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這5種花能使人延年益壽,關鍵是在家就能種!

這5種花能使人延年益壽,關鍵是在家就能種!

枸杞、石斛都是我們平常經常用來泡水喝的中藥材,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其實這些在家裡就能養哦!一起來看看吧!

養生的花

枸杞

枸杞養生,這一說法至今流傳。《本草綱目》記載:「枸杞,補腎生精,養肝……明目安神,令人長壽。」一般,我們可用枸杞泡茶、泡藥酒等,以達到養肝明目、健體祛病之功效。

枸杞一年四季皆可服用,夏季宜泡茶,但以下午泡飲為佳,可以改善體質,利於睡眠。但要注意的是,枸杞泡茶不宜與綠茶搭配,適合與貢菊、金銀花、胖大海和冰糖一起泡,用眼過度的電腦族尤其適合。冬季枸杞宜煮粥,它可以和各種粥品搭配,枸杞燉羊肉也是很適合冬天食用的。

-播種-

播種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種前用40℃溫水浸種24小時,提高發芽率,枸杞發芽率比較高,一般發芽率為90%左右。種子摻些細沙混勻,均勻播入盆內,覆土後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溫度在17-21℃時5-7天出苗。在高3-5厘米時,間疏弱苗和過密苗。

平常吃的鮮枸杞或者干枸杞都可以播種,2-3顆就夠了

(桃花零零妖 Sa-Mi喵)

-養護-


枸杞喜陽光充足的環境, 可選擇陽光充足的地方養護, 枸杞土壌要求不高,以排水良好的石灰質砂壤土為好,忌粘質和積水土壤。枸杞澆水宜見干澆透水,夏季高溫休眠期時,植株生長停滯,大部分葉片脫落,應節制澆水, 枸杞耐旱怕濕切勿積水。


通常一周左右施一次以磷鉀肥為主的液肥,冬季施腐熟基肥,開花盛期追施2-3次氮肥。每年翻盆時要施足基肥,應加入過磷酸鈣等磷鉀肥做基肥。

-休眠期養護-

枸杞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熱的夏天會休眠。冬季休眠葉子全部落掉,放在室外或陽台內向陽處,均能安全過冬。夏至將枸杞放置在遮陽網蔭棚下或朝北陽台,度過休眠期。

-造型-


枸杞的主要枝幹可以適當攀扎和修剪。大枝宜在冬季攀扎、修剪;小枝則可在夏秋季攀扎。以棕絲攀扎為主。製作枸杞老樁盆景一般宜作成曲乾式或懸崖式,小枝則宜紮成下垂狀。

靈芝

靈芝又稱林中靈,是多孔菌科真菌靈芝的子實體。具有補氣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壽的功效。用於眩暈不眠、心悸氣短、神經衰弱、虛勞咳喘。

野生靈芝有五類六種,即青芝、黃芝、白芝、赤芝、黑芝、紫芝,被歷代醫藥家視為滋補強壯、扶正固本的神奇珍品。靈芝性平、味苦、無毒。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輕身不老,延年神仙。

靈芝其實是一種菌類,菌類的種植可不像花草,其實和蘑菇更像!所以要按照蘑菇的培養方法才能培養哦。

現在也不少地方有現成的菌袋購買,很多培養蘑菇的菌袋,也可以用來培養靈芝。常用的培養基為棉籽殼60%、雜木屑20%、麩皮20%,外加糖1%、豆餅2%、石膏、石灰各1.5%,硫酸鎂0.4%。

菌袋需要消毒,待料袋溫度下降至30℃以下時接種。

其實菌種培育是一個很嚴格的過程,它直接決定了靈芝的好壞!不管是品種方面還是後期成活方面,高純優良品種以及無菌環境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這部分工作基本上是商家已經完成。

發菌階段要使光線陰暗,空氣濕度控制在70%以下,溫度保持在24-28℃。每隔7-10天翻袋一次,發現污染及時清除處理。一般經過25-30天菌絲即可發滿料袋,5-7天後即可擴種,擴種時菌絲培養與栽培種相同。

4月下旬至10月中旬均可安排出芝,即從培養室中將其移出。當靈芝菌袋發滿菌絲後,開始出現原基時,即可進行出芝管理。

當靈芝長出蕾之後大約20天的時間後,就可以將其移栽放入適當的盆中,盆中培養靈芝的土要是細河沙並且要經過殺毒處理。 當靈芝移栽入盆內還需要繼續生長時,也要保持靈芝生長所需要的的條件,尤其是濕潤情況,避免出現過早老熟的現象。

靈芝成熟的標誌是,菌蓋由薄變厚,顏色由淺黃變紅褐色,菌蓋周圍白色的生長圈已消失,菌管內散 少量孢子粉。菌蓋變成漆光色澤。

採收時可用利刀從芝柄根部割下或用手直接擰斷芝柄,採下的靈芝應及時放在乾淨的水泥場上晾曬,嚴防雜物粘附,也可以在40-60℃烘乾,使水分降至12%。

自己種出靈芝出來,也是非常有成就感!

目前市場上有部分靈芝盆景是用白水泥固定,用各種膠粘的,不能食用,有部分是高溫殺菌,用活性炭固定的,是可以食用的,能看也能吃!注意選擇!

人蔘

人蔘是五加科人蔘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葉片無氣孔和柵欄組織,無法保留水分,溫度高於32度葉片會灼傷。通常3年開花,5-6年結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生長於北緯33-48°之間,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之一。

人蔘是非常有名的滋補品,被譽為百草之王,,適用於調整血壓、恢復心臟功能、神經衰弱及身體虛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興奮等功效。

其實目前人工種植技術比較成熟,每年的產量一直在提高,所以近些年人蔘價格下降很多,和幾十年前相比,算是白菜了很多了。

-人蔘養護-

人蔘是一種喜冷涼、濕潤而耐蔭的藥用植物, 既怕積水, 又不耐乾旱, 忌強光直射, 對生長環境條件要求比較嚴格。

花盆宜選用直徑20CM以上、高度25CM以上的盆,一般一個盆可以栽種2-3棵參苗。

土壤一般選用質地疏鬆、排水良好的腐殖土或者泥炭土、蘭花土即可,底部需放一層排水層。也有部分花友參考原生長環境,底層鋪一層5cm左右沙土,中間10cm左右黃土,表層5cm左右腐殖土。

人蔘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 喜濕潤也怕澇。水分過大, 易染病害和爛根。水分過小, 當土壤濕度低於30%以下時, 會造成參根系水分擴散, 使參鬚根乾枯。

可參考:

【2月—4月】澆水間隔約5日 【9月—11月】澆水間隔約5日

【4月—9月】澆水間隔約3日 【11月—2月】澆水間隔約7日

人蔘喜陰, 喜散射弱光, 怕直射陽光。光照過強, 植物矮小, 葉片厚而色黃。光照過弱, 植株細高, 葉片薄而濃綠。一般置於陰涼通風的地方養護。

人蔘怕高溫, 耐嚴寒。在生長發育期間, 以平均氣溫在於15-20℃為宜。 溫度高於30℃或低於是10℃時, 參處於休眠狀態,在36℃以上的烈日下, 葉子焦枯; 低於-6℃, 莖稈會失去生長機能。

在春季地溫於12%℃以上即可萌芽生長, 但最怕早春的「緩陽凍」(即氣溫忽高忽低, 地表一凍一化現象) , 易引起凍害和根皮破壞(「破肚子」) 。播種後出苗期要求溫度在10℃以上, 1-2年生的要求穩定在12℃以上, 生長期最適宜的溫度20-25℃。

人蔘不太喜肥, 施肥會造成人蔘燒須爛根。

人蔘吧大神羽林參茸種植案例:

立栽,芽苞要在土下三根手指深,不能太淺,太淺易干易倒;不能太深,深了不易出土。栽培後澆透水,等待出土。人蔘後期出土後,澆水時避免澆到葉子,澆到葉子易生病。

芽孢不可露出,土壤不可壓實

出苗

(人蔘吧 羽林參茸)

西洋參

西洋參也是五加科人蔘屬多年生草木植物,別名花旗參、洋參,原產於加拿大的大魁北克與美國的威斯康辛州。

一般來說,人蔘特別是生曬參(白參)適合體質較強者在冬季進補,或者是為低血壓或休克者治療。西洋參與人蔘雖然均有補氣作用,但適用人群是不同的,在藥性方面有寒溫之別。西洋參不熱不燥,凡不適合人蔘治療和熱補的人,包括夏季生津降暑均可用西洋參。特別是對抗疲勞,西洋參作用比較明顯。

盆栽西洋參可在3月初進行,也可在10月中、下旬進行,並做到隨起苗隨栽培,可提高成活率。

西洋參的培養土最好用山坡腐殖土(6份)、腐熟的柞樹葉(2份)、腐熟的畜糞(1份)、細沙(1份)過篩後,混拌均勻製成。但切勿利用柳樹葉和新鮮柞樹葉做栽培土。

參苗,要選擇漿氣足、芽苞飽滿、無病蟲害的壯苗。

花盆的大小可依參苗的大小而定,如是兩年生參苗宜用盆口直徑20~30cm、盆深25~35cm的花盆或木箱。

(新浪博客 歡樂yqyl)

西洋參屬於陰性植物,怕強光,喜弱光、散光,所以夏季必須搞好西洋參遮陽工作。遮陽物可用葦簾、遮陽網等。在日光強烈照射下,西洋參易得「日灼病」。

盆栽西洋參要定期澆水,水分不可過多。土壤濕度保持在25%~30%之間為宜,切不可超過30%,否則容易得銹腐病。

西洋參對溫度敏感,澆水時,盡量做到水溫、土溫、氣溫相一致。西洋參在整個生長期所需的室溫應保持在19℃~25℃之間,溫度過高或過低對西洋參生長不利。西洋參在冬季進入休眠期,不要多澆水。

石斛

石斛是中國傳統滋補品,唐開元年間的道家經典《道藏》曾把鐵皮石斛列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屬補益葯中的補陰葯:益胃生津,滋陰清熱。服用石斛能夠很好的增強身體免疫力,同時對於降低血壓還有血脂功效都非常的不錯。

養石斛的花盆,口徑大一點,底部要有孔,要求透氣性好,排水性好。下層用較粗大石塊或磚頭墊底,方便排水透氣,中層用較小石子或碎磚頭,盡量選取吸水性較好材質,如陶粒、蘭石、碎磚,上層用發酵好松樹皮。

鐵皮石斛喜歡溫暖、濕潤的生長環境。一般置於光線明亮的散射光處養護,澆水要遵循「見干見濕」,也就是等到大部分木屑、碎樹皮乾的差不多的時候再澆水,澆水時必須一次性澆透水,不管何時澆水,盆地一定不能積水。鐵皮石斛不宜施用複合肥等花費,每年開春後或者入冬前施用10-15粒緩釋肥即可,這樣基本上可以滿足石斛生長需要了。

石斛的生長需要空氣流通。所以種植鐵皮石斛的花盆應該選擇多孔的,保障基質能夠通風,減少病蟲害。同時,應將鐵皮石斛盆栽放置在空氣流通的位置或是經常開窗通風換氣。

石斛中的金釵石斛、天宮石斛、兜唇石斛是很著名的觀花植物,花開起來就像瀑布一樣很美麗。

花友山上移栽的野生石斛

這些名貴花,家裡就能種!

還不來一盆嗎?

下方留言區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給需要的花友看看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你這樣養花 的精彩文章:

萬年青怎麼養,清脆水嫩最可人!
感冒後做這5件事就是幫倒忙!第一件你就做過吧!

TAG:教你這樣養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