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諸葛亮的侄子,一向聰明絕頂,曾說諸葛亮糊塗,卻未得善終

此人是諸葛亮的侄子,一向聰明絕頂,曾說諸葛亮糊塗,卻未得善終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51期 文/無常奉天玉)

  說起諸葛亮,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他名成八陣圖,功蓋三國分,能力卓越,無論是時人,還是後人,都對他讚賞不已,認為幾乎無人,可以與他比肩。其實,他的家族出,並非僅出現了他一個大才——他的兄長諸葛瑾,是江東重臣,備受孫權倚重;他的族弟諸葛誕,是曹魏名將,曾發動了三國時期,規模最大的戰爭,即淮南三叛。他的一個侄子,更是少有才名,被孫權寄予了厚望,只不過,此人在為江東立下大功之後,還是死在了孫吳皇室手中,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人又是誰呢?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江東神童諸葛恪。他還是一個幼童的時候,便有急智,有一次孫權設宴,為了取笑諸葛瑾臉長似驢,於是命人牽來了一頭驢,並貼了張字條,寫道:「諸葛子瑜(子瑜是諸葛瑾的字)」,這時諸葛恪突然向孫權請求,讓自己在字條上,再加兩個字,得到孫權的許可之後,他寫下了「之驢」二字,讓孫權拍手叫絕。這個故事,被世人冠名為「諸葛恪得驢」,並廣為流傳。當然了,如果他僅是有這等小聰明,也不會得到孫權的認可,那麼除此之外,他還有哪些成就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能言善辯

  眾所周知,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是江東重臣,但是他的叔叔諸葛亮,卻是蜀漢的頂樑柱,這兄弟二人,分屬不同的陣營。有一次,孫權想要刁難一下諸葛恪,於是問道:「你的父親和叔叔,誰更高明呢?」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孫權認為,諸葛恪就算不會被難住,也要思考一會,沒想到諸葛亮恪毫不猶豫的回道說:「家父更勝一籌,因為他選擇了一個明主,這一點我的叔叔沒有做到。」雖然他此言,有吹捧孫權的用意,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他的回答相當巧妙。

  二、平定山越

  雖然諸葛恪以能言善辯著稱,但是他並非只會耍嘴皮子功夫的人,他的個人能力非常卓越。東吳境內的丹陽,居住著民風剽悍的山越人,諸葛恪曾多次請命,想要去此地徵兵,並誇下海口道,只要三年,便能得上甲四萬人。因為丹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不熟悉地勢的話,很可取得戰果,所以大多數人都不看好此事。但是孫權充分相信諸葛恪的能力,給了他三百騎兵,並讓他擔任了丹陽太守一職。諸葛恪也沒有辜負孫權的信任,他採取恩威並施之法,一面搶收糧食,迫山越人投降,一面對山越人保持充分的信任,收攏民心,最終完成了自己立下的目標,被拜為了威北將軍。

  三、大敗曹魏

  因為諸葛恪年少時,便聰慧無雙,長大之後也沒有「泯然眾人矣」,所以孫權一直非常看重他,並在臨終之前,把他選為了託孤大臣。孫權去世之後,曹魏借東吳權力交接之機,突然發兵來襲。而東吳率兵前去迎敵之人,正是諸葛恪,他親率四萬多兵馬,趕往前線,並讓部下丁奉等人,在惡劣的天氣中,攻敵人之不備,不但殺退了敵軍,還繳獲了不少輜重。班師回朝之後,立下大功的他,被回封為丞相。

  到了此時,諸葛恪的成就,已經不比其父諸葛瑾差了,不愧孫權那句「藍田生玉,真不虛也」的評價。然而知子莫若父,孫權對他的評價再到位,也不如諸葛瑾看的明白,當初諸葛恪請命平定山越時,諸葛瑾就曾說過:「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意思是說,諸葛恪不能讓諸葛家族更加興盛,反而會招致滅族的災禍。沒想到,數十載後,此言果然應驗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本東興大捷的第二年,即公元253年,已經大敗過曹魏諸葛恪,不顧朝臣的勸阻,執意主動興兵伐魏。這一戰,他先是引起百姓騷動,失去了民心;之後又因長時間沒有取得戰果,且不顧士卒生死,不再受士兵擁戴;在這之後,他依舊未收手,不允許任何將領發表異議,從而將所有人逼到了對立面。兵敗被召回朝廷之後,他也沒有反省自己,反而想要把持朝政,獨攬大權。當時皇帝孫亮,不甘如此,再加上朝廷重臣孫峻,想要與他爭權,因此他回朝之後,孫峻與孫亮,一起定下計謀,將他召入宮中,並令提前埋伏好的刀斧手,將其誅殺了,他的三族也被夷滅。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得不承認,諸葛恪遺傳到了諸葛家族智慧的基因,的確頗有能力,但是他既不像自己的父親諸葛瑾一樣,溫和忠厚,深得主公信任;也不像自己的叔父諸葛亮一樣,身居高位,依舊能不忘初心。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才未能得以善終,可以說,他是被自己的野心害死的。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少年渴望金戈鐵馬,成年羨慕功成名就,老年喜愛平和養生
關羽不得不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正史記載關羽再謹慎也必死無疑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