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乙飛:中華古韻永傳承

乙飛:中華古韻永傳承

中華古韻永傳承

——讀朱際展有感

中華詩歌源遠流長,應該說是中華文學最早的藝術表現形式。其內容豐富多彩,在中國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展現中起著重要和顯著的作用。雖經幾千年的歷史演變,中華古詩卻歷久彌新,風騷依舊流行於世。

作為中國人無不耳聞目睹那些感染人心的詩句,並學之作之樂此不疲。用詩抒情達意,使人生的境界臻於文化的真善美。

從詩經風雅到唐詩鼎盛,古詩基本定形於五言、七言韻律,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表達方式,至今不衰而受更多的人喜愛。

於是,古詩的奇芭,得其精華者用心作高雅之品,得其莖葉者也順口溜抒發詩情感受。

我的家鄉駢邑臨朐,文化底蘊豐厚,被譽為中華詩詞之鄉,自然詩人輩出,作者眾多,而時有佳作傳揚。

在一次詩歌交流會上,認識了我縣詩人朱際展老師。我們一見如故,相談融洽。朱老師熱情地將他的《朱際展絕句精選》贈於我,使我讀後感到震動和敬佩!

朱際展能細緻入微地把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情景,轉化成精簡義理的詩句,讓人讀之親切,感悟到其意境之美。而且他在工作之餘,時常持之以恆的寫詩,多有佳作。

謹借其一首《懷人》為例略表拙見。

懷人

懷君夜不寐,

溪橋夜獨往。

月落無物看,

抱膝聽水響。

此詩寫出了詩人因思念某人而無眠,心情激動地走到附近的一座溪橋上。抱膝獨坐在月落夜黑的寂靜里,周圍什麼也看不清,只有水流淙淙的響聲與心靈共鳴,詩人彷彿得到了安慰。於是心情趨於溫馨,享受在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中。

樸實的詩句,會讓人感到自然親切更能感動人!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並沒有過多華麗飾詞,甚至幾乎近於口語,卻流傳得更久更廣。正所謂好詩貴天然,妙手偶得之。當然,詩必須經過精鍊,樸實恰到好處才行。

中華古詩的格式要求韻律和諧,用詞多對仗工整意味深含。但如有精美之句也可不拘形式,也不妨其美。用這種形式表達生活的感受,有無窮的意味。為了寫出好詩,古人們反覆「推敲」詩句,嘔心瀝血以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效果。現在仍有許多人痴愛古詩,可見古詩的魅力是多麼的迷人!

可是,現在也有不少學寫古詩者,沒有認真研究古詩的精華,認為古詩容易寫,寫出的古詩卻不倫不類,還自以為不錯!比如:為平仄押韻而不顧詞義是否合適而胡造句用詞,甚至把詞序倒顛;把乾坤寫成坤乾,把父子寫成子父。須知有些詞是不能亂用的,不能有悖常理。有些詩,題目和內容似風馬牛不相及,主題不明。而且有些整首詩內容也不諧調,一句寫著雨夜,一句卻寫月亮,只是胡湊!寫的不好,卻不認真思改,而急於示人,也許能得到一些被人奉承的虛榮,就自滿足、自鳴為詩人,其實是自欺欺人,是對古詩的褻瀆!這些現象會混淆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對古詩的理解和影響,對古詩的繁榮和傳承是負能量的。應該引以為戒,溯本正源,堅持優良傳統,創新內容,努力讓古詩芳香永繼。

中華古詩之美,美像圖畫,詩情畫意,似春江花月夜的浪漫美麗。

中華古詩之妙,妙在韻律,朗誦如歌,如陽關三疊之詠唱。

詩是人類精神升華的曙光,我們的生活需要詩意的滋養。

泱泱大國蔚文風,

千年流芳眾人頌。

盛世詩歌更繁榮,

中華古韻永傳承!

作者簡介:乙飛,原名王永勵,臨朐縣寺頭鎮崔冊村人。

縣作協會員,彌河源文學社主要成員,沂山彌河公眾號文化平台主編。喜愛文藝,

認為文藝能高尚人的境界。

點擊文章作者名字旁沂山彌河按或掃此二維碼再點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彌河源 的精彩文章:

乙飛摘編:不拘形式自「精妙」

TAG:彌河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