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滿清統治下的268年,中國究竟失去了什麼?

滿清統治下的268年,中國究竟失去了什麼?


每晚八點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歷史奇談







▼點擊下方音頻主播李相國為你講古▼





1644年,清睿親王多爾袞在漢奸吳三桂的內應下攻入山海關,大敗李自成部,由此滿清開始了268年的胡化統治。


  


滿清統治高層入主北京後,為了拉攏人心,穩定中原大地,遂發告示「民安其樂,發服如故」。




很快清廷蕩平了大明故地萬里河山。

  


然而,當清人統治固若金湯後,多爾袞一反常態公告天下:「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以此妄圖從文化上徹底閹割漢民族衣冠博峨的「華夏正統」服飾,藉此奴化漢人精神,進而達到世做清臣,跪舔滿清的陰暗目的。


  


詔令發布不久,神州大地狼煙四起,漢族精英知識分子意識到了民族文化面臨「滅種」之險,於是各地紛紛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清運動。


  


滿清朝廷非但沒有就此收手,反而以舉起凌冽寒光的屠刀向手無寸鐵的百姓襲來,一場場慘絕人寰的人間煉獄遍佈於華夏大地。


  


就在此時,清廷「剃髮令」傳至嘉定,嘉定百姓拒不從命,鄉紳侯峒曾、進士黃淳耀在鄉民百姓的擁戴下,扛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

  


在無數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嘉定人民望著北方落入蠻夷之手的故地,崇禎皇帝弔死於煤山的慘象,不禁潸然淚下。







他們只是一群普通的老百姓,娶親、生娃、成家、立業僅僅只是他們此生平淡無奇的夙願。




既然滿清入主中原了,天命難違,那麼就選擇默默接受吧!


   


即便心裡有一萬個不願意,即便對滿人胡族「金錢鼠尾辮」嗤之以鼻,你們滿人不是說過「民安其樂,發服如故」嗎?

     


為何如今自食其言呢?




在無數個夜晚,嘉定老百姓想不清,道不明,他們只知道,千百年以來自己的祖宗都秉承著峨冠博帶的華夏之服,他們也稍微懂得「服裝之美謂之華,有禮之大謂之夏」這句話的含義。





   


我們是漢族人,不穿老祖宗留下來的華美服飾,不束七尺男兒高聳的髮髻,卻剃為形似禿子一般的「金錢鼠尾辮」豈不是與「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祖訓背道而馳嗎?


  


很快,群情激奮,義憤填膺,一道道攝人心魄的憤怒火苗在嘉定百姓心中熊熊燃燒了起來。

  


既然不讓我們保留祖先的衣冠服飾,那麼我們就一起來個魚死網破吧!


  


這一天,很快就來到了。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清吳淞總兵李成棟親率五千精兵,包圍了弱小的嘉定城,並發起了強攻,嘉定百姓竭力死戰,但終究不敵訓練有素的清軍,嘉定陷落,清軍攻入城內大肆燒殺搶掠。







市民之中,懸樑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斷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猶動者,骨肉狼籍。 婦女們慘遭強姦。如遇抵抗,軍隊就用長釘把抵抗的婦女的雙手釘在門板上,然後再肆行姦淫。



大屠殺持續了一天,直到屍體堵塞了河流,大約有三萬多人遇害。李成棟率軍離開嘉定城。




李成棟軍慘絕人寰的屠城並沒有嚇倒嘉定百姓。




在李成棟部離開不久,僥倖逃脫的倖存者開始溜回城裡。他們回城後在一個叫做朱瑛的義士領導下,重新集結起來,共兩千多人。朱瑛領導著倖存者們在這座殘破的城市展開了一場反屠殺運動,處死了歸降清軍的漢奸和清軍委派的官吏。




李成棟獲悉嘉定「逆賊」復起,又領著清兵在夜色的掩護下直殺入城,把許多還在睡夢中的居民殺個精光,積屍成丘,然後放火焚屍。清軍殺得興起,嘉定又慘遭「二屠」。




半月後,南明吳之番將軍率領余部猛攻嘉定城,城內民眾紛紛響應,清軍敗退,丟盔棄甲,倉皇逃出嘉定。



不甘失敗的李成棟整軍反撲,把吳之番數百士兵砍殺殆盡,順帶又屠殺了近二萬剛剛到嘉定避亂的民眾,血流成渠,是為著名的「嘉定三屠」。




「嘉定三屠」,百姓死傷過萬,城內冤魂凄風,一片人間煉獄。







然而,風水輪流轉。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大清百姓卻再無當時愛國之勇,紛紛向洋人兜售食物,提供補給,洋人大惑不解,有志之士一語道破「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




滿清入主中原之初,妄圖以血腥鎮壓奴化黔首,當他們以268年的殘暴統治血洗漢族精英分子,留下的卻是大清帝國的掘墓人。

 


當大清帝國的子民喪失了如豬狗一般活著的權利,一聲「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石破天驚的怒吼把滿清擊打的粉碎。




作者:

明月秋風照當年,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特此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製作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文中圖片來源網路,為影視劇作品《美人無淚》劇照,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史記 的精彩文章:

十年跋涉:從陝西到阿富汗,尋找抗擊匈奴盟友,對方卻說:算了吧

TAG:魚羊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