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梁家河:年夜飯上說變化

梁家河:年夜飯上說變化

新華社西安2月15日電 鞭炮聲響,禮花綻放在深藍色天幕上,躍動的光芒照亮王保林的笑臉。在陝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小區,和王保林一樣,許多人家依照民俗在年夜飯前放炮,圖個熱鬧吉祥。

梁家河村有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33戶1187人,總土地面積14777畝。這個春節,梁家河村的許多村民都搬到位於鎮上的小區過年。「我們這個小區離村子5公里,每戶都在小區有住房。我們家100多平方米,三室一廳。」王保林說,「小區有暖氣,冬天不受凍了。」放完炮,王保林回到家裡,在他關門的瞬間,嚴寒被擋在屋外,室內溫暖如春。

2月15日,在延安市文安驛鎮梁家河村梁家河小區,王保林正在家裡掛春節燈籠。

晚上七點左右,年夜飯上桌了。桌上有魚有肉,有陝北傳統的蒸碗、油圈圈和年糕,還有炒青菜、西紅柿、進口車厘子等。王保林和父母、岳母、弟弟、妻子、兩個孩子圍坐在桌邊,一家人笑語晏晏,說著家常。

「現在生活好了,年夜飯比過去豐富多了。我小的時候過年,最多能吃上頓蒸碗和年糕,青菜這些反季節蔬菜根本吃不上,更別說新鮮的水果了。」王保林說。而讓他感觸最深的變化,卻遠不止於這桌飯。

今年47歲的王保林高中畢業就外出打工,他曾跑過許多地方,做過不同的職業。「當年梁家河村沒有什麼產業,家裡退耕後留下的幾畝地由我父親種著,我不出去沒有事情干。村裡的很多年輕人和我一樣,都只能外出打工。」他說。

多年來,王保林和妻子一直在外奔波,兩個兒子也跟著他們不斷轉學。「其實在打工者中我們情況還是不錯的,兩個人一年有十幾萬元的收入。但是安定不下來,感覺哪裡都不是屬於自己的家。」王保林的妻子賀延紅說。

2015年5月,梁家河村成立了鄉村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村委會號召村裡外出打工的村民回村發展產業。「我搞過多年的經營銷售,村裡人希望我回來,管理旅遊公司,帶動村子發展。」王保林說。

回鄉後的王保林擔任了旅遊公司的總經理,並把許多有一技之長的回鄉青年吸收進旅遊公司中任職。懂駕駛的,就開電瓶車接送遊客;懂策劃的,就寫文案,制定宣傳方案……同時還著重吸收貧困戶進公司,帶動他們脫貧致富。

2月15日,在延安市文安驛鎮梁家河村,王保林家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一家人吃著豐盛的年夜飯。

為了更快地發展旅遊產業,王保林和村幹部們想了許多辦法,鼓勵村民開農家樂、小賣部、民宿等。但最初村民們有顧慮,創業積極性不高。王保林就自己貸款200萬元,開辦了村裡第一家農家樂。「一開起來生意就很好,去年收入有七八十萬元。村民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這才打消了顧慮。」現在,村裡已經有6戶農家樂、13個小賣部、3家農家客棧。

旅遊公司還把村民的62孔窯洞,用一孔每年3000元的租金租用十年,改造成地道的窯洞民宿,供遊客住宿。實現的收入每年給村民分紅。

現在的梁家河村,與王寶林離開時相比已經有了很大變化。「過去很多年,村子裡就剩下老人們,和陝北普通的空心村沒什麼兩樣。」王保林說,「但是現在,我們村子裡每天遊客絡繹不絕,年輕人也基本都回來了,熱熱鬧鬧的,人氣旺得很!」

據初步統計,梁家河村2017年接待遊客量超過100萬人次,旅遊產業帶動220人就業。同時,梁家河村還建成高標準山地蘋果園500畝,發展生豬養殖和農副產品加工。2017年,梁家河人均純收入達到20800元,比2014年翻了一番。

在年夜飯桌上,王保林端起酒杯對妻子賀延紅說:「我要忙村裡旅遊公司的事情,農家樂和老人、孩子主要靠你照顧。這一年,家裡家外辛苦你了!」

王保林說,2018年他還有新的目標:「我還要繼續把村裡的45孔窯洞,打造成高端賓館,吸引更多的遊客。我希望今年梁家河旅遊收入能達到2000萬元。」

67歲的村民劉金蓮和一家十多口人圍坐在窯洞中,年夜飯葷素搭配,十分豐盛。雖然在小區中也有房子,但劉金蓮並沒有像許多村民一樣,搬到小區的房子中過年。「我還是舍不下我這住了幾十年的窯洞。」劉金蓮說,「我們陝北講究『點燈過年』,我守在這裡,不僅要點亮我自己窯洞里的燈,還要點亮我照看的另外幾孔窯洞的燈。」

隨著燈亮了,笑容映在窯洞內每個人的臉上。「我希望更多的人都到我們這個小山村來旅遊!」劉金蓮說。(記者:梁娟、姜辰蓉、李華、付瑞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四面山高速預計6月通車 主城到四面山只需1.5小時
千畝旱田改種水稻 種糧大戶投入的底氣更足了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