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抱緊大腿未必就能上岸 風口之上的「新零售們」在焦慮什麼?

抱緊大腿未必就能上岸 風口之上的「新零售們」在焦慮什麼?

在互聯網風口幾乎是按天數計算壽命的今天,新零售已經在風口上吹了整整一年多。最近一個多月,騰訊更是「撒幣」上百億,聯姻萬達、家樂福、步步高、海瀾之家等實體零售巨頭,讓行業平添八到十二級風力。

如果說2017年騰訊對新零售的布局,更多是出於對阿里商業帝國的防衛,那麼2018年以來騰訊所表現出來的過度「饑渴」,難免讓人猜測其背後多少夾雜著些許焦慮。

另一邊,已經在新零售業態深耕一年多的阿里,卻在騰訊的神速布局下,居然只換來個平分秋色,內心應該也不會太順暢。畢竟面對騰訊這樣的勁敵,是不能像對待「實體零售們」那樣,喊幾句不做電商就完蛋了,不做新零售就完蛋了,就能從心理上起到震懾對手的作用。

當然這些被大佬看上的「實體零售們」也不見得就真的上岸了。放下驕傲選擇站隊的背後,何嘗不是對自身未來的底氣不足?至於捆綁互聯網巨頭之後是否就一定能有助於實體業態的發展也是尚未可知。對於那些沒被大佬看上的企業,又還能在這行業的狹縫中走多遠?這一系列的困惑給風口之上的「新零售們」帶來不少焦灼。

一、零售大軍在焦慮什麼?

1.「關店潮」陰影猶在

與線上電商的輕盈相比,線下實體店的商業模式顯得「沉重」,尤其是在入場成本不斷提升、毛利率空間下降、客流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傳統零售都無不在傾述著一個淺顯的道理:錢難賺了。關店止損,進而尋求線上渠道的拓展,成為實體零售消極「減負」的無奈之舉。於是,零售行業在2015年爆發了令人至今心有餘悸的「關店潮」。

據聯商網統計,截至2015年12月31日,聯華超市關店612家,家樂福關閉門店18家,人人樂關店11家,永輝超市關店8家,麥德龍關店2家,永旺、沃爾瑪、丹尼斯、歐尚超市關閉門店1家等等。受2015年「關店潮」影響,行業在2016年開始全面轉型「實體店+」,然而行業士氣大挫、盈利能力下降、業態坪效縮減等一系列問題仍得不到解決。

2.盈利能力大不如前

業態不景氣引發了行業盈利能力的集體性下降,以盈利能力較為強悍的快時尚為例。據H&M集團最新的2017年年報,截至2017年11月30日,全財年盈利20.5億美元,較同期下跌13%。

海瀾之家2016年同比的凈利潤增長率為5.7%,銷售額增長率為7.4%,到了2017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額增長率僅為3.4%,凈利潤增長率僅為4.07%。

行業銷售額增速放緩、盈利能力大不如前,成為不爭的事實。其實說到底,就是生意難做了。線上電商的虎視眈眈,線下裹挾營銷引發的惡性競爭,讓實體零售可謂是雙面受敵。

3.技術短板日趨明顯

技術無疑是實體零售的軟肋。新零售本質是一場關於效率的競爭,通過技術達成精細化、高效化運營的目標,讓人、財、物實現最優化配置。然而對於許多傳統零售,互聯網基因正是他們最為匱乏的元素。

在經歷線上電商的衝擊後,我們看到很多傳統零售紛紛搭建線上電商渠道。目前,全國百強零售企業中自建電商平台的比例已經超過50%,然而傳統零售在線上的份額依然堪憂。根據獵豹全球智庫的統計,目前零售O2O App在電商分類下的份額僅為5%。

而對於只能依靠第三方平台的傳統零售來說,技術短板所引發弊端更為突出。當線下流量導到線上,卻沒能趁機將用戶積澱下來,在用戶畫像、復購觸發等方面做不到有效的跟進,導致用戶資源拱手讓人,為他人妄做嫁衣。

二、站隊背後:榮光與代價同在

阿里式的強勢吞噬

三江購物獲阿里入股後,13個交易日取得12個漲停,新華都獲入股後也連續7日漲停。股價提振的背後是阿里對企業股份的強勢吞噬。三江購物、新華都分別割讓32%、10%的股份歸阿里囊中。

2017年11月20日,阿里224億港元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拿下歐尚和大潤發。一句「黃明端贏得了所有對手,卻輸給時代」,道出多少行業人的心聲。讓「實體零售們」放下驕傲、野心,選擇站隊的,何嘗不是他們對這個日新月異時代的妥協。比起被時代巨浪淹沒,也許只有選擇上船才能走得更遠。

騰訊系的溫柔陷阱

與家樂福的戰略合作中,騰訊做出承諾將提升家樂福的線上曝光率、提高業務的流量,同時家樂福可以利用永輝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及優勢的生鮮運營體系,並且家樂福可以利用騰訊的數字化技術與創新能力,開發全新的智慧零售項目,這意味著,騰訊直接將家樂福送進新零售的快車道。

相比阿里的霸道,雖說騰訊的風格溫和了許多,但是其背後的代價一樣不簡單。當企業的大數據、流量、渠道都被騰訊捆綁著,無異於被扼住喉嚨。這意味著做好的蛋糕要怎麼分,騰訊擁有話絕對的話語權。

不站隊,還有下半場?

如果說被大佬選中是一種幸運,那麼沒有被大佬選中企業,他們又該何去何從?我們看到站隊之後的零售巨頭,在資金流、技術、流量等方面,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幫助,行業內強者恆強的格局將進一步加固。這意味著,其他沒有站隊生存空間將受到繼續擠壓,企業發展將面臨更加嚴峻的競爭局面。

同時,在本輪新零售浪潮互聯網巨頭引領行業已成大勢,線下零售更多是扮演追隨者的角色,創業企業僅在一些小業態領域有發揮空間。

三.AT寡頭又在焦慮什麼?

在很多人潛意識裡,阿里每次的布局都接近敲鑼打鼓,做了那麼多牛逼哄哄事情的阿里,按道理它是互聯網的王者才是。然而事實,在投資上悶聲發大財的騰訊,2017年的市值已領先阿里一個京東的身位。

以2017年最後一個工作日收盤價來計算,騰訊(代碼:700)以31,955億元位居榜首,阿里(代碼:BABA)以28,491.55億元位居第二,騰訊和阿里之間相差接近 1 個京東的身位(市值差距 3,463.45 億元)。有阿里的這樣的勁敵,騰訊的第一可謂得來不易。當然對於「老二」這樣位置,阿里內心想必可不會太喜歡。兩大寡頭的戰火延綿到新零售只會越燃越旺。

阿里或面臨被反超的威脅

面對騰訊這樣的勁敵,新零售可能將會成為阿里能否在2018年能掰回一局的重要籌碼。在阿里最新公布的零售立了功,在最新公布的2018財年第三季度(2017年9月1日-12月31日)財務報告中,受新零售和雙11驅動,阿里巴巴核心電商業務收入達人民幣732.44億元(112.57億美元),同比增長57%。

這份成績是阿里過去一年多里,在新零售領域起早貪黑、深耕布局的成果。本來是可喜可賀,可轉眼間,還在洽談的步步高轉站騰訊營地,家樂福、海瀾之家也先後完成站隊。騰訊竟然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和深耕一年多的阿里平分秋色。

目前,市場佔有率前十的企業中,除了華潤萬家、物美集團、SPAR集團三家保持中立外,沃爾瑪、家樂福、永輝、武商聯、步步高等5家企業均已站隊騰訊,阿里只爭得高鑫、百聯兩席企業。騰訊這招以迅雷之勢彎道超車,著實令阿里有些措手不防。

騰訊的王者出擊

相比阿里的深耕,騰訊選擇在自己擅長的投資和技術兩個領域進行發力。以去中心化的策略切入新零售,選擇更有效率的企業進行合作,而非直接參与競爭,給予相關企業所需要的資源,以連接起所有場景。

當然這種僅提供技術支持的「智慧零售」從某些方面也導致了企業雙方各干發的尷尬。在京東手下過了2年後媽生活的永輝,除了提供普通的展示位、流量導入等,並沒有得到其他實質性的幫助,這也讓騰訊在新零售的布局效果沒有達到的預期。

一邊是手下不給力,一邊是阿里的猛烈搶地,如果新零售上的布局失利,騰訊在商超支付入口、數據入口、流量入口等都將受到日漸壯大的阿里新零售業務的影響。對於做慣了霸主的騰訊,任何可能潛在的威脅都是難以忍受的。更重要的是,強者擁有更強大的能力去捍衛自己的帝國。

寫在最後:

如果說人的焦慮是因為被才華選中,那麼企業的焦慮無疑是被風口選中。風口之上,無論是稱霸一方的互聯網寡頭,還是慌張站隊的商超,或是躊躇待嫁的企業,亦或是夾縫中狂奔的創業公司,都是各有各的焦慮,各有各的苦衷。

2018年,註定是新零售各方勢力激烈角逐的一年,預計將會有更多的互聯網巨頭,湧進新零售圈地布局,以AT為首的新零售爭奪戰也將越燃越旺。

作者:小毛同學,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貓眼擬募資10億在香港IPO?林寧回應「沒聽說」
金山雲宣布再獲得2億美元D系列融資,47天融資7.2億美元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