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讀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

解讀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

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一般可以分為潛伏期、前驅期、癥狀明顯期、轉歸期四個階段。

潛伏期:

感染腸道病毒後,一般有3~7天的潛伏期。這期間,患者不會有任何癥狀,但是體內病毒大量複製。

前驅期:

發病初期,癥狀不明顯,只是發燒、咳嗽、頭痛、食慾不好等癥狀,無法與普通感冒相鑒別。

癥狀明顯期:

大部分手足口病的癥狀較為輕微,預後良好,僅表現為皮疹、口腔炎,有時伴發熱,病程約1周左右後完全康復。

在類似感冒的前驅癥狀後的當天或第二天即會出現皮疹。典型的皮疹主要散發在手心、足心、口腔黏膜、肛周,少數患兒可發生在四肢及臀部,軀幹部極少見。皮疹為粟粒樣斑丘疹或水皰,周圍有紅暈。玫瑰色斑疹或斑丘疹先發生於手指屈面及其掌面、腳趾和腳掌等部位,出現1天後,即有部分皮疹形成米粒或豆粒大小(直徑約1~3mm)的清晰水皰,通常並無痛感,數量多加之汗液刺激會出現癢感,過度搔抓會導致繼發感染。

隨著病情發展,可能出現類似咽峽炎的癥狀,硬軟齶、舌尖、舌側緣、兩頰、唇齒黏膜可陸續出現散在的白色小水皰,水皰破潰成小潰瘍後有疼痛感,會影響到進食(嬰幼兒表現為流口水、拒食)。發熱是主要伴隨癥狀,但通常體溫不高。

約0.3%的患兒可能發展為重症,如果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挽回生命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

出現下列情況提示有危重症可能:若精神萎靡、煩躁不安、高熱不退(體溫持續≥39℃,藥物及物理降溫效果不佳)、頻繁嘔吐、肢體震顫或無力、呼吸心率明顯加快、身體出汗部位不對稱等及3歲以下拒食的患兒應及時就醫;若面色蒼白、呼吸困難、皮膚出現大理石樣花紋等需緊急就醫。

轉歸期:體溫下降,皮疹初若無繼發感染,一般2-5天內水皰逐漸乾燥,形成深褐色結痂,脫痂後不留瘢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科醫生媽媽 的精彩文章:

最大程度保留輔食美味的冷凍方法
維生素A過量會有哪些危害?

TAG:兒科醫生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