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之重器,陝西瑰寶之一》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重現大唐盛世的風采

《國之重器,陝西瑰寶之一》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重現大唐盛世的風采

原標題:《國之重器,陝西瑰寶之一》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重現大唐盛世的風采


正在央視熱播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不但讓陝西歷史博物館登上了眾多熱搜榜,更讓全國觀眾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陝西豐富的歷史文物資源,這些精美的文物不僅訴說著古代中國昔日的輝煌,更傳承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脈。今天,讓我們從陝西歷史博物館開始,通過一隻銀壺去感受一千多年前大唐王朝的盛世氣象。



春節長假臨近,陝西歷史博物館人流如織。



在大唐遺寶展覽館的唐代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展台前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觀看。這個1970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發現的銀壺,記錄了盛唐宮廷宴樂時舞馬向唐玄宗獻酒的故事。


《舊唐書》中記載: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多年,喜愛音樂和設宴聚會。盛宴從白天持續到黑夜。三十匹「蹀馬」,也就是會跳舞的駿馬,披金戴銀,為唐玄宗獻舞,表演到高潮,領頭的舞馬跳到高榻之上盤旋如飛,後膝跪地用嘴銜起酒杯遞到唐玄宗面前。



毫無疑問,這些善於舞蹈的駿馬,是深得玄宗喜愛的。當時,宰相張說寫過十多首詩篇歌詠「舞馬」。舞馬盛況是盛唐繁華的驕傲。


「屈膝銜杯赴節,傾心獻壽無疆」。「更有銜杯終宴曲,垂頭掉尾醉如泥」。描繪的正是這件鎏金銀壺上駿馬的姿態。於是,這銀壺有了確切的名字:「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銀壺的造型採用了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和馬鐙的綜合形狀,由一整片銀片捶打成型。在壺身兩面,有兩匹對應的鎏金駿馬。



馬的後腿彎曲蹲坐,前腿直立,馬尾高揚,口中銜一酒杯,脖子上系有彩帶,飄灑於身後,向主人行禮,是為舞馬。馬的形狀是在壺壁上捶打出來,所以如浮雕般凸起,富有立體感。利用金屬延展性,捶打出器形和紋飾的捶揲技法,在商周時期就有了,可以製作青銅器和玉器上裝飾的金箔。到了春秋戰國之時,已能製作精美的銀盤。


漢代的絲綢之路帶來了中亞和西亞的金銀器加工技術,並與中原的技法交流與融合。到唐代,金銀器物的製作達到了一個高峰。工匠們對金銀捶揲技法已掌握純熟,能夠製造出極為輕巧且紋飾精細的器物。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棄城而逃,這些舞馬流落到叛軍手中被充為軍馬。一日軍中奏樂,舞馬聽見音樂開始起舞,被士兵們當做妖馬,全部被活活打死。舞馬銜杯的情景至此消失。千多年後,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以一種近乎炫耀的方式突然重現世間,向人們講述著千年前舞馬銜杯的傳奇故事,把一個王朝的繁華和風采展現在世人面前。


【陝視新聞記者:趙景輝 陳大威 張思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視新聞 的精彩文章:

男子借朋友12萬不還 出境新加坡時被扣

TAG:陝視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