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BAT!國內「霸主」躋身世界舞台

BAT!國內「霸主」躋身世界舞台

2018年2月7日,新華財經(XHF)發布了2017全球市值500強排名,毫無疑問,前三名仍舊被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這三大美國互聯網巨頭「霸屏」。此後的四到十位分別為亞馬遜、臉書、騰訊、伯克希爾哈撒韋、阿里巴巴、強生、摩根大通,其中騰訊以5000億美元的市值位列第六,阿里巴巴以4900億美元的市值位列第八,工商銀行以3267.9億美元的成績位列第十二。而這個排名在十年前還是被傳統企業所霸佔,中國入榜的企業還是工商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石化這樣的金融、能源等國有企業。

2018年1月31日,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41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普及率達到55.8%,超過全球平均水平(51.7%)4.1個百分點,超過亞洲平均水平(46.7%)9.1個百分點。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的佔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

互聯網公司一步步培育了如今的網民群體,而網民群體更是助推互聯網公司一步步走上國際舞台。

《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境內外上市互聯網企業數量達到102家,總體市值為8.97萬億元人民幣。其中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公司的市值之和佔總體市值的73.9%。上市企業中的網路遊戲、電子商務、文化傳媒、網路金融和軟體工具類企業分別佔總數的28.4%、14.7%、10.8%、9.8%、5.9%。

顯然,到目前為止,BAT(百度Baidu、騰訊Tencent、阿里巴巴Alibaba)在中國互聯網江湖的地位依舊不可撼動。當BAT的業務勢力蔓延至各行各業、國內國外,以此作為依託的這三駕馬車也開始躍居世界舞台。

從另一個維度看來,一個公司的營業收入能夠達到千億美元級別,更是能證明其在世界舞台上、行業內的領軍位置。而目前全球只有9個國家擁有千億美元級別的公司,全部分布在歐美國家和東亞國家。中國躋身「俱樂部」的13家企業幾乎全部為金融、通信、能源等大體量企業。

這樣看來,以BAT為首的互聯網企業似乎並沒有想像中這麼「成功」,但仔細觀察其公司的財務數據便可以發現,BAT,至少是騰訊和阿里巴巴兩家公司或許能在很快的未來躋身千億美元行列。

阿里巴巴公布的2018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顯示,季度營收830.2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56%;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240.7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5%。核心電商業務收入達732.44億元,同比增長57%。基於可預見性,阿里巴巴上調2018財年的收入指引從49%—53%調整至55%—56%。

這不是近期內阿里巴巴上調財年收入指引了,除了國內零售平台的重大貢獻外,跨境及國際零售業務、雲計算、數字媒體和娛樂業務等多方面實現強勁增長。新零售,是阿里巴巴接下來保持高增速的殺手鐧之一。

若按此前2016—2017財年1582億元(約合250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以及持續保持的高增長率來看,四年內躋身千億美元級別並不是難事。

然而,相比騰訊和阿里巴巴在國際舞台上的高調錶現,BAT中的「掉隊者」百度在硬指標數字上落後太多,卻通過登上《時代周刊》封面贏得一局。北京時間1月19日,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登上最新一期《時代周刊(亞洲版)》封面。這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家第一次登上該周刊封面。後者在封面上給予了李彥宏「the innovator(創新者)」的稱謂。

為什麼是百度,而不是成績更加突出、耀眼的騰訊或者阿里巴巴?或許只是源於李彥宏摸准了未來科技創新的命門——人工智慧。這正是《時代周刊》的判斷:在2030年以前,中國就將成為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主導,這將成為支撐中國崛起的重要力量。

雖然包括BAT,甚至第二軍團的京東、小米等國內互聯網科技企業都在爭相布局人工智慧,但《時代周刊》之所以選中成績愈發落後的百度,正是因為看到了其在這方面的重視與投入,「在中國,沒有人比李彥宏更重視(人工智慧)這個挑戰」。

根據百度2017年的財報可以看出,其前三個季度收入90億美元,其中約12億美元用於研發,大部分都投給了人工智慧。但這顯然不是全部,百度在中國對於人工智慧的投入有目共睹,無論從開始時間,還是布局的深度、廣度都不是其他巨頭可以匹敵的,可以說如果百度這次能夠真正「卧薪嘗膽」,或許未來能夠一舉追上A和T,再次以三巨頭的形式活躍在世界舞台。

撰文/韓煦

責編:日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金融傳媒 的精彩文章:

沒學過經濟的美聯儲主席來了!會給全球金融帶來什麼?

TAG:新金融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