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人一夜時間收復丟失67年領土,唐宣宗喜不自勝,得來全不費工夫

此人一夜時間收復丟失67年領土,唐宣宗喜不自勝,得來全不費工夫

滿目瘡痍的唐王朝經歷過安史之亂後,國力迅速的虛弱下來。宣宗大中二年,距離安史之亂已經過了很多年,當時元氣大傷的唐朝還並沒有從安史暴亂中恢復過來。正在內外交困之時,吐蕃看準時機,將目光投向了唐朝地區。

朝廷由於討伐北方叛軍,西部的軍隊大部分被撤走調離支援北伐軍,吐蕃趁機佔據河西地區的涼州、瓜州、甘州以及肅州。公元763年10月14日,吐谷渾與党項率領20萬大軍乘虛深入唐王朝的腹地,這對於唐朝而言無疑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

宣宗時期,唐朝已經失去此地67年,唐朝歷代帝王雖然有心收復此地但卻一直未能收回,一直到張議潮謀劃已久之後竟然用一晚的時間就將此地光復。當時河西地區的漢人面對這驚天巨變,百姓們在吐蕃鐵蹄下戰戰兢兢,吐蕃人進行著慘無人道的統治,處心積慮運用各種殘酷手段,力圖奴役和同化漢人:

1.吐蕃統治的漢人無論貴賤,生而為奴。

2..吐蕃人對河湟的唐人「剃髮易服」,強迫漢人穿胡人的衣服,說胡人的語言,如吐蕃人一樣赭面紋身。

3.吐蕃人規定嚴格的等級制度。在吐蕃人面前漢人就是二等公民,遇到吐蕃人只能弓著背行走。

唐朝百姓默默地堅守著自己作為漢人的身份,無時無刻不乞求著王師解救。

而作為漢人的沙州勇士張議潮早已無法忍受,暗地裡一直在招募軍隊準備一舉奪回此地。公元846年,在張議潮不斷在暗中積極招兵買馬過程中,吐蕃發生大亂,贊普朗達瑪被僧人所弒,出現了繼承人危機,整個吐蕃陷入了內亂之中。張議潮抓住千載難逢的好形勢,集結漢人準備發動政變,舉起驅逐吐蕃人的義旗。

張議潮率領民軍吐蕃擊破圍攻沙洲的軍隊,反叛取得了成功,沙洲得到光復。沙州的光復,為整個河湟收復奠定了基礎,之後張議潮又將瓜州等地也光復,安史之亂後丟失的這些領土,就這樣在張議潮的隱忍以及正確的時機下得以收復。

當唐宣宗聽聞河湟光復,簡直是喜不自勝。本來自己已經在著手準備收復河湟的軍事計劃,沒想到張議潮等人就將此地收復了,簡直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鴻儒生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曾想流亡菲律賓,菲總統:菲律賓負責任政府,不能拒絕庇護
朱元璋問劉伯溫明朝傳多少代,劉伯溫只說4個字,兩百多年後應驗

TAG:大鴻儒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