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適量的運動該怎麼運動,對身體又有哪些好處?

適量的運動該怎麼運動,對身體又有哪些好處?

適量的運動該怎麼運動,對身體又有哪些好處?

一.運動「三五七」原則

1.「三」是每天步行約三公里為宜,時間在三十分鐘以上。能夠做到一次完成最為宜,因為運動時間過短,達不到消除體內脂肪堆積的效果。

2.「五」是一個星期運動五次以上。如果一個星期運動一次,則沒有什麼顯著效果。當然最少要四次,如果五次,甚至六七次就更好了,就是有規律的運動。

3.「七」是運動的量要達到中等量運動。中等量運動是什麼意思呢?即心跳次數加年齡等於170。

二.適量運動的益處

1.可增強體質,使得身體保持精力充沛、精神飽滿,注意力集中,使人們充滿活力地完成每日的工作。

2.可增加心搏出量,減低安靜時的心跳速率,減輕心臟負擔,因而增進心肺功能,使人較鎮靜,較易入睡。

3.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的膽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的膽固醇),降低動脈硬化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4.可降低交感神經對小動脈的刺激、減低壓力所造成的緊張情緒。

5.可減少腎臟對鈉的再吸收率,增加二氧化碳排出量,並使腦部毛細血管擴張,進而達到降低血壓的功能。

6.可增加脂肪的代謝,並且能提高基礎代謝率,增加能量消耗,有助於維持理想體重以及幫助減重。

7.可維持肌肉的質量、彈性和強度,減少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三.適量運動的方式及方法。

適量的運動即鍛煉後有微汗、輕鬆舒暢感,脈搏10分鐘內恢復,飲食、睡眠良好,次日體力充沛,說明運動量適當;

如果鍛煉後大汗淋漓、頭昏眼花、胸悶胸痛、心悸氣短、飲食、睡眠不佳,脈搏15分鐘內不恢復甚至整天比前一天快,次日感到周身乏力、缺乏運動慾望,則表明運動量過大;

如果運動後身體無發熱感,脈搏無明顯變化,並在3分鐘內恢復,說明運動量不足。

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適量運動並不難。有氧運動則是我們生活中的首選。例如走、跑、跳、騎車是最為常用的有氧運動,這幾項運動的身體參與運動的部位很多,而且效果也比較明顯,幾乎適用所有的人群。以下列舉的是生活中簡單、易行的一些鍛煉方式及方法:

1.慢走慢走這項運動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男女老幼皆宜。此外慢走對身體很少有副作用,是一項非常實用的健身方式。

(1)建議飯後一小時走最好,空腹餓肚不宜走,天氣不好時最好不要走。

(2)最理想的是每天走半小時,30歲以下的青年人可以每天走,過了40歲的人每周應休息1次,到了50歲每周休2天,60歲以後每兩天走1次為好。

(3)動作要點上身直立,脊柱伸直,胸擴展;伸直膝蓋,邁開步伐;腳跟先著地,再將身體重心移到腳尖;腳向正前方邁出,擺胳膊。

2.慢跑慢跑是有氧健身中最常用的一種方式,也是比較安全的健身方式。(1)剛開始慢跑者,建議以最慢的速度去跑,採用「持續性走跑」方法,能跑多少就跑多少,最好不要低於15分鐘。兩個星期後,增加3-5分鐘,直到能完成30分鐘,堅持一個月。

(2)有一定基礎的人,建議以慢速去跑,採用「勻速慢跑」方法,能跑多少就跑多少,最好不要低於30分鐘。四個星期後,增加到40分鐘,堅持兩個月。3.跳繩通常是每次30分鐘,一星期5次,剛開始學跳繩,一次跳5分鐘也許就氣喘吁吁,那麼就不必非強迫自己跳30分鐘.動作熟練之後,運動了30分鐘,可以適量增加時間。

(1)目標:每分鐘跳上120~140下,一小時燒掉600~1000大卡的熱量(跳繩10分鐘的運動量相當於慢跑30分鐘)。

(2)入門:開始時可以不用繩子,放段節奏歡快的音樂,並隨著音樂的節奏單腿輪流蹦跳,同時身體從右至左晃動。注意要屈膝,以減緩衝擊力。

(3)熱身:開始時慢跳30秒或只跳30下,以後逐步延長時間,直至連續跳3分鐘。跳繩時,膝蓋盡量抬高,身體也要保持柔軟。繩甩動時,記住手腕一定要遠離身體。

(4)放鬆:跳完3組後,休息1分鐘。深呼吸,讓肩、胳膊及腿部肌肉放鬆。(5)耐力:再持續1分鐘,拿繩不拿繩都可以,膝蓋盡量抬高,深呼吸,增強耐力。

四.運動中的一些注意

1.勞動不等於運動。勞動不是以鍛煉身體為目的,而運動才是以鍛煉身體為目的;其次勞動大部分是在帶有較大心理壓力狀態下完成的,是身心分離的,而運動則是真正的充分放鬆心情的狀態下進行的,身心合一,兩者在心理上有的不同。但是有的勞動有鍛煉身體的作用,而有的勞動則會傷害身體。一般農活只要適當而又適度,對身體有益;而無論哪一種農活過度勞累了,都對身體有害。

2.持之以恆,提倡終身鍛煉。建議最好結伴鍛煉,共同督促,共同進步,避免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3.循序漸進,避免強度突然增加。健身鍛煉不要設想在短時間內取得明顯成效,更不能寄希望與一勞永逸。

4.最宜鍛煉時間應在下午3點到9點的時間段內。而飽餐後(餐後40分鐘以內)、清晨(植物還未進行光合作用,排出的都是二氧化碳)、空氣污染過於嚴重時、患病急性期不宜運動;糖尿病患者不宜空腹運動;極度疲憊時不宜做劇烈運動,以防猝死。

5.要與自己的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等因素相適應。切忌與別人攀比,只要比自己過去有進步就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鄉搞笑匯 的精彩文章:

TAG:穴鄉搞笑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