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狗年大吉丨有了狗,人類走向文明的路途不再孤單

狗年大吉丨有了狗,人類走向文明的路途不再孤單

原標題:狗年大吉丨有了狗,人類走向文明的路途不再孤單



郎世寧十駿犬圖之十.雪爪盧



狗,雅稱為犬,


一向被人們譽為「吉獸」。


在十二生肖和家養六畜中,


犬都緊列「雞」後。


因之,二者往往相提並論,


諸如雞犬相聞、雞犬升天等一些成語。


偶而,犬也有列在雞前之時,


如《三字經》中「犬守夜,雞司晨」。


犬入詩章,


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巧言》篇:

「躍躍狡兔,遇犬獲之。」


後來東漢時期《古詩十九首·十五從軍征》中,


亦有「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之句。


雞年過去,狗年來臨,


便來說說狗,以及關於狗的種種。


狗的起源


考古專家袁靖在研究文章中論述,早在20世紀30年代發掘河南省安陽市殷墟遺址時,法國學者德日進和中國學者楊鍾健就對出土的動物遺存進行了全面的研究,首次發現狗骨。由此拉開了通過骨骼研究中國古代狗的序幕,迄今為止,已經長達80餘年了。



湖北鄧家灣遺址.石家河文化陶塑狗


狗是家養動物。狗的基因證據揭示出世界上不同地區的狗都來自古代人類對於灰狼的馴化。按照中國動物考古學家的研究結果,在距今10000年左右的河北省徐水縣南庄頭遺址明確發現馴化的狗骨。主要證據有以下三條:第一,對骨骼的多項測量結果均小於狼,顯示出形體比狼要小;第二,其形狀特徵與狗接近,與狼差別明顯;第三,其在哺乳動物群中所佔的數量比例明顯比狼要大。這與中國新石器時代多個考古遺址出土哺乳動物群中狗所佔的數量比例具有一致性。由此可見,中國最早的狗至少出現在距今10000年左右的華北地區。

但是,從事自然科學的研究人員依據現代DNA的研究結果,認為狗的馴化起始於15000年前左右的中國長江以南地區,這個地區很可能是唯一的狗的馴化中心。這個觀點與動物考古學研究的結果有明顯的抵牾之處, 至少現在還應該肯定中國最早的狗發現於華北地區。


專家推測,最早可能是狼來到古人的居住地附近,在古人的生活垃圾中尋找食物,在與人的接觸過程中被人捕獲幼崽,作為寵物飼養,由於其與生俱來的生態特徵,人與飼養的狼(或者可以稱之為最早的狗)在較短的時間裡就建立起親密的關係。在最早把狼馴化為狗之時,當時的人很可能首先是為了玩,將其作為寵物來對待的,這畢竟是當時除了人自身之外的第一種與人親近的動物,而且其經過飼養會對人搖尾巴、親近和舔舐人類等行為都會增加人對它的好感,希望它隨時在自己身邊,這種行為源自古人對於友情的認識,也進一步豐富了古人對於友情的認識。狗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家養動物,自從有了狗,人類在走向文明的路途中就不再孤單了。



賈湖遺址SK9狗骨圖


狗的作用


《禮記·少儀》歸納當時狗的用途,「一曰守犬,守御田宅舍也;二曰田犬,田獵所用也;三曰食犬,充庖廚庶羞也。」古人很早開始飼養狗並長期保持這樣的習俗,肯定有其功利性的目的。比如開發狗作為獵犬的功能,狗所具備的敏銳的視覺、聽覺、嗅覺及攻擊性特徵可以幫助古人進行狩獵。其作用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方面,首先是追蹤獸類;其次是圍纏獵物;其三是追捕小型獸類;其四是尋覓、看守被獵人射中的獵物。除了作為獵犬之外,古人也將其作為警衛犬。


考古發掘證實,在陝西、河南、河北、山東地區發現的數十處先秦時期的車馬坑中,都發現出土狗的現象,不少狗的頸部還系著銅鈴。這些狗可能顯示出當時戰爭中形成的車馬狗組合,似乎印證了「效犬馬之勞」這句老話。


春秋時期有諸侯國曾設「犬營」。狗在當時的軍營警備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河南省南陽市鄧縣長冢店遺址出土的漢代「牽獒門吏」畫像石中,門吏兩隻手抓住狗脖子上的頸環,狗豎耳蹲坐於地,瞋目張嘴注視前方,顯示出當時狗在看家護院中的作用。


除上面提到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單獨挖坑埋葬狗的習俗之外,在一些地區先秦時期的墓葬中也普遍存在挖腰坑埋狗的實例。


東漢陶狗



清獵犬圖冊之搏虎頁



南陽王莊畫像石田獵圖



畫像石「牽獒門吏」圖 右:東漢醬紅釉陶狗


我們在考古遺址中發現的狗骨大多是破碎的,證明這些狗在當時是被人食用的。但是任何一個遺址出土的狗的個體數在哺乳動物群中的比例幾乎都沒有超過10%。一隻狗的肉量一般不會超過10公斤,狗肉在當時古人所食的肉量中所佔的比例極小,我們沒有發現古人注重吃狗肉的證據。但是依據文獻記載,在先秦時期和歷史時期,一些特定的區域存在食狗的習俗。戰國初期俠客聶政躲避仇敵來到齊國,「客游以為狗屠」。漢高祖劉邦手下的將軍樊噲在跟隨劉邦出征之前就是「以屠狗為事」等。可見在特定的時空範圍內,也存在專門飼養狗供宰殺食肉之用。我們期待著在今後的考古發掘和動物考古學研究中獲得新的證據。


綜上所述,隨著定居生活的開始,農耕文明的推進,國家和城市的出現,古人飼養狗的動機大致經歷了由作為寵物開始,到作為獵犬及戰爭和看家護院時的警衛犬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狗一直具備寵物的特徵。而作為祭祀和隨葬活動中的狗僅僅是特定時期和局部地區的現象。除祭祀和隨葬的狗之外,其他狗最後往往是被作為肉食對象的,在遺址中出土的破碎的骨骼證明其是被食用的,但是因為其數量少,也表明狗作為肉食的價值基本上沒有受到古人的重視,古人僅在特定的時期和局部地區才有意識地去繁殖狗,將其作為一種比較重要的肉食種類。


清青玉狗



艾啟蒙丨十駿犬圖冊之漆點猣頁


中國人與狗相伴,


走過了10000多年的漫長時光。


今後,人與狗還將一直相伴著走下去,


願我們在未來的歲月里,


更加珍惜這位人類的忠實伴侶,


從它那裡獲取歡樂,


也給它送去更多的歡樂。


簪花仕女圖中的狗


古代對犬的吟誦


我國第一首完整的詠犬詩,產生在三國時期,作者是個孩童。


據《文士傳》記載,東吳有個神童叫張儼,遠近聞名。一次大將軍朱據召見他,令其作詩,以試真假。張儼見院中有隻猛犬,便口佔一首《犬》詩:「守則有威,出則有獲。韓盧宋鵲,名書竹帛。」朱據聽了大感驚訝,盛讚張儼。


韓盧宋鵲皆為古代良犬,史書其名。曹植《鼙舞歌·孟冬篇》中亦有「韓盧宋鵲,呈才馳足」的贊語。這裡,張儼以韓盧宋鵲比喻朱據將軍府中的猛犬。說它看家時極有威風,出獵時大有捕獲,非同一般之犬。全詩語言簡煉,設比貼切,頗有想像力,就是成年人亦難為之。



到了唐代,詠犬詩逐漸多了起來,名篇佳作,俯拾即是。


女詩人薛濤的《犬離主》寫得生動活潑而又富於情趣,其詩云:馴擾朱門四五年,毛香足凈主人憐。無端咬著親情客,不得紅絲毯上眠。」這隻寵犬,平時備受憐愛,卻無端咬傷了貴賓,受到主人懲罰,作者是同情,還是責備,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給人以諸多思考。


白居易的《犬鳶》詩,既是詠物,又是寫人,立足點是一種逍遙思想:「晚來天氣好,散步中門前。門前何所有?偶睹犬與鳶。鳶飽凌風飛,犬暖向日眠。腹舒穩貼地,翅凝高摩天。上無羅弋憂,下無羈所牽。見彼物適性,我亦心適然。心適復何為,一詠逍遙篇。此乃著於適,尚未能忘言。」


宋朝的詠犬詩,與唐朝不相上下。一些著名詩人,如劉筠、梅堯臣、蘇軾、黃庭堅、孔平仲、秦觀、范成大、楊萬里、陸遊等,也都有值得欣賞的詠犬詩。


其中,蘇軾的《詠犬》尤其饒有情趣,堪稱佳作:「烏喙本海獒,幸我為之主。食余已瓠肥,終不憂鼎俎。晝馴識賓客,夜悍為門戶。知我當北還,掉尾喜欲舞。跳踉趁童僕,吐舌湍汗雨。長橋不肯躡,竟渡清江浦。拍浮似鵝鴨,登岸劇獅虎。盜肉亦小疵,鞭笞當慣汝。再拜謝思厚,天下遣言語。何當寄家書,黃耳定乃祖。」這隻狗似乎很通靈性,像個聰明可愛的孩子,既頑皮,又乖巧。



元朝貢性之的《題犬》,以觀察細膩而見稱,讀了簡直令人拍案叫絕:「深宮飽食恣猙獰,卧毯眠氈慣不驚。卻被捲簾人放出,宜男花下吠新晴。」


明朝瞿佑的《金絲犬》,則善於刻畫形象,讀了令人忍俊不禁:「擺尾搖頭慶所遭,愛同獅子銜金毛。花前喜共狸奴戲,月下難隨狗黨嗥。易卜已經稱小畜,書篇底用詫靈獒。主翁要使防門戶,免逐韓盧較獵勞。」這首七律融描寫、議論、抒情、用典為一爐,真是把金絲犬給寫活了,有托物寄寓之意。



至於那些散見於一般詩中的詠犬佳句,更是豐富多彩,隨處可得。如李白詩:「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這是詩人《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前四句,以白描寫景見長。


杜甫詩:「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這是詩人《可嘆》的前四句,以蒼狗設比,感嘆人間萬事變化無常,以抒情議論取勝。


有人詠農家犬,如陶淵明詩:「犬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范成大詩:「雞飛過籬犬出竇,知有行商來買茶」

有人詠獵戶犬,如王維詩:「牧童望村去,獵犬隨人還」;梅堯臣詩:「常隨輕騎獵,不獨守朱門」。有人詠名人犬,如秦觀詩:「裘敝黑貂霜正急,書傳黃犬歲將窮」;陸遊詩:「徒見父子牽黃犬,歲歲秋風下蔡門」


有人詠仙家犬,如吳偉業詩:「我本淮王舊雞犬,不隨仙去落人間」;龔自珍詩:「仙家雞犬近來肥,不向劉安舊宅飛」


有人詠喪家犬,如元稹詩:「飢搖困尾喪家犬,熱暴枯鱗失水魚」;唐順之詩:「憂時譏喪狗,逃世托冥鴻」


有人詠店家犬,如盧綸詩:「風吹夜聲山犬吠,一家鬆開隔秋雲」;盧延讓詩:「狐沖官道過,狗觸店門開」。據有關資料記載,盧延讓屢試不第,後因有「飢貓臨鼠穴,饞犬舐魚砧」等詠貓狗的名句流傳,得到當權者賞識,於是走上仕途,官也越做越大,所以他十分感慨地說:「平生投謁於公卿,不意得力於貓狗。」






那些藏在國外博物館裡的狗狗


- 大英博物館 -



模製淺浮雕泥板,古巴倫文化,伊拉克



金狗護身符,公元前700–500年,巴比倫晚期文化,伊拉克



陶狗,約公元前600–580年,比奧西亞文化,希臘



大理石雕塑,公元2世紀,古羅馬文化,羅馬



水彩畫《愛爾蘭獵鹿犬》


作者Jemima Blackburn (英國,1823–1909)



水彩畫《小女孩和她的寵物》


作者Randolph Caldecott (英國,1846–1886)



- 盧浮宮博物館 -



金狗吊墜,公元前3300–3100 年,烏魯克時期,伊朗



銀飾品,巴克特里亞文化,伊朗



油畫《拴在樹樁上的兩隻獵狗》,1548年


作者Jacopo Bassano (義大利,1510–1592)



油畫《以馬忤斯的晚餐》,1559年


作者Paolo Veronese (義大利,1528–1588)



油畫《穿狩獵裝的自畫像》,1699年


作者Alexandre-Fran?ois Desportes (法國,1661–1743)



-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



金狗飾品,約公元前3300–2900年,伊朗或美索不達米亞



彩陶狗、彩陶貓,約公元前1961–1917年


古埃及中王國第十二王朝辛努塞爾特一世時期



象牙機械狗,約公元前1390–1353年


古埃及新王國第十八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時期



青銅雕像《小女孩抱著一隻狗》


公元前1世紀–公元2世紀,希臘或羅馬文化



綠釉陶狗,中國東漢時期(25–220)



唐三彩陶狗,7-8世紀,中國唐朝



釉上彩瓷狗,17世紀晚期,日本江戶時代



銅像《印第安獵人》,1860–1910


作者John Quincy Adams Ward (美國,1830–1910)



象牙狗雕像,1951,加拿大,作者Sheokjuk



油畫《Georges Charpentier夫人和兩個孩子》,1878年


作者Auguste Renoir (法國,1841–1919)



油畫《小男孩和黑色西班牙獵狗》


作者Fran?ois Hubert Drouais (法國,1727–1775)



油畫《情書》,1770-1779


作者Jean Honoré Fragonard (法國,1732–1806)



油畫《女人和狗》,1740-1749


作者Giacomo Ceruti (義大利1698–1767)



- 英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



陶狗,7世紀,中國唐朝



紅陶瓦,13-14世紀,法國斯特拉斯堡



敲門錘,16-18世紀,西班牙



德化窯白釉瓷狗,1700–1750,中國清朝



軟質釉瓷狗,1765 年,英國德貝郡William Duesbury & Co



油畫《小狗和它的倒影》,1822年


作者Edwin Landseer (英國,1802–1873)



油畫《一隻名叫Lion的紐芬蘭犬》,1824年


作者Edwin Landseer (英國,1802–1873)



版畫《Lochaber Colly和Pincher》,18-19世紀


作者Kay和 E. Mitchell



- 荷蘭國立博物館 -



白瓷狗,約1760年,德國寧芬堡瓷器廠


作者Franz Anton Bustelli (德國,1723–1763)



斑點瓷狗,約1775–1799,中國清朝



銅狗,約1863–1904


作者George Gardet (法國,1863–1939)



油畫《與小狗共舞的男人》,約1640–1660


作者Francois Verwilt (荷蘭,1623–1691)



油畫《一隻狗的頭部特寫》,約1820–1845


作者Nicolas Toussaint Charlet(法國,1792–1845)



油畫《Alida ChristinaAssink的畫像》,1833年


作者Jan Adam Kruseman (荷蘭,1804–1862)



油畫《一隻聖伯納犬》,約1850–1879


作者Bernard te Gempt (荷蘭,1826–1879)



油畫《椅子上的一隻狗》,1860–1891


作者Guillaume Anne van der Brugghen (荷蘭,1811 - 1891)



油畫《一位年輕女人和一隻名叫Puck的狗》,約1879–1885


作者Thérèse Schwartze (荷蘭1851–1918)


你家的狗狗是什麼狗?


美國插畫師Lili Chin喜歡世界各地的狗,


陸續創作了192種不同品種的卡通狗狗。


你家的狗狗是哪一種?


有什麼趣事?


在留言中說說吧!










文博山西


恭賀新春


狗年大吉


文:


文博中國 黑龍江日報 在線文博 集納


特致謝忱


輯:方天戟 李雅麗




看 世 界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博山西 的精彩文章:

大同傳奇:天上飛來丈六觀音
緬懷 | 宿白先生與雲岡石窟的情緣

TAG:文博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