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大年初一,開門三件事莫忘記

大年初一,開門三件事莫忘記

隨著新年鐘聲敲響,戊戌年喜氣旺旺地來到了我們面前。剛吃過熱噴噴的年夜飯,又與家人一起熬了一夜守歲,春節的年味正濃。正值此時,大年初一新年第一天,開門有三件事千萬不要忘記:

第一件事:燃爆竹

「開門爆竹」一說古已有之。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道教講放鞭炮是有數字寓意的:放鞭炮放三聲,叫什麼呢?叫連中三元;放四聲,福祿壽喜;放五聲呢,五福臨門;放六聲呢,六六大順;七聲,七星高照;八聲,八方進寶;九聲,九子登科。放一百聲呢,叫作百子炮。為什麼是百子炮呢?寓意著子孫滿堂,和家興旺!

放完鞭炮後,還有一件事情要謹記。初一這一天一定不可以掃地,因為紅色的鞭炮碎屑意味著財寶和吉祥,又叫滿地金錢。過年放鞭炮,示意已經把吉祥迎進了門中,所以千萬不要掃出去。同時,紅紅火火的鞭炮碎屑還具有驅邪的作用。中國古人放爆竹,不僅是為了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更希望這一行為能夠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第二件事:祭祖

除夕祭祖,是中國流傳至今最悠久的傳統風俗,也是道教最為提倡的內容之一。

在中國文化中講究「百善孝為先」和「慎終追遠」,這一傳統觀念甚至影響到了道教的神仙信仰。凡是出家修道之人,其一不改俗家姓氏,表示對自家祖先的尊重;其二要傳承祖師留下來的字譜,同樣是在表達對祖師的遵從。

在辭舊迎新之際,不論是道教信仰者還是普通百姓,都要對祖宗先輩表示孝敬之意和懷念之情。同時,中華文化的信仰根基源於「敬天法祖」,人們深信祖先神靈可以保佑子孫後代,使子孫後代興旺發達。這一傳統習俗代代相傳,所以人們每逢除夕總要舉行祭祀儀式,感恩追始,祈求祖先保佑。

在過去,祭祖儀式一般在除夕下午於族人祠堂中舉行,身穿盛裝的同一姓氏宗族都要前來參加,祭祀的儀式非常隆重。時至今日,老百姓一般都在吃年夜飯之前或者初一一大早,在家中的先祖神龕面前擺起美酒佳肴進行拜祭。祭祀的供品要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以此來告訴祖先,兒孫生活美滿,請先人有靈莫要擔憂。

第三件事:發紅包

紅包,又稱壓歲錢,是祈願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

《燕京歲時記》中有記載:「長者貽小兒,以朱繩綴百錢,謂之壓歲錢:置橘荔諸果於枕畔,謂之壓歲果子。元旦睡覺時食之,取讖于吉利。」壓歲錢,也稱為「壓祟錢」,顧名思義是以此錢來壓住鬼祟,避免小孩子受到傷害。長輩給晚輩的壓歲錢其實還承載著血濃於水的親情。

隨著風俗的演變,一些常年在外地打工的人們回到家鄉後,也總是會給年邁的父母包上一個紅包,感恩他們的養育之情,希望老人可以長壽幸福。而移動支付的興起更讓朋友間搶紅包成為一種流行,這更加活躍了親朋聚會時的熱鬧氛圍。

做完這三件事,才是真真正正地過了一個圓滿的春節。這些歷經千年還在傳承的古老傳統,是中華血脈得以永恆流傳的外在基礎,萬萬不可在我輩手中丟失。

大年初一,表示著新的一年已經開始,放鞭炮、祭祖、發紅包……你還有什麼沒有做嗎?

(道教之音原創文章,轉載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他創立了東派丹法,人稱「洞曉陰陽,深達造化」
「我於昨晚去世,走時心靜如水」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