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 年春節自救指南,請各位收好!

2018 年春節自救指南,請各位收好!

恭喜發財

 繼續談情 (新曲+精選)

劉德華 

00:00/03:22

2018 春節倒數計時,我們特別準備了一場「知乎圓桌」——不僅收錄了過年必備的知識、技能與自救之術,更有來自知友對於過年的記憶與切身感受。

讓我們一起解鎖正確的過年「姿勢」,終結過年之殤,找回久違的年味兒。

自救之術

如何在春節時禮貌拒絕親戚一些不想回答的問題?

知友:古青(9000+ 贊同,收錄於知乎圓桌)

大部分答案都在教怎麼回嗆,我覺得沒必要。

一來大多數人個性沒那麼激烈,根本就做不到。二來就算自己不在意,總得顧及一點父母的面子不是?你過完年拍拍屁股走了,父母還得繼續生活在這個環境里。

以前我碰到別人問我啥時結婚,回答就倆字,快了。快了是啥時候?就這兩年吧。

放心吧,一兩年後你沒結也沒關係,他們早就忘了你曾經說過啥了。而且他們也根本不太關心你啥時結婚,無非無話找話扯幾句而已。

同理,其他的問題也是。一個月掙多少錢? 呵呵,混口飯吃。找到工作沒有?正在考慮去哪家呢。 沒帶女朋友來? 她回自己老家了……

老一輩人有他們的生長環境,沒接受過什麼隱私權的洗禮。他們也就隨口問問,沒必要對他們懷有太大的惡意,隨口忽悠過去就是了。 人生在世,山不轉水轉,結個善緣總不會錯。

當然,如果真的是評論區提到的那種不懷好意刨根究底的惡客,我還是信奉那句老話: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

他們活了大半輩子,生活習慣和文化心理不是你幾句話能教育過來的。只要我們年輕一輩的人懂得尊重別人的隱私,知道不該問的別瞎問,這種社會文化遲早會扭轉的。

在與長輩的對話中,怎樣才能表現得大方得體?

知友:周曉農(1200+ 贊同,收錄於知乎周刊)

設想一下,如果你進入一個談話的場合,大家給你以歡迎的目光,你一說話,大家就用肯定的表現,來鼓勵你說下去,這樣,你說話是不是就會變得隨意和暢快起來了呢?

可是,如果大家一味這樣鼓勵你,你是不是會逐漸放肆起來,甚至目中無人了呢?

如果這兩種情形都會出現,請把第一種情形贈給他人,請把第二種情形用於告誡自己。

日常生活中的對話,平輩間,上下輩間,乃至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其實都有一個問題,即人際關係處理,同時還有一個自身修養問題。導致忘記的原因是:只論對錯,只想宣示自己的存在。

於是,說話不注意對方的感受,也不注意傾聽人家說話。把對方弄惱了,常常會弄得對也是錯,左右不是人。結果,大傷自尊,而自己也不知該如何說才好了。

日常生活中的對話,不是大學生辯論會,專找對方的邏輯漏洞,目的在擊敗對方。日常生活中的對話,意在交流,在溝通,在建立感情,當然也包括論對錯,明是非的作用,但如果忘記對方是一個具體的需要尊重的人,尤其是一個需要尊重的長輩,那對話的前提就不存在了。

這中間人際關係的處理,就好比炒菜放鹽。如果沒鹽,再好的菜也沒味,再高明的廚師弄出的菜,也會讓人說味差。適度放鹽,可嘗美味萬種。鹽放多了,也會頓失美味的。弄過份了,也會弄巧成拙。

如果明白這個道理,說多說少、該說不該說,說話的語氣,分寸感,包括舉止、肢體語言、口氣的把握,就會比較得體了。

出於尊重對方和考慮對方的接受程度,委婉的處理,不等於思想認識上的委屈求全。你的觀點、想法依然還是你的。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發現一些人,說話特別中聽,同樣的道理,他說起來,特別容易讓人接受,他要和人溝通,特別容易達成共識。暗藏的道理,就在這裡。

當然,這中間的硬道理還是,自己多少總得有點知識和認識上的乾貨,要不然,老是在常識上說錯話,人家說點什麼,你也木然沒反應,會讓說者聽者都尷尬的。

上面所說,均指在需要注意時注意,至於平時與人相處,不一定都要這樣講究,都要講究,就累人了。

23 歲,多年青啊。不必著急。不要老宅在電腦上。多與人交往,多些人生經歷,多想想處理人際關係中的一些道理,漸漸就會行的。

與人打交道,是一輩子的事。說是一回事,如何做好,又是一回事。我也常常做得不得體。此事我們共勉吧。

家鄉之情

春節期間從大城市回到老家,你心中會產生什麼落差?

知友:聞逗比(5800+ 贊同)

說真的,落差太大了。

在大城市自己孤身一人,做一頓飯兩個菜三天都吃不完,生病了自己一個人去醫院挂號看病拿葯,買衣服也沒人能幫自己把把關,就聽著店員違心地說這件好看,這件適合你,這件也不錯。

回到老家後,一家人其樂融融,談談一年來的歡喜憂愁,媽媽準備一大桌子菜一個中午就杯盤狼藉,打個噴嚏就有人拿感冒靈出來逼著我喝下去,買衣服的時候兄弟姐妹一起出謀劃策,多好啊。

想想十幾天後又要回到看似繁華實則冷清的大城市,心理落差真的蠻大的。

知友:楊甚麽(800+ 贊同)

沒有了車水馬龍,有的是雞鳴狗叫。

不再是睡覺都要想著怎麼樣做 PPT 的下屬,而是父母眼中永遠的孩子。

不再是一進門就禁閉大門,即使猝死在家裡好幾天都沒有人知道,而是時不時會有街坊鄰居來家裡竄門嘮家常。

不再是做了三年鄰居,卻連對方叫什麼都不知道,而是剛回到家沒幾天,左鄰右舍就知道你媳婦不愛吃油潑面愛吃米飯愛吃蒜薹炒肉。

不再是你做了一鍋好菜吃不完的時候又怕過期只好扔掉,而是鄰居的嬸嬸端來一碗剛剛出鍋的豬肉白菜的餃子,說做的有點多了,端一碗過來給孩子嘗嘗鮮。

真年味兒

什麼樣的食物,讓你一吃就感覺過年了?

知友:野食小哥(400+ 贊同,收錄於知乎圓桌)

家裡人做的,就是年味

比如蒸小黃魚,小黃魚要是新鮮的

放到農村的柴火鍋里隨著飯蒸

蒸完拿醬油一澆,撒點蔥花

有米香,魚香,醬油香,蔥花香

夾起一塊魚肉,沾點魚湯

放到飯上,你要有閑工夫還可以拿魚肉在飯上抹一抹

給飯打一層亮晶晶的魚油

飯都顯得有彈性

冬天雪地里凍的青菜,你們可能叫瓢兒菜或者小油菜?

炒起來也是甜的

加上家裡新熬好的豬油,別說有多香了

一盤青菜可以下好幾碗飯,吃不完第二天還能煮什飯粥

在外面漂久了,一到晚上就開始想家

希望看到這個視頻的人,過年都能回家吃上家人做的飯

關愛父母

怎麼幫助 60 歲左右的父母用更美好的心態去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只差一點,就會被搶走拐賣
小事 | 從此再也不吃普通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