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桐城小巷深處用柴火燒了25年的油煎包子店,唯一的假期就是春節

桐城小巷深處用柴火燒了25年的油煎包子店,唯一的假期就是春節

安徽省桐城市南大街是條充滿歷史滄桑感的老街,也不知道誰說這裡可能要改造,所以誰家也不願花更多的錢來翻修老房子,而這恰好也讓這條老街保持著舊時的風韻:青石板路依在,門面房上的木板堆滿了歲月的雕花。

位於這小巷深處的吳記油煎包子其實沒有招牌,只因老闆姓吳,所以街坊鄰居們都稱呼這裡叫「吳記」,店鋪依然是25年前剛開業時的樣子,燒的依然也還是25年前的木柴、刨花,我問老闆,為啥不給店裡裝修一下,老闆說這裡做的就是家的味道,很多在外工作的人返鄉,就沖著「家」來吃包子的。

在城裡呆久了,吃慣了工業發酵粉的味道,早已忘記了我們曾經還有一種用酵母發酵的老面。用老面不僅繁瑣而且耗時,必須提前和面,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時間,經過幾個小時,面發好後,還需要用「鹼面」調和酸度,「鹼面」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到包子的口感。

現在雖然可以改用天然氣,衛生環保也方便,但是煎出來的包子味道始終不如用柴火燒的。木柴、刨花都是附近傢具廠提供的邊角碎料,燃料有保障,但人就沒法停歇,必須隨時觀察火候,根據鍋內包子發出的響聲判斷添加柴火,控制火候。

吳記包子個大餡多,25年來也沒改變配方,也沒添加品種,價格倒是從25年前1毛1個,到今年的1元1個,但沒有一個顧客會嫌貴。

吳記油煎包子一直用桐城本地的菜籽油,揭鍋的那一刻空氣中馬上散發著濃重的芬芳,客人多,包子少,到店的客人總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才行。

「用老面,用柴火,費工費力,可街坊們都喜歡,返鄉的桐城人都喜歡,來桐城的客人都喜歡,所以我們只能一直做,只休大年初一至十七,年十八我們準時開張,已經連續25年」。吳記老闆補充道:「25年來我們也沒有時間去旅行,現在開心的就是女兒今年碩士畢業準備工作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洋光攝客 的精彩文章:

中國這個省入選《紐約時報》「2018全球必去的52個目的地」,你想到嗎?
馬爾地夫不安全,海島游選塞班島,唯一對中國免簽的美國屬地,航程只需要大約4個小時

TAG:洋光攝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