有多神崇拜的本土宗教。

道家源自巫,後與巫決裂,衍化成獨立的學說。決裂的原因是道家在面對萬物和各種自然現象時,不再像巫那樣,只用直覺和臆測,而是在此基礎上,用理性去觸摸、測度、模擬、認知世界,並對各種自然規律加以歸納和應用。

2·傳承。道家思想脫胎原始母性崇拜,起源於三皇。傳說:伏羲畫八卦,演繹陰陽盛衰,吉凶變化之理;神農嘗百草,奠定農學和藥學的基礎;黃帝平定天下後,崆峒問道廣成子,後在黃山丹霞峰煉丹,終得功行圓滿,御龍飛升;周人老子集前人之大成,寫就道德五千言,使道家思想不再是零散的碎片,具備系統雛形;後世的醫家聖點《黃帝內經》,雖非黃帝本人所作,其思想框架卻是源於黃帝,與上古道家心火相承。

3·思想特點。道家中人,不信鬼神,不求外物,只尊大道(創生萬物的本體,主宰、推動現象世界生滅變化的力量,或說自然規律)。以心為鏡,以身為鼎,以天地為師,以自然為師,無為,不爭,以心合道,超然物外,講求順心意、作真人,斬斷一切紅塵俗世對本性的扭曲牽絆,放言「我命由我不由天」,至大逍遙,大自在,長生久視之。

4·醫、道同源。對世俗中人來說,道家所求太大,遙不可及,我們只求無病無災,健康幸福地活到天壽就好。於是就有了醫,道家用來探索生命奧秘,我們用來祛病延年。

古中醫與道家同起於巫,或者說道為樹榦,醫為樹枝。醫家和諧、平衡、內求、天人合一、無為而治、道法自然的核心思想,都源於道家。

中醫分兩大領域,上醫治人,以養生為主,下醫治病,以醫術為主。先民認為,高明的大夫,不是說手段多神奇,而是善於疏導、調和、平衡身心內外環境的和諧關係,防患於未然,讓人們根本沒有機會釀成大病。繼而習健身之法,使人形與神俱,過百歲筋骨不衰,盡終其天年。

當然,這只是理想,不可能實現,人在健康的時候,從不會想到愛惜身體,多是任性揮霍,總認為健康是本應該的事。我們對身體的忽略,就像日常生活中,從不會意識到空氣的重要那般想當然。

一旦病來,修復過程可沒那麼簡單,之所以能好病,一方面是幸遇良醫,主要還是身體存有修復的資本。醫不是神,自己尚不能把握生老病死,怎能確保別人無虞。健康,從來都是自己的事,知醫、懂醫,未必需要很精深,起碼應該明了大方向,有甄別庸醫的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電白其實很適合窮游!這些地方景美、好玩,卻很低調!
邂逅義大利之時尚之都「米蘭」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