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鄉味兒平堡年系列之:紅通通的春聯紅通通的年

鄉味兒平堡年系列之:紅通通的春聯紅通通的年

題記:等到除夕下午,所有的對聯、門神、五福、黃錢以及橫披、福字、窗花都貼好了,又把院子徹底再打掃一遍,庄前屋後,也乾乾淨淨,亮亮堂堂,堂屋和財門上掛好了紅通通的新燈籠,傍晚時分,燈一亮,燈籠上」吉(雞)慶有餘(魚)」、「戶納千祥」的圖案分外惹眼,各個門上的紅通通的對聯,映射出一個個紅通通的年。

正文:

再有兩三天就過年了,故鄉家家戶戶的門上又該除舊布新、貼新的春聯了。貼春聯與掛紅燈籠、放鞭炮、給家神及先人敬香等都是年俗的重要內容。回想小時候關於過年的記憶,貼春聯——我們叫「貼對子」,是印象很深的一部分。

那時我家兄弟眾多,一院的房子門也多。我在兄弟們中年齡小,哥哥們多去幫父母干其它的重活,比如壓長面、做豆腐、蒸年饃、炒臊子,等等。貼對子不需要耗費太多體力,自然就落在了我這個學生娃娃頭上。

貼是最後一關,一般在除夕當天上午進行。一大早,母親早早地用小鐵鍋打好了「醬子」備用。我的任務是,要先把所有門上的去年貼的對聯刮乾淨,再把早就準備好的新春聯逐一刷上「醬子」貼到各個門上。這個「醬子」是農家自製的「膠水」,一般用面做成,清而稀,有粘性。之前還要做的準備工作包括裁(紅紙)、找(對聯內容)、寫(對子)。這些工作一般都是臘月廿三吃了臘八粥之後就早早地準備好,到年三十的上午一貼就算大功告成了。

說是貼「對子」,其實除了「對子」,還有門神、五福和黃錢、窗花等都要一起貼,營造出節日喜慶祥和的氛圍。

貼「對子」說簡單也不簡單,需把握好三點:一是房門不能貼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是堂屋門上的,「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財」是財門(大門)上的,「倉廂廣積千年粟,廚灶常供百口鮮」是廚房門上的,「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是廚房裡的灶神的,「辭舊歲六畜興旺,迎新年五穀豐登」是豬圈門上的,如果貼錯了門是要鬧笑話的。二是上下聯的位置不能貼反了。對聯講究仄起平收,漢字拼音的陰、陽、上、去四聲分屬平、仄二聲,上、去聲的字屬仄聲,陰、陽聲的字屬平聲。人面對著門,上聯要貼到右側,下聯要貼到左側,這是規矩。現在有些人把上聯貼到左側,那是壞了規矩。相應地,橫披書寫的順序也是從右至左,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三是要貼周正、貼平整,不歪不斜不起皺。我父親那時對這個要求很嚴,如果貼不周正或起皺了,定要求重貼,哪怕揭壞了,得重新寫、重新貼。知道父親的要求很嚴,所以一點兒也不敢馬虎。我會提前在對聯的背面最下角用鉛筆註明「財門(上)」、「廚房(下)」之類的字樣,以防貼錯了門或貼錯了上下聯的位置。

門神一般是「請」來的批量印刷好的「秦瓊、敬德」像,唐朝的兩員大將。或站立,或騎馬,但都手持兵器,秦瓊的是雙鐧,尉遲恭(敬德)的是板斧。要注意的是人的臉必須兩兩相對,馬的頭要朝里,不能貼反了。有此二員虎將護佑家宅,一切牛鬼蛇神誰敢來犯呢?「五福」是五種顏色的紙,上面都有一個剪紙的「福」字。「黃錢」是父親用一個鐵制的「宰子」(一種鐵模子)在一摞摞黃紙上用鐵鎚「宰」出來的,是寬約二三指、長約一匝的下面是倒「V」字形的黃紙。一般是「五福」與「黃錢」插花了貼。

等到除夕下午,所有的對聯、門神、五福、黃錢以及橫披、福字、窗花都貼好了,又把院子徹底再打掃一遍,庄前屋後,也乾乾淨淨,亮亮堂堂,堂屋和財門上掛好了紅通通的新燈籠,傍晚時分,燈一亮,燈籠上」吉(雞)慶有餘(魚)」、「戶納千祥」的圖案分外惹眼,各個門上的紅通通的對聯,映射出一個個紅通通的年。過年的喜慶氣氛一下子就濃起來!現在想來,貼春聯的意義,不僅在於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更在於表達對來年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盼。

父親和母親先後離世以後,我已多年不再回到老宅貼春聯,這些都成了還堅守老根據地的弟弟的活兒,也再無除夕與父母團聚過年的經歷,貼春聯之事都成了美好的回憶。城裡過年簡單,貼對聯沒有那麼複雜。只需在財門上貼一幅春聯就行了,也不興貼門神、五福那些。單從貼春聯來說,就少了許多過年的儀式感。這也是總感覺年味淡了的原因之一吧。但是回想起來,貼春聯這件事也對我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就是哪怕是一件很小的小事,都需要認認真真地對待,才能做好。這也促使我養成了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從而獲益良多。

特約作者簡介

申明:本文文字、圖片及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鄉味兒·平堡平台立場。系作者授權鄉味兒·平堡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鄉味兒平堡 的精彩文章:

鄉味兒平堡年系列之:送灶爺
白靖宇/「給你和他開個結婚證吧」——和兒子淺讀蘇東坡之後

TAG:鄉味兒平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