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的藝術-讀後感

愛的藝術-讀後感

最近看了艾·弗洛姆Erich Fromm的著作《The Art of Loving 》 愛的藝術,對於書名總覺得翻譯過來不是那麼生動形象。這可能是我個人進來一直用英語後的某種程度上的習慣。

Formm 這本書可謂是成名作,暢銷二十多年後又再版,目前已經暢銷三十多年,這點充分體現了這本書的價值和生命力!二十年的社會急劇變化,每個人每天面對現實生活日益加劇的各種壓力、困難、焦慮、恐懼、孤獨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困惑,很多人不堪重負,迷失方向,失去自我,感悟不到生命的意義。於此同時,我們又在積極的尋找各種刺激,手段,來擺脫這種焦慮孤獨感,但往往事與願違,越陷越深,進入死胡同。。

這本書我目前看了一半,感悟很深,因為當我們置身其中的時候,就好像突然發現一根救命稻草一樣,看到了希望和光明!她給我不僅僅是閱讀上的體驗,更是具有指導生活的意義,Fromm更認為我們大多數人對愛的理解是錯的,我們沒有找到愛的那個人,找到了,自然就愛了,Fromm認為這很荒謬!這就像我們不會寫作是因為沒有找到值得寫的話題,找到了好像就會寫了一樣荒謬!愛更像是一種技能,需要學習 需要踐行 為之而不斷地完善的能力!

其實這本書它並不是教你怎麼去和一個人戀愛,而是讓我們面對自己的內心不堪,學會愛的能力!讓愛從我們的內心生長出來,去發現自己,發現他人,愛自己,愛他人!

愛是給予而不是獲得,不成熟的愛就像孩提時候對母愛的需要一樣,一味地的索取,成人的愛如果還以「巨嬰」方式——「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那麼這種愛是不夠資格的!

記得剛入社會那會,無知少年的我有一段懵懂感情。開始接觸的時候,她是一個很有個性獨立的一個女生,後來她對我是百依百順,但與此同時,我出門去必須向她彙報,一天幾十個電話!後來也由於各種矛盾分開了,那會還在想「她對我那麼好,我還跟人家分手。。。」

其實任何人的任何付出都是需要回報的,這種回報會相對的從另一面來索取或給你道德上的壓力和綁架回來!

沒有底線的討好對方,甚至失去自我的狀態,這種方式會讓自己活的不像自己。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因為無條件的討好對方,是希望對方認可自己!對方的認可就是對自己的價值的肯定,通過這種方式才能獲得底氣,那麼這種愛是短暫的,更是愚蠢的,低級的,不成熟以及不自信的!

這種就詮釋了我們青春無知的愛情,就是過家家,它能教會我們也能毀掉我們!這種榨取對方情緒價值的方式,不是愛,更不會得到對方的愛,只會讓人覺得「嗯,對我挺好」!愛人要先愛自己,有主見、不墨跡、獨立思考,完善自己人格魅力!

成熟的愛需要一個積極向上的自我,真正的愛是發自內心的,是要換起對方生命力,也就是要豐富對方。更是可以給雙方的人生一個新的世界,新的生命。而不是從已有的不斷索取,也不要等待別人給你,那樣的愛是施捨的。

書中說:「我希望一個被我愛的人應該以他自己的方式和為了自己去成長、發展,而不是服務於我。如果我愛他的人,我應該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為我希望的樣子」

Fromm告訴我們練習掌握這種愛,我們需要自律,耐心和專心!從一些簡單的事情開始,專心聽音樂,專心看書,專心欣賞繪畫,專心的聊天!克服自戀,學會客觀的、實事求是,對人和事抱有開放的態度!

我們完全有能力去愛別人,為了能夠更好的地去愛別人,必須讓自己變得生機勃勃!只有這樣,愛才能生生不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Ryan的猜想 的精彩文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TAG:Ryan的猜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