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卡爾文森號到位補上「致命破綻」?美軍「熬過」航母空白期

卡爾文森號到位補上「致命破綻」?美軍「熬過」航母空白期

美國海軍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卡爾·文森」號(CVN-70)核動力航母2月10日已抵達南海以東西太平洋海域,隨行的還有「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韋恩·W·梅耶」號(DDG-108)和「米歇爾·墨菲」號(DDG-112)。跟隨文字消息一起發布的圖片及配文進一步透露, 「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當時正在進行艦載機起降、航行補給等科目訓練。美軍表示該航母群將進入南海,開展所謂「例行性部署」。目前,美海軍網站關於「卡爾·文森」號航母的最新動態暫時只更新到2月10日。美國媒體此前曾分析,「卡爾·文森」號航母可能在春節前進入南海海域,不過目前來看,其似乎尚在南海「門外」徘徊。

2月10日,「卡爾·文森」號航母在西太平洋海域進行艦載機起降訓練。

其實在「卡爾·文森」號航母抵達西太平洋海域之前,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剛剛經歷了一個「航母空白期」。從今年1月中旬到本月上旬的大約4周時間裡,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沒有一艘正在海上巡航,實施戰備部署的航空母艦。

具體情況如下:第七艦隊旗艦「羅納德·里根」號航母從去年12月4日返回橫須賀後,就開始接受例行維修保養。按照慣例,「羅納德·里根」號在今年4月之前都將處於在港維修狀態;第三艦隊的「卡爾·文森」號航母1月5日從美國西海岸出發,1月31日抵達夏威夷,在休整3天後,2月3日開始向西太平洋海域航渡。

直到2月10日發布「卡爾·文森」號航母在西太訓練的即時照片之前,整個美國海軍離該區域最近的1艘航母應該是位於波斯灣的「羅斯福」號核動力航母。

三個航母群齊聚的「盛況」,美國海軍現在一年可能只能「玩」一次。

美國媒體曾經憂心忡忡地稱美國海軍露出「致命破綻」,因為同樣的「航母空白期」在2017年1月已經出現了一次。而且那次的波及面更廣,直接是全球範圍內一時間沒有了1艘美軍的航母。

今年的這次西太平洋「航母空白期」令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指揮官們很難保持輕鬆。畢竟西太平洋一直是美國「兩洋戰略」棋局裡重點中的重點區域。從東北亞一直向南,直到南海地區,太多美國想「插手」,而且形勢又異常敏感複雜的熱點地區。缺少了最為倚重的王牌軍事力量——核動力航母打擊群,美國海軍給人的感覺有那麼一點像「沒牙的老虎」。

所以,當「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剛剛抵達西太平洋海域,美軍立刻讓其直驅菲律賓海進行適應性訓練。從地圖上可以看到,菲律賓海屬於西太平洋海域邊緣,又緊鄰南海,所以「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選擇先在這裡搞所謂「事前」準備訓練,是很費了一番苦心的。

1架MH-60S直升機正在為「卡爾·文森」號航母(CVN-70)吊運補給。

美國海軍似乎並不想掩飾「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目前的行蹤。在習慣了接受制空、制海能力較強的艦載戰鬥機聯隊的空中掩護之後,一度出現的「航母空白期」令美軍其他水面主力戰艦很有點沒「安全感」。在「卡爾·文森」號航母抵達之前,美海軍在南海部署的較大艦載機平台只是,「好人理查德」號兩棲攻擊艦和「聖迭戈」號兩棲船塢運輸艦。而且這兩艘軍艦搭載的只是艦載直升機,可以搭載海軍陸戰隊F-35B隱身戰機的「黃蜂」號兩棲攻擊艦,也才抵達在日本的基地不久,還處於適應階段。

美國海軍為航母不夠用比較「苦惱」,卻也無法讓美國政府反思一下,以日益捉襟見肘的兵力去強撐維持所謂「全球存在」,以域外國家的身份橫插一杠擾亂南海局勢,到底為什麼要持續下去?

相對而言,中國空軍在南海進行戰鬥巡航則合法合理合情得多。2月9日蘇-35多用途戰機在列裝我軍後,首次赴南海參加聯合戰鬥巡航任務。 蘇-35不但具備制空作戰能力,同時還具備對地面、對海上目標精確打擊能力。它有助於增強空軍遠程遠海作戰能力,更有助於空軍在南海維護我國的主權和安全利益。

中國空軍蘇-35戰機。

中國空軍蘇-35戰機作為南海方向部署的最先進戰機,在過年期間反而會更加提高警惕,提高戰備值班和戰鬥巡航南海等級,捍衛我國在南海的主權和權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戰刀 的精彩文章:

美日搞「鐵拳」軍演?中國海軍早有「海上鐵拳」驅逐艦隊
官曝052D驅逐艦曾因故障中斷任務,如今正進行春節戰備巡航

TAG:百戰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