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永不褪色的年味

永不褪色的年味

年年春節吃餃子,給濃濃年味添喜氣!

在我童年的記憶里,只有在春節,才能吃上餃子,儘管名義上的肉餡里摻著不少白蘿蔔或紅蘿蔔甚至大白菜,但依然感覺很香,很美味。在那個時代的我們,平時是很少吃到餃子的,除非是過節,準確的說只有在春節,那時的餃子在大年初一也是給老人拜年的禮品。初一的第一碗餃子要端給長者。我家的第一碗餃子是端給大伯的,每次給大伯端餃子,大伯都會把一碗餃子倒出一半,留下一半讓我坐下吃,然後發一元壓歲錢給我,那時的一元錢對我來說可謂巨款,夠我一學期作業本和鉛筆的開銷了。吃過餃子,一手拿碗,一手攥錢,高興的跑回家,把碗一放,打個招呼,就直接跑出去找小夥伴玩了。這樣的日子,是一年中最期盼的時候。沒有學習的壓力,沒有餓肚的煩惱;不但手裡有錢,還能餃子吃飽。夥伴們齊齊會聚,都穿戴上了新添置的衣帽,儘管不是多麼的合體,但依然都很愛惜,只因每人就那麼一套。

門外的場里,跳皮筋、踢毽子,花樣跳繩、打沙包,蹦蹦跳跳開懷笑,你追我趕好熱鬧。盪鞦韆的半空叫,看熱鬧的仰臉笑。這景象,十足的新年味道!

後來,責任田承包到戶,日子慢慢的好了,過年的餃子品種也慢慢的多了起來,有羊肉的、大肉的、雞蛋韭菜的,餡兒的純度也有所提高。再後來,不但餃子餡兒花樣增多,外形也各具特色,隨之而來的還有更多的富足,年逢春節,殺豬宰羊漏粉條,做豆腐壓扁垛煮紅豆,炸丸子煮肉蒸豆包……

那時候,小年一過,年味就很濃了,年味兒是臘月二十四清掃房屋,除舊迎新;年味是自製漿糊、爬高上低貼春聯、貼福字、貼年畫兒;年味是對逝者的祭奠,擺上祭品祭祀先人;年味兒是大年三十晚上圍著14寸的黑白電視看春晚;年味兒是除夕夜裡包在餃子中的硬幣,儘管吃飽了也要努力吃到一枚;年味兒是初一端餃子給長者;年味兒是親朋好友挨家拜年,年味是拜年後兜里掏出各家帶回的水果糖及小孩手裡攥著的壓歲錢,糖雖單一但甜到心裡,錢雖不多卻能表愛意;年味兒是調皮小子們隨手扔出的鞭炮,嘭-啪一響,嚇的亂跳;年味是無憂無慮的玩耍,年味是美味的吃飽,盡情的嬉鬧;年味是舊裝換成新衣帽……

小時候的年,過得很長。臘月二十就開始有年味,正月十五還有花燈和秧歌。臘月初就開始期待,正月過完還退不出過年的狀態。那時候,沒有太多聯繫方式,寫信祝福異地的朋友,也只有那麼幾句美抄:「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新年快樂,友誼長存……」

而如今,幾乎都住進了樓房,雪白的牆壁經常打掃,二十四掃房子的說法漸漸淡了;商品樓,門對門空間太小,一家門前貼副對聯就能代表,福字年畫自然少了;戶外活動也遺忘了鍵子丟掉了沙包,跳皮筋嫌棄太老套;58寸大彩電也被冷落掉,隨之替代它的是手機、IPAD和筆記本電腦;問候已不再是面對面的問你好,異地的也不用再讓書信跑,如今微信的問候及祝福更是獨具匠心、圖文並茂!

儘管一切都變得如此方便,可現在的年,感覺很短。似乎只是展示一場年夜飯,又感覺只是期待跨年敲響鐘聲的那麼一瞬間……

生活越來越好,年味兒卻越來越少。童年的春節趣事隨著歲月改變顯得褪色了不少。總想抓住過年的味道,卻又覺得散得太快太早。便感慨,如今過年,不如從前!

其實,年還是年,只是時代把它的風味變換!

可春節吃餃子的歷史,翻過歲月的籬牆,已經到達多變的頂峰;穿越平和的紅塵俗世,淌過改革開放的洶湧浪潮,給我們這一代人帶來的是身處溫飽卻總是難以忘卻的記憶。見證了我們一代從過年過節的改善生活到如今的家常便飯,從貧窮到小康,儘管時代在變遷,但依然帶不走的是對餃子的痴戀。更是我們一代人對舌尖上的美味和心靈上愉悅的刻骨銘記!

作者簡介

盧娜,縣醫院職工。愛生活,愛旅遊,愛記錄,喜歡在平淡中尋找快樂,喜歡把平淡的生活過得像詩一樣美好!

朗讀者簡介

韓燕,即韓麗艷。紅旗實驗學校教師。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地奉獻著,盡心的敬業著;忙碌的生活中偷空閱讀著,悄悄的享受著。

投稿注意事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秀師苑風 的精彩文章:

《洛陽老城》之一 一一老城人家
「靈秀杯」參賽作品 媽媽的壞習慣

TAG:靈秀師苑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