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拒絕「被忽視」,德國民粹主義政黨計劃成立新聞台

拒絕「被忽視」,德國民粹主義政黨計劃成立新聞台

歐洲民粹主義勢力再次悄然發力:德國激進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Alternative for Germany, AfD)上周宣布,將在柏林成立獨立的新聞編輯室,以制衡傾向建制派的主流媒體。

在接受《焦點雜誌》(Focus Magazine)採訪時,德國選擇黨領導人魏德爾( Alice Weidel )聲稱,眾多媒體對該黨的視而不見或是惡意中傷讓自立門戶成了唯一的選擇,擺在檯面上的計劃包括在 4 月成立一家 24 小時運營的電視新聞台。德國記者協會(German Association of Journalists)隨後指出,這一計劃在經濟層面很難操作,但潛在威脅不容小覷。

德國選擇黨在宣傳中大量使用民族主義與反「伊斯蘭化」修辭。截圖來自:Facebook

德國選擇黨成立於 2013 年,主要政見包括反移民、反「伊斯蘭化」、反歐元區。在去年的大選中,該黨一舉拿下 12.6% 的選票,在聯邦議院的席位由 0 上升至 94,成為議會第三大黨。調查顯示,德國選擇黨的異軍突起得益於建制派在難民問題、社會不平等的解決上失去民眾信任——多達 60% 的選民把票投給德國選擇黨是因為「反對其他所有政黨」。

但根據《衛報》(The Guardian)的分析,這同時意味著德國選擇黨選民基礎較為脆弱,缺乏與民眾之間的真正聯繫。儘管該黨在 2017 年大選前更成功地運用了社交媒體動員選民,甚至與曾經為英國獨立黨(UKIP)、特朗普選舉造勢的哈里斯傳媒(Harris Media)合作發布了一系列極具爭議的宣傳廣告,擊中民眾的「安全感」痛點,但在傳統媒體影響力巨大的德國,要想真正站穩腳跟,該黨顯然需要更廣泛、更直接地與潛在支持者對話。

如果成立電視新聞台的計劃付諸實施,德國選擇黨將有望擴大民意基礎。根據去年的選舉數據,該黨在前東德地區受經濟蕭條困擾的年輕選民中取得了最大成功,這也與該黨在社交網路攻勢上的投入相符。

德國選擇黨在 2017 年大選第二輪中的分地區得票率。圖片來源:Wikipedia

對德國選擇黨來說,執行這一計劃的最大障礙可能在於經費。在德國,大選得票超過 0.5% 的政黨都能得到國家提供的活動經費,這將為德國選擇黨帶來上百萬歐元的收入。但相較財源廣進的主流政黨,成立電視台對該黨而言仍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據《石英》(Quartz)網站的報道,黨內已有不同的聲音,擔心上周宣布的計劃超出該黨的財政能力。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成立後的新聞台如何代表德國選擇黨發出統一的聲音?即使是在去年大選的高光時刻,德國選擇黨也處於內鬥的陰影之中,兩位黨魁、兩位候選人在一些敏感議題上無法達成一致。前任黨魁佩特里(Frauke Petry)公開表示,無法接受另一位領導人為德國的二戰罪責翻案的言論,而她也在選舉後主動退黨。一旦新聞台投入運行,在特定報道與評論中所持的立場將可能反映該黨的團結程度。

在德國選擇黨的計劃宣布前,以現任總理默克爾為首的建制派剛剛完成了艱難的組閣,建立了一個脆弱的執政聯盟。《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擔憂,激進右翼已經改變了德國的政治修辭與議題設置。德國選擇黨悄然發起的媒體攻勢表明,這場傳統政治與民粹主義之間的競賽還將持續。

題圖為電影《浪潮》(2008),來源:豆瓣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優衣庫海外市場表現不錯,今年首個聯名找了Marimekko
據說今年市場會有這 5 個時尚趨勢,好像沒什麼新意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