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綠化國土再造秀美山川

綠化國土再造秀美山川

河北塞罕壩人工林海。 黃俊毅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國土綠化工作成效顯著。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強化濕地保護和恢復,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擴大退耕還林還草。紮實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我國將啟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力爭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2035年達到26%,到本世紀中葉達到世界平均水平

楊樹排排,沙柳叢叢,給肅殺的隆冬增添了無限生機。這裡,是昔日黃沙漫漫、寸草難生的庫布其沙漠。如今,總面積1.86萬平方公里的庫布其沙漠植被覆蓋率已達53%,成為名副其實的綠洲。

遏制沙化態勢

西北、華北、東北是我國土地沙化最嚴重的地方。新中國剛成立時,「三北」地區森林覆蓋率只有5%左右,沙塵暴頻發。直到上世紀末,我國土地沙化仍呈擴展態勢:第一個監測期(1994年之前)年均擴展2460平方公里,第二個監測期(1995年至1999年)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此外,全國還有3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具有明顯沙化趨勢,如果保護利用不當,很有可能成為新的沙化土地。

除了沙化,還有石漠化。石漠化是石質荒漠化的簡稱,指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後,岩石裸露類似荒漠的演變過程。

沒有生命的石頭也能長高嗎?廣西崇左市龍峽山上的石頭就能。至少在60多歲的龐宗鋒眼裡是這樣。「山上草木不長,石頭卻越來越高。」

其實不是石頭在「長」高,而是山上的植被破壞後,水土不斷流失,基岩裸露越來越多。崇左市林業局局長張衛東說,龍峽山屬典型的岩溶地貌,為重度石漠化地區。治理之前,龍峽山基岩裸露度達45%以上,石山植被為少量的灌草,覆蓋率不足10%。

國家林業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全國石漠化土地總面積為1200.2萬公頃,涉及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和雲南8個省份455個縣5575個鄉。由於幾乎沒有植被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每逢下雨,石漠化地區極易發生山洪、滑坡等地質災害。而只要隔幾天不下雨,這裡就又缺水乾旱。山窮、水枯、土瘦、林衰,水旱災害頻繁,惡性循環,是石漠化地區的寫照。

啃下綠化「硬骨頭」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美麗中國」成為中華民族追求的新目標。各地大規模推進國土綠化,全力築牢國土生態安全屏障。國家林業局深入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工程,啟動建設11個百萬畝防護林基地,累計安排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任務4240萬畝,國土綠化步伐全面加快,生態狀況持續改善。

沙漠里的鄂爾多斯無疑是國土綠化工作中的「硬骨頭」,庫布其沙漠則是「硬骨頭」中最難啃的。

億利集團董事長王文彪是土生土長的庫布其人。「以前,最優秀的林業工人幾分鐘都挖不出一個樹坑,現在我們單人10秒鐘就可以很輕鬆地種下一棵樹。」王文彪說。

王文彪左手拿著一根沙柳枝,右手將鐵頭水管輕輕插進沙里。馬上,水流就在沙地上衝出一個1米來深的小洞。他將柳枝插入孔內,「這就成了。挖坑、栽樹、澆水一次完成,用時不到10秒鐘,成活率超過90%。與傳統方法比,效率提高了14倍」。王文彪說,「沒水的地方怎麼辦?那就螺旋鑽打孔。沙漠表層雖然乾旱,深層也有地下水,用螺旋鑽打孔方法植樹,成活率也能達到65%」。

幾年前,崇左市林業局將龍峽山列為石漠化治理示範點,試種任豆樹、降香黃檀、格木等生命力強、抗乾旱的樹種,同時,混交台灣相思、銀合歡、小葉榕等常規樹種,點綴種植鳳凰樹、藍花楹、羊蹄甲等開花樹種。見縫插針挖坑種植,平均每畝種植60至80株。據介紹,任豆樹根系發達,能在石灰岩石縫中向四方生長。據測算,一年生任豆苗根可深入土中60厘米,側根根幅可達50厘米。另外,任豆樹萌芽力強,成活後能迅速萌發成大片灌木叢。如今,通過封山育林修復生態,龍峽山植被覆蓋率達到75%,已從原來的重度石漠化轉為非石漠化。

廣西林科院生態研究所所長申文輝介紹,國家林業局設立了重點科研項目,開展廣西岩溶地區樹種選擇及栽培模式試驗,從17種喬木、灌木試驗樹種中,選出適合廣西岩溶地區種植的任豆、柚木、頂果木、山黃皮和蘇木5個優良樹種。

科學修復 積極作為

我國國土綠化成效卓著,但近年來,社會上也出現一些聲音,認為人工造林會對生態造成破壞,力主植被自然恢復。如何看待這一觀點?

「自然恢復的理念是對的。但是,究竟以自然恢復為主還是以人工造林為主,這個不能絕對來看。因為中國很大,情況很複雜。自然恢復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採取合適的方式。我們講要加大封育飛播,封育就是自然恢復。自然恢復需要植被種源,有些沙漠沒有植被,完全沒有自然恢復的條件。我們沙區人口密度並不小,遍地是牛羊,怎能完全靠自然恢復?如果完全靠自然恢復,是行不通的。自然恢復與人工措施要相結合。能夠自然恢復的就不要人工干預,自然恢復不了的一定要人工干預。」國家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說。

在國土綠化工作中,各地特別注重科技創新,遵循自然規律,適地適樹、以水定林。

國家林業局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5年間,全國完成造林5.08億畝,森林面積達到31.2億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1.66%,森林蓄積量達到151.37億立方米,中國成為同期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不僅增量多,森林質量也得到普遍重視——國家林業局啟動了國家儲備林建設工程示範項目,建設和劃定國家儲備林4766萬畝,國家儲備林制度初步建立;出台了《全國森林經營規劃(2016-2050年)》,修訂了《造林技術規程》《森林撫育規程》《低效林改造技術規程》,完成森林撫育6.22億畝,林木良種使用率由51%提高到61%;出台了《沙化土地封禁保護修複製度方案》,啟動了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國家沙漠公園建設、沙區灌木林平茬複壯等試點,封禁保護面積達2315萬畝,國家沙漠公園達103個。5年累計治理沙化土地1.5億多畝,綠進沙退的趨勢進一步鞏固。森林城市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家森林城市增加到137個。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6.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5平方米,城鄉人居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經過科學管理和修復,過去5年間,全國沙化土地面積平均每年凈減少1980平方公里,石漠化土地面積年均減少1600平方公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黃俊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17歲姑娘胸部突然變這樣 只因特別愛吃這類食品
專家建議:體檢之前,補上這八節課!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