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把日子過好——什麼是好日子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把日子過好——什麼是好日子

文丨心援網 圖片來源網路

二、什麼是好日子

心理學家做了大量的歸納,但我認為都稍顯複雜,在這裡完美用三點來解釋他。

(一)不缺錢

很多家長聽到都會心裡一涼,過好日子一共三個標準,沒想到第一個標準我就夠不著,那什麼叫有錢呢?不知道要有多少錢才能過上好日子?也不知道這輩子到底要賺多少錢才夠?我曾經聽到五個關於有錢的問題,現在也讓家長們一起來分享:「你是有錢人嗎?」,「你認為有多少錢才可以叫有錢人?」,「假如你一生都賺不到很多錢,您要把日子過好嗎?」,「你認為有多少錢就可以把日子過好?」,「您現在是有錢人嗎?」。相信看了這五個問題,大家心裡都會很衡量一下自己,現在大家都會覺得自己是有錢人。我們再回過來看一下我們周圍的人,為了錢,整天搞得昏天黑地,累的死去活來,然後沒有時間去過日子,那他們在幹嘛呢?他們在賺錢,其實賺錢是日子的一部分,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把他顛倒過來,覺得日子的全部都是賺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巴西人,他們覺得賺錢是最浪費時間的一件事,因為有個工作就會有工資,退休後會有退休金,沒有必要花太多的時間去賺錢,賺錢就是要享受生活,如果賺錢剝奪了我們享受生活的權利,那就毫無意義。所以在巴西的大街小巷,我們都可以看到老少爺們踢足球。

(二)有事情做

我們每個人都會公認有錢是好日子的條件,有事情做卻不見得會得到大家的認可。我們大量的人,想的是好日子,就是有錢沒事,正如我們聽到了有人中彩票了,中了五千萬,旁邊的人都會醋勁十足的說,我要是中了五千萬,我就什麼事都不做了。意思是,有錢,不做事,就是好日子。我們再來看一首打油詩,「位高權重責任輕,錢多事少離家近,每天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別人加班你加薪」。從這可以看出人們的願望。其實我們特彆強調的是忙裡偷閒才叫閑,假期里你就不會盼望星期天,因為每天都讓你無聊至極。只有正常工作你才會盼望過周末,你才會覺得那叫閑、樂。現在很多人都有「無事生非」的毛病。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專註於工作狀態有益於身體健康,你真為一些事操心著忙碌著的時候,你的身體狀況會很好。為什麼會有「退休綜合症」?就是因為正在高速行駛的人,突然戛然而止,會受不了。很多人還沒有意識有事情到做的重要性時,你已經被迫有事,你已經被迫過上好日子了。儘管我們一邊過著好日子,一邊嘮叨著抱怨著,隨著物質文明的發展,人們的想法也更加科學了,這兩年很流行這樣一段話,是現在人們心態的一種寫照:「想高興一陣子嗎?當官;想高興一輩子嗎?做事;想一家人高興嗎?做飯;想一群人高興嗎?做東」。人們明白了在無聊的時間裡要填充上有趣的內容,才會使我們的日子變成好日子。

(三)好日子必須有愛

首先,要愛生活,帶著感激去生活。我們常聽有人說:「他雖然給了我這個,但是沒給我那個」。我們在顛倒過來說:「他雖然沒給過我那個,但是他給過這個」。憑這兩句話,我們就可以判斷出,哪種是對生活充滿感激的人。對生活充滿感激的人,生活才會給他很好的回報。

其次要學會寬容,給大家將幾個詞,家長們可以自己悟悟,「大福大量」,「大量大福」,「福大量大」,「量大福大」。「量大」就是寬容,我們很少會看到小肚雞腸,斤斤計較的人,把一點小事都記得清楚的人,會有很好的福氣。

再次,要學會善待,善待自己,善待父母,善待愛人。善待自己是心理學家常說的話題,相信家長們也都有自己的理解。善待父母要提前,不要等到父母去世後捶胸頓足的後悔,世界上的是夫妻,所以要善待愛人。有人肯定會說我和孩子間更能溝通,但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孩子長大後遲早都會結婚,被「拐」走。真正陪你到老到死,知冷知熱的還是你的愛人,當然我們也要善待自己的孩子。其實我們跟孩子朝夕相處的日子並不多,在孩子最需要我們的日子裡善待孩子。

最後一個善待就是要善待周圍的人。如果你想別人怎麼待你,你就怎樣待別人,這很符合中國的「捨得」之道。「你想別人怎麼待你」,這是「得」。那「舍」是什麼呢?「你就這樣待別人」。雖然「舍」了不一定會「得」,但是要「得」就必須先「舍」。如果你想周圍的人善待你,就請你善待周圍的人。

不缺錢,有事做,有愛是好日子的三項指標,我們每個人都不難達到。有了好日子,就有了良好家教的基礎。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

做成功媽媽,與您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

你 可 能 錯 過 的 精 彩 內(關注公眾號《做成功媽媽》即可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做成功媽媽 的精彩文章:

TAG:做成功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