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大年初一,恭迎彌勒菩薩聖誕紀念日

大年初一,恭迎彌勒菩薩聖誕紀念日

農曆正月初一,中國傳統的新春佳節,但對佛教徒來說,還有另一層深意。這一天,恰是當來下生彌勒佛的聖誕。

在此殊勝吉祥之日,請念佛、誦經、持咒、放生、吃素、獻花、供燈、廣作功德,必蒙佛力加持,消無邊業障,積無量福德!祈願世界和平,災難永息,迴向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平安吉祥!

大肚能容,斷卻許多煩惱障礙;

笑容可掬,結成無量歡喜善緣。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布袋和尚

漢地各寺院一般以每年正月初一為彌勒菩薩誕日。之所以有此慣例,是因為相傳布袋和尚的誕日是正月初一,而布袋和尚則傳為彌勒化身。布袋和尚,原名「契此」,又號「長汀子」,傳見《宋高僧傳》卷二十一。

唐末亂世,在一場洪災中,彌勒轉世為人,被一對農民撿回收養,取名「契此」。就在結婚當晚,他拋下養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卻屢遭三個假和尚誣衊,成為世人眼中偷吃葷腥、貪戀女色的花和尚,像過街老鼠一般受盡欺辱。在萬念俱灰之時,經無名老僧指點修行,終於在彎腰插秧時重拾本來面目,從此背起布袋四處遊盪,見人就笑,更在嬉笑怒罵、瘋瘋癲癲的言行中教化眾人:少一點心眼,多一點豁達。「

相傳他的圓寂很是奇特,他在後梁貞明二年(916年)三月三日,示寂於奉化岳林寺東廡下石凳上,留有辭世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直到他圓寂前說出這一偈,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挺著大肚子遊走街頭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彌勒佛!

布袋和尚偈畢安然而化之後在其它州有人見和尚亦負布袋而行。於是四眾競圖其像。今岳林寺大殿東堂全身見存。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哲宗皇帝賜號布袋和尚為「定應大師」,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岳林寺住持募建閣時,將彌勒菩薩塑像於寺內,宋徽宗賜閣名為「崇寧」,從此天下寺院才開始供奉布袋和尚。他不僅被請進中國的寺廟,安放在天王殿正中。還漂洋過海到東南亞、朝鮮半島、日本……凡是佛教流傳的地方,都有大肚子彌勒的開懷笑容。

彌 勒 菩 薩

彌勒是梵語(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譯為慈氏,佛教八大菩薩之一。阿逸多為姓,彌勒為名。大乘佛教經典中又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意為無能勝。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將在未來娑婆世界降生成佛,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彌勒菩薩現居兜率陀天內院,經四千歲(相當於人間五十六億年)之後降世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為賢劫千佛第五位,常被尊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由無著、世親菩薩闡釋弘揚,深受中國佛教大師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彌勒菩薩曾出生於印度波羅奈國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家。他生而相好莊嚴,聰慧異常。按印度的習俗,生了孩子要請相師看相。相師驚異地說:「此兒具足輪王相,長大必然要當轉輪聖王」。

這話很快傳到國王耳里,滿朝文武惶恐異常,怕國內要發生政變。急欲覓得此子,加以殺害。其父預感大禍臨頭,即將其匿藏於母舅家中。彌勒菩薩漸漸長大,舅氏慮其禍終不能免,即令其見佛聞法,從佛出家。

彌勒菩薩由於從小生活在經濟富裕的族氏家中,出家後喜愛穿著。如國王將一件金縷袈裟供佛,佛將它賜給諸比丘,大家看到這般華麗的袈裟,誰都不敢要。唯彌勒菩薩受之,並天天穿在身上,到處乞食。引起一些比丘議論,他聽了根本不放在心上。

彌勒菩薩在《楞嚴經》里說:「憶我往昔,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名利,好游族姓」。

《法華經序品》文殊菩薩說彌勒菩薩「心常懷懈怠,貪著於名利,求名利無厭,多游族姓家」。這說明彌勒菩薩這一習性的養成,並非始於今日,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由來已久。

彌勒菩薩學佛比釋迦牟尼佛還要早很多,釋迦牟尼佛卻比彌勒菩薩早成佛。在《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里,釋迦牟尼佛回憶說:「彌勒發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於其後乃發道意。於此賢劫,以大精進,超越九劫,得無上真正之道,成最正覺」。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後發心卻早成佛?佛陀這樣說:「我以十事致最正覺:一者所有無所愛惜,二者妻婦,三者兒子,四者頭目,五者手足,六者國土,七者珍寶財物,八者髓腦,九者血肉,十者不惜身命。我以此十疾得佛道」。

彌 勒 上 生

在《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優波離問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其人今者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說此人成佛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土?」

釋迦牟尼回答優波離說:「十二年後,彌勒于波羅奈國,劫波利村,大婆羅門家,本所生處,結跏趺坐,如入滅定。身紫金色,光明顯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天,其身舍利,如鑄金像,不動不搖。身圓光中,有首楞嚴三昧般若波羅密,字義炳然。時諸天人,尋即為起眾寶妙塔,供養舍利。時兜率天,七寶台內,摩尼殿上,獅子床坐,忽然化生,於蓮花上,結跏趺坐,身如閻浮檀金色,長十六由旬,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與諸天子各坐華座,晝夜六時,不停地轉大法輪,度諸天子」。

彌 勒 下 生

彌勒下生後,也如釋迦牟尼佛有托生、出家、成道、說法種種示相。

(1)托生

有大婆羅門名曰妙梵,女曰梵摩波提、彌勒托生以為父母。彌勒生後,膚紫金色,身高千尺,胸廣三十丈,面長二十丈四尺,具足三十二相,相好端正無比。

(2)出家

彌勒觀世五欲,致若甚多眾生沉沒在生死海,甚可憐愍。如是正念,不樂在家。感王施物,終歸毀壞,知一切法,亦皆幻滅,修無常想,出家學道。

(3)成道

彌勒成道,坐於龍華菩提樹下,即日成就無上道果,應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地神乃至諸天,各相告曰"當今彌勒已成佛道』。

(4)說法

時有魔王,名曰大將,率欲界無數諸天至彌勒佛所,請說施論、戒論及生滅之論,乃至諸佛所說,苦集滅道。時座上有八萬四千天子,得法眼凈。

彌勒有三會說法:

初會有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

二會有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

三會有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

彌勒說法常贊釋迦功德。

(5)弟子

儴佉王將八萬四千眾,往至佛所,求作沙門。大臣長者,亦復如是,各自念言:雖復千億歲,受五欲樂,不能得免三惡道苦,妻子財產,所不能救,世間無常,命難久保。我等今者,宜於佛法而修梵行,念已出家。

(6)涅盤

彌勒壽命八萬四千歲,入涅盤後,遺法留存一萬四千歲。

經中是這樣描述彌勒國土的:

過五十六億萬年,彌勒當下生於閻浮提,證得佛果。那時,彌勒國土的情況大致如下:

(1)自然條件

國土長十千由旬,廣八千由旬。土地平坦如鏡,名華軟草,遍覆其地。種種樹木,華果茂盛,其樹悉皆高三十里。

(2)居民

人壽八萬四千歲,智慧威德,色力具足,安慰快樂。唯有三病:一者便利,二者飲食,三者衰老。女人年五百歲,爾乃行嫁。

(3)城市

城市次比,雞飛相及。有一大城,名翅頭木,街巷道陌,廣十二里,掃灑清凈。有明珠柱,皆高十里,其光照耀,晝夜無異,燈燭之明,不復為用。時世安樂,無有怨賊劫竊之患。城邑聚落,無閉門者,亦無哀惱,水火刀兵及諸饑饉毒害之難。人常慈心,恭敬和順,調伏諸根,語言謙遜。

(4)政治

時有轉輪王名叫儴佉,有四種兵,以威武統治四天下,王有七寶,又有四大藏,各有四億小藏圍繞。珍寶湧出,無守護者,眾人見之,心無貪著。

彌勒佛與二脅侍菩薩、護法眾像(明)

兜 率 凈 土

欲界六天中第四之兜率天有內外二院。其內院常為補處菩薩之生處。今彌勒菩薩生於此。故謂之為彌勒之凈土。彌勒上生經說凈土之相。以勸願生。

兜率凈土彌勒三尊是彌勒菩薩、法華林菩薩、大妙相菩薩,復有他方諸大菩薩發心而來,古來大德發願往生者眾,其中有阿難尊者、戒賢大師、道安法師、法遇法師、玄奘大師、窺基大師、無著菩薩、世親菩薩、智者大師、智晞、灌頂、玄朗、道宣律師。近代虛雲老和尚、太虛大師、慈航法師……

隋唐之後,彌陀信仰愈盛,但彌勒凈土依然不衰,在平民和士大夫中大有傳播。著名詩人白居易便是彌勒信徒。他組織了「一時上升會」,希望這個會的成員都能往生兜率凈土。他本人在《畫彌勒上生幀記》云:「願當來世,與一切眾生,同彌勒上生,隨慈氏下降。生生劫劫,與慈氏俱;永離生死流,終成無上道。」他在晚年的言志詩中也說:「吾學空門非學仙,恐君說吾是虛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歸兜率天。」

戊戌年每日佛前一盞燈

暨彌勒菩薩聖誕供燈共修

2018年伊始,積福慧發起每日佛前一盞燈共修,通過盞盞明燈,為家人、為朋友、為天下蒼生帶來吉祥的祝福。在彌勒菩薩加持下,開啟智慧、喜悅、充滿希望的新一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覺 的精彩文章:

星雲禪話 服從

TAG:禪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