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毛主席喜歡吃紅燒肉,卻因少年時的一件事,一生再也不吃醬油

毛主席喜歡吃紅燒肉,卻因少年時的一件事,一生再也不吃醬油

1954年,是程汝明難忘的一年,這年他被調到了毛主席的專列上,成為毛主席的廚師。從此,程汝明在「主席家」一干就是22年。程汝明,1926年出生於山東掖縣,今屬萊州市,家境貧寒,13歲便離家去了天津,先後在外國人辦的匯中飯店、猶太俱樂部、維克多利餐廳當學徒。經過十年歷練,程汝明便成了一位烹飪西點的好手,熟練掌握了俄、法、英等各系西餐的廚藝。正是這一手藝,讓他的人生軌跡在悄然中與紅牆連上了一根無形的絲線。

程汝明

毛主席愛吃紅燒肉,這道菜,年夜飯里自然少不得。不過,毛主席愛吃的紅燒肉必須按程汝明研究的配方製作,因為在當上毛主席的廚師之後不久,程汝明便得知,毛主席的菜里有些佐料添不得。知道這事,是因為程汝明給毛主席做的第一盤紅燒肉,毛主席竟然一塊也沒動。程汝明當時問毛主席是不是覺得味道不好,毛主席只說自己不喜歡吃醬油。細問之下,程汝明才弄清為什麼毛主席會有這樣一個習慣。

原來,年少時,毛主席家裡曾開過醬油作坊。當時釀造醬油多通過自然曬制發酵。一年夏天,毛主席無意間看見醬油缸里有些白點,待走近觀察才發現,那些白點竟是醬油發酵時孳生的蛆蟲。從那時起,毛主席再也不吃醬油,只是毛主席的堅定讓程汝明感到有點為難,以後還做不做紅燒肉?

毛主席

當然做,而且後來的紅燒肉還令毛主席情有獨鍾。其實,程汝明琢磨出的辦法,就是用糖色加鹽,代替醬油為肉著色調味,這樣烹制的紅燒肉咸鮮不失、甜味兼得,毛主席嘗過之後很是受用。程汝明則由此掌握了一個規律:「只要上這道紅燒肉,主席準保不會剩下。」

「困難時期」開始後,毛主席決定降低自己的伙食標準,程汝明因此得到命令:以後不準做肉菜了。其實,即便是在糧肉豐足的年代,毛主席的飯食也很儉樸。至於年夜飯,程汝明記得住的好菜,只有一個羅漢大蝦,倒是有幾次除夕中午剩了菜,晚飯的時候,毛主席還一定要讓程汝明端上桌來。

1976年1月30日,是毛主席平生最後一個除夕。那天下午,程汝明說,毛主席破天荒地提出晚上要放爆竹,工作人員為此專門去西單買了一些花炮。那一晚,鞭炮聲聲,甚至是熱鬧。

程汝明與毛主席合影

程汝明陪伴主席度過了22個除夕。關於這22年的除夕,程汝明印象最深的是「每到過年那天,主席就一直在笑」,而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也經常受邀與毛主席一家共進晚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吊蘭書苑 的精彩文章:

此人官至義大利總理,也曾鋃鐺入獄,如今他的產業被中國人收購了

TAG:吊蘭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