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太陽系公民注意了,福到啦!

太陽系公民注意了,福到啦!

天行健,福蘊康。

各位太陽系的先生女士們,

太陽攜八顆行星給大家拜年啦!

祝各位兄弟姐妹在新的一年裡

水漲船高,天天向上。

日富月昌,金玉滿堂。

海闊天空,地久天長。

帶你掃出敬業福

在這裡《天文愛好者》雜誌也給大家提前拜個年!

╭~~~╮

(o^.^o)

天眼巨鏡探物忙

聞道悟空戰果煌

愛探黑洞引力波

好個慧眼細稱量

這超新星不一般

拜月共賞紅玉盤

年年歲歲參商轉

瞭然舊事譜新篇。

你是否看出來這是一首藏頭詩了嗎?(^o^)/

沒錯,這就是2017年重大天文事件,

回首2017,展望2018!

我們來看看2017年天文圈裡的故事吧。

天眼巨鏡探物忙

位於中國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喀斯特窪坑的FAST又稱「中國天眼」,是目前世界最大、靈敏度最高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由4450 塊反射面板單元、6670根主索、2225根下拉索和2225個促動器組成的主動反射面系統,接收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大小,比此前最大、被譽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Arecibo望遠鏡(300 m口徑)的靈敏度還要高2倍多。基於3項全部中國知識產權的自主創新——選址方法、索網主動反射面、柔性索結合併聯機器人的饋源支撐,突破了射電望遠鏡工程極限。

如此龐大複雜的FAST,其建設和調試難度可想而知。FAST於2016年9月26日竣工,隨後進行了調試、標定望遠鏡性能及試觀測等工作,2017年8月27日,FAST 首次實現跟蹤觀測,並穩定地獲取目標源的信號。隨後,又成功地實現了換源、編織掃描、跟蹤等多種觀測模式。至此,FAST完成瞭望遠鏡的功能性調試。

2017年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公布了500 m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在竣工後1年取得的首批成果,包括探測到數顆優質脈衝星候選體,其中2顆已通過國際認證。這不僅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利用自行研製的天文學設備探測到脈衝星,也表明望遠鏡調試進展超過預期,在1年內實現了基本觀測功能。

聞道悟空戰果煌

暗物質是21世紀科學研究的重要疑難問題之一。2015 年底發射升空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DAMPE),在正常運行近2年後,於2017年12月公布首個物理結果,宣布其觀測到高能能譜。比較有趣的是,「悟空」衛星首次直接測量到了電子宇宙射線能譜在~1 TeV處的拐折,該拐折反映了宇宙中高能電子輻射源的典型加速能力,其精確的下降行為對於判定部分(能量低於1 TeV)電子宇宙射線是否來自於暗物質起著關鍵性作用。

中國發射的「悟空」衛星就是用於探測高能光子和電子的能譜,從而希望發現可能的暗物質信號。「悟空」衛星採用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自主提出的分辨粒子種類的新探測技術方法,實現了對高能(5 GeV~10 TeV)電子、伽馬射線的「經濟適用型」觀測。「悟空」衛星目前運行狀態良好,正持續收集數據,一旦該精細結構得以確證,將是粒子物理或天體物理領域的開創性發現,或許到時真的有機會揭開暗物質的神秘面紗。

愛探黑洞引力波

2017 年天文學的絕對熱點必然還是屬於引力波探測。引力波繼續延續著之前的探測神話,不僅發現了更多的黑洞天體,使得LIGO團隊的創始人毫無懸念地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與此同時,中子星合併引力波和電磁對應體的直接聯合探測,更是開啟了引力波多信使天文學,再次掀起了引力波研究的更大熱潮。

2017年8月17日,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天文學家獲得一個消息,LIGO和VIRGO探測器探測到了一個持續100 s左右的新引力波信號,其形式與2個中子星的併合相一致。GW170817引力波信號到達之後大約1.7 s,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費米衛星搭載的伽瑪暴監測器(GBM和歐洲INTEGRAL望遠鏡搭載的SPI-ACS探測器均探測到一個暗弱的短時標伽馬射線暴,並將其命名為GRB170817A)。因為時間和空間的一致性,被認為是跟引力波事件成協。在得知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幾分鐘內,世界各地的望遠鏡就開始了忙碌的觀測。之後的幾周內,天文學家在電磁波譜不同波段上(X射線、光學和射電等)都投入了可能的觀測設備,對那一區域進行觀測。這些觀測對這一災變性事件提供了從併合前約100 s到併合後數周的全面描述。儘管此源發生在南天區,中國的HXMT「慧眼」衛星和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還是有幸參加了這次科學發現的盛事,其中AST3對其光學對應體進行了10多天的追蹤觀測,得到了重要的光學數據觀測。

好個慧眼細稱量

2017年6月15日上午11時,中國第一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HXMT)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

「慧眼」又名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HXMT),主要載荷包括高能X射線望遠鏡(能區20~250 keV,面積5000 cm2)、中能X射線望遠鏡(5~30 keV,952 cm2)、低能X 射線望遠鏡(1~15keV,384 cm2)和空間環境監測器,利用簡單成熟的準直型望遠鏡實現高靈敏度快速成像。科學目標是進行X射線銀盤巡天,對可能的黑洞、中子星等X射線源進行定點研究,同時對遙遠的宇宙學距離上的伽馬射線暴進行監測。

這超新星不一般

超新星是恆星死亡時所產生的劇烈爆發,在宇宙中極為普遍。目前探測到的所有超新星都是只有一次爆發,然而在2017年11月《Nature》發表的一篇文章,觀測到了一個非常奇特的超新星,這顆超新星至少爆發了多達5次,這是前所未有的。

這顆超新星最早由美國的iPTF團隊所發現,根據發現時間被命名為iPTF14hls。然而這個超新星被探測到之時,已經處於亮度下降的階段,所以當時並沒有引起該團隊的重視,也沒有公開數據。之後這個超新星也分別被其他2個不同的團隊在巡天項目中獨立發現,其中一個是清華大學教授王曉鋒的超新星巡天團隊,他們利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興隆觀測站80 cm的TNT望遠鏡在2014年11月14日發現了此超新星。

2015年1月,王曉峰團隊進一步利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興隆觀測站的2.16 m光學望遠鏡對此超新星進行了一系列光譜觀測,得到了此超新星最早的幾條光譜,並且發表在《國際天文學通報》雜誌上。此超新星的光譜表現出很強的P Cygni線,這是一個由運動氣體的吸收和發射共同導致的譜線。根據此特徵,這個超新星被分類為IIP型,也就是富氫的大質量恆星核塌縮超新星。IIP型的超新星很普遍,並不是特別有趣。對於這個超新星最為異常的是,通常的超新星只爆發一次,在光變曲線上只有一個峰值,而對於這顆超新星結果發現了多個峰值,達5個,這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例。

拜月共賞紅玉盤

2018年1月31日晚,丁酉雞年最後一個滿月夜,天空上演一場萬眾矚目的月全食大戲!在我國幾乎所有地區都欣賞到一輪「紅月亮」高懸夜空的迷人景象。月食過程持續5個多小時,其中全食階的「紅月亮」在20時51分至22時08分現身。這次月食也是2018年兩場月全食中的第一場。

鳴謝:本文部分內容參考苟利軍、辛玲等《2017天文學熱點回眸》,首發於科技導報微信公眾號。

小編不才(o^.^o) ,根據2017年天文事件

寫出一首藏頭詩送給大家

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創作

歡迎在我們微信下面留言!

《天文愛好者》陪你過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 的精彩文章:

還在「泡」?冰島人教你溫泉的花樣玩法!
穿越貝加爾湖 | 他曾寫下遺書,為這場無怨無悔的冰雪之旅

TAG:美國國家地理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