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原會戰,近60萬解放軍,為何打了6個月才拿下?

太原會戰,近60萬解放軍,為何打了6個月才拿下?

自從解放戰爭打響以後,一直都是勢如破竹解放各大城市,然而情況到了太原之後,情況急轉,據資料,太原一役,是解放軍打的最激烈,付出代價也是最大的一場戰役。解放軍動員兵員64萬餘人,歷時6個月才拿下。

歷時六個月的浴血奮戰,解放軍傷亡4.5萬餘人,國民黨方面則是傷亡10萬餘人,數據資料來源某科。在很多人眼裡,國民黨部分高級將領都是酒囊飯袋,其實不然,比如今天說的指揮太原會戰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便有將帥之才,只是跟錯了人。

閻錫山生於1883年,是晚清舉人,在那個大時代背景下,一心想著出人頭地的他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畢業之後參加了太原的辛亥起義,一舉成名,從此之後紮根山西,再也沒有挪過腳。

閻錫山統治山西長達38年,這38年山西在他的統治下,經濟、軍事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特別是在軍工這一塊,山西是出類拔萃的存在,閻錫山曾說,蔣介石購買100支西洋槍,這錢給我,可以生產出300支。

這句別有深意的話,仔細品味有兩個意思,第一個對自己的軍工廠有著強烈的自信,第二個對蔣介石政府的不滿,據傳,蔣介石主政國民政府期間,所有的採購,都交給宋家,宋家在分包出去,從而賺取了大量的回扣,閻錫山明顯看透了這一點。

這也是為什麼解放太原之時,解放軍損失慘重的原因,因為閻錫山手裡的裝備太好了,據資料,閻錫山部隊裝備有輕重機槍數千挺、迫擊炮近500門,山炮50門、擲彈筒402具、大口徑迫擊炮186門。

同時閻錫山部隊,也並非那些吃不飽肚子的其他部隊所比的,加上在抗日戰爭時期,閻錫山修築了大量的軍事堡壘以防止日寇入侵,解放戰爭打響後,軍事堡壘再一次加固。環環相扣的軍事堡壘,對於重型武器不多的解放軍來說,破防十分困難。

而當時解放軍人數雖然多,但在武器方面根本不是閻錫山的對手,當時指揮太原會戰的是徐向前和彭德懷,當時彭德懷就致電毛澤東,要求得到武器補給,毛澤東批示:「優先補給。」

同時要指出的是,閻錫山這個人由於在山西主政38年之久,並沒有當一個惡霸,而是把山西治理的井井有條,因此閻錫山在戰爭前夕大搞民兵組織,共計動員2萬餘人參加民眾自衛軍。

這些平時都是老百姓組織起來的部隊,閻錫山也沒有讓他們上前線送死,而是幫助傳遞情報,運輸後勤補給等等,據傳,這裡面一多半都是婦女和兒童。

基於閻錫山的一系列部署,導致我軍解放太原之時,異常的困難,太原會戰,也成了我軍解放全國,傷亡最嚴重的一場戰役。閻錫山也因此戰,在中國歷史書上寫下了厚厚的一筆。

1960年5月23日,閻錫山在台灣省逝世,時年77歲,死前他讓家屬將墓地面對著大陸的方向,以此表達自己對家鄉的思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書記載 的精彩文章:

這位租房子住的上將,保管「中央軍委印」,逝世捐全部家當

TAG:史書記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