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網友發帖吐槽下跪拜年太封建 結果南北方網友集體炸鍋

女網友發帖吐槽下跪拜年太封建 結果南北方網友集體炸鍋

每年過年,除了是闔家歡樂團圓之際,也是年輕小夫妻接受不同傳統習俗考驗的時刻。最近南北方網友又吵翻了天,爭議點在於回家過年,到底該不該為「黃金」而向長輩下跪。

事情是這樣引起的,一個來自南方的新媳婦,今年要和北方老公回老家過年。然而,身未動,就已經得知那邊需要向至親長輩下跪領紅包,甚至新媳婦上門第一年連親族裡的其他長輩也要跪。

因為自小從未經歷過這樣的傳統,女方覺得如此拜年方式「很封建、有點侮辱人」。但男方卻認為女方應該入鄉隨俗,他甚至表示女方的抗拒是「無理取鬧、不尊重他」。

之後,女方將自己的苦惱發到了天涯社區上,沒想到一下子就引發了南北方網友的激烈爭論。眾多南方網友表示了對女方的支持,和對下跪習俗的不能理解:從來沒跪過,憑什麼要下跪,我們這裡只給死人下跪,云云。

北方各地的網友,有的不服氣反駁稱,自己家鄉也只跪拜逝者;有的則吐槽北方某些地方真實存在這種情況,親戚跪拜的陣勢浩大,如萬國來朝。也有和發帖者有著相似經歷的網友出來表示,第一次經歷這樣的習俗真的的很難堪。

【遭吐槽的春節習俗真不少】

事實上,像跪拜禮這樣備受吐槽的春節習俗還真不少,其中被吐槽最多的莫過於人情習俗。曾有位網友發帖寫道:「要被所謂的人情風俗累死:我有五個姨一個舅一個叔一個伯伯還有倆姑姑,這還只是我這邊的親戚,老公那邊也是大家口,算下來二三十家,光送禮就得好幾千,錢還都是小事,主要是真累啊,過年才放七天假,東家跑西家躥,疲於奔命,這是過年呢還是受罪?」這條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網友紛紛表示「不能同意更多!」

「走親戚」算是各地網友都有的痛點,而除此之外,個別地區還有獨有的習俗能折騰人。正月初一不能掃地、洗頭,甚至不能刷牙已經被吐槽了千百次,但山東更厲害,甚至有正月初一不能打噴嚏的習俗。想打噴嚏怎麼辦?忍住!忍不住怎麼辦?那就趕緊找面牆吧。

在湖北一些農村,年夜飯可不是隨隨便便都能吃的,哪個時間點吃上團圓飯,得取決於你的姓氏。姓王的,早晨五點多鐘就開始合家團圓了;姓高的,一般在中午十二點左右開宴;姓楊的,則只能在晚上十二點以後,中間餓肚子的話就要自己解決了。

這並非是什麼姓氏歧視,而是有典故的。據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原來的楚國已經到了「萬徑人蹤滅」的地步,於是秦始皇便下令子民喬遷,但大家到的時間總有個先後。當地的人們為了紀念這次喬遷,就把吃年飯的時間定在了到達新居地的時間。如果嫌吃飯太晚,那隻能怪自己祖先腳力不夠了……

【山東河南最重春節「儀式感」】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物質的豐富,新衣服、年夜飯帶給人們的喜悅逐漸被沖淡,過年的儀式也一再被精簡,大家時常會因此感慨沒年味,但也有些地方仍舊堅守著「儀式感」和年味。

近日,360搜索發布了《春節儀式感大數據》,該數據基於4億活躍網民每天超7億次的搜索行為,從網友最關注的春節儀式感,不同省份、性別對儀式感的看重程度,以及儀式感面臨的威脅等維度做出了數據統計和分析。

數據顯示,山東、河南、北京、廣東的網友最「重視」春節儀式感。在各種過年習慣中,山東儀式感普遍最高,佔比10.2%。河南、北京、廣東緊隨其後,佔比分別為:8.1%、7.2%和6.8%。

而在網友最關注的春節儀式感統計中,年夜飯以絕對優勢名列榜首。其次是拜年祝福、壓歲錢及放鞭炮、貼春聯等。此外,看春晚、走親訪友、置辦年貨、守歲、拜神祈福等也是全國人民普遍認為「不可缺少」的春節「規定動作」。

誠然下跪拜年等習俗確實存在著槽點,但這些形式本身也是一些地區年味的體現,如果一味摒棄只會越來越無年味。倒不如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心甘情願給長輩磕頭的那就繼續保留,不喜歡跪拜的就尋求其他方式替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世界最貴爛尾工程,815億建的300多個小島將要面臨被淹
讓春節返鄉成為舒心旅程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