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驚恐障礙——容易被誤診的心理疾病

驚恐障礙——容易被誤診的心理疾病

幾個星期前,在心理門診,進來一位30歲的男性患者,由母親及姐姐陪同,一進來就說是心內科醫生介紹他們過來的。稱主要問題是:反覆出現胸悶、呼吸急促,病程1年余,曾在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解放軍422醫院、廣州某三甲醫院呼吸科及心內科就診,反覆檢查未發現明顯異常,予對症治療效果不好,再次到我院心內科就診,心內科醫生考慮心理問題,轉介到我科。

醫生:出現胸悶的時候有沒有覺得心跳很快,好像快要跳出來一樣?

患者:有

醫生:有沒有覺得好像氣不夠用,呼吸很困難?

患者:有

醫生:發作時有沒有感覺快要崩潰了甚至感覺就要死了?

患者:是是是,有有有

醫生:發作時有沒有說需要馬上來醫院或者需要馬上呼叫120?

患者和家屬:有有有,就是這樣

。。。。。。

。。。。。。

在聽我詢問的過程中,我觀察到其母親的臉上凝重的神情逐漸發生變化,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她稱這一年來,為兒子的病發愁,已經好久都沒笑過了,說我問這幾個問題,問到心裡去了,完全是這樣,猶如算命先生,低聲跟患者姐姐說,這個醫生終於會看了,還特意走到診室門口看看牌子看我的名字,猶如找到救命稻草。我詳細評估了患者的病情,考慮驚恐障礙,然後跟患者及家屬進行了驚恐障礙的健康教育,同時我感覺他們的期望值過高,覺得我一定能幫他治好,還說了好多溢美之詞,給高帽我戴。但我深知這些疾病的治療都不是百分百有效,我告訴我沒那麼厲害,在我這裡大概70%效果不錯,也有些經過治療效果不好的。告訴他們這個事實,免得到時效果不好,家屬心理落差大而過來罵街,最後開了藥物給他們就回去了。幸運的是,患者按醫囑服藥,效果比較好,前幾天過來開藥,心慌、胸悶、恐懼這些發作已經不明顯了,能出去幫忙幹活了。

作為一個醫生,我也是欣慰的,所以我在這裡給大家科普關於驚恐障礙的知識,希望能增加公眾對驚恐障礙的認識,也希望非精神心理科大夫對這個疾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從而可以避免一些反覆檢查、過度檢查造成的醫療資源浪費,讓這類患者可以得到及時的診斷及治療。

記得幾年前在中山市人民醫院急診科進修時,有一天晚上在搶救室,突然搶救室的門打開了,平車推進一個年輕男性患者,患者雙手使勁伸直,「啊。。。。。。。啊。。。。。。」大叫,聲音非常洪亮,表情極度驚恐狀。我當時沒有反應過來,也沒見過正在發作的驚恐障礙,以為是什麼其他軀體疾病,反正心裡沒有數,正想著如何搶救,另一個同是進修的搞急診的兄弟用手推推我,向我使個眼神,說「你們科的」。後來經過處理,患者平靜下來,我與他交談,原來患者是一個典型的驚恐障礙患者,已有兩年多時間,經常發作性的出現心慌、胸悶、呼吸困難、感覺憋氣甚至快要死掉的感覺,異常恐慌,所以才大喊大叫。平時還常常擔心這種情況發作,感到不能放鬆,甚至不敢出遠門,生怕在外面出現這種情況找不到幫助,曾經接受相關檢查,如心電圖、心臟彩超、甲狀腺功能、性激素等未發現明顯異常,接受過藥物治療,能控制,但未系統治療。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目睹的驚恐發作,我那兄弟告訴我,在急診時間長了,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表現很誇張,但檢查往往沒什麼異常,予安定處理後很快好轉,但往往會再發,雖然他不知道這叫做驚恐障礙,但第一時間反應是心理問題,這也是在急診練就的火眼金睛。

確實,在臨床上,有一類這樣的患者,常發作性出現心慌、胸悶、感覺接不上氣、極度恐懼、甚至感覺要失控或者感覺快要死了,有的需要馬上到醫院,有些需要馬上打120,到醫院後醫生查體和進行心電圖、胸片、抽血等檢查卻沒發現明顯異常。到醫院經對症處理後往往能很快緩解,或者自己會緩解。但下一次又會出現,往往沒有預兆,突然出現,患者總是憂心忡忡,擔心再出現這種情況,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工作,甚至有些患者因此迴避社交,或者呆在家裡不敢出去,擔心在外面出現以上情況得不到及時的幫助。

這種情況很可能就是驚恐障礙。

驚恐障礙也稱急性焦慮發作,是一種突然發作的、不可預測的強烈的焦慮、軀體不適和痛苦。發作時病情發展很快,往往幾分鐘分鐘達到高峰,一般半個小時左右會自行緩解,長的可達數小時,發作間期幾乎完全緩解,但患者會擔心再次出現驚恐發作,對發作後果的擔憂,擔心驚恐發作意味著存在威脅生命的疾病,伴有迴避行為,有些患者不敢外出,不參加人多的活動,不敢從事體力勞動。

患者發作時有非常強烈的軀體不適感,所以絕大部分患往往都在急診科、心內科及呼吸科就診,往往從頭查到腳都沒發現異常,有些能做的檢查都做了,甚至反覆查,也查不出問題,最後由急診科、心內科或呼吸科轉診到精神心理科。

驚恐障礙以驚恐發作為主要表現,驚恐發作有以下表現:

心理體驗

失控感(快要控制不住了或快要發瘋了)

瀕死感(患者常訴突然胸悶、胸部壓迫感、氣上不來、呼吸困難、感覺馬上就要死掉了,甚至呼喊、跑到外面通風的地方)

精神崩潰感(患者體驗到無法控制的精神崩潰的來臨)

有一天早上,神經內科的兄弟轉介一個患者過來,在讀大學生,男性,患者當晚睡覺到凌晨三點時醒來,出現睡眠麻痹體驗(俗稱鬼壓床),遂感到精神快要崩潰了,恐懼、心慌、胸悶、不停哭泣,非常難受,要求醫生幫幫他。

軀體癥狀

心慌、心悸、心跳加速

有些患者描述心臟要跳出來了或者感覺到心臟抽離

胸悶、氣短、窒息感

患者往往描述為透不過起來、氧氣不夠用、氣喘、氣促、呼吸不順、呼吸困難

極度恐懼

發抖

出汗

胸痛不適

喉部堵塞感

噁心、腹部不適

發冷發熱

身體麻刺感

頭暈、走路不穩甚至暈厥

感覺世界不真實或者感覺自己抽離出來,脫離了自己

按照我的經驗,心慌、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失控感、崩潰感、瀕死感出現頻率較高,如果發作時,以上癥狀有4個以上,就初步考慮是驚恐發作。需要接受進一步的身體和心理評估。

關於驚恐障礙的診斷思路

如果第一次出現驚恐發作,是不是就該到精神心理科就診?

答案是否定的,第一次發作到急診就診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因為很多軀體疾病都可以出現驚恐發作,需要排除以下軀體疾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嗜鉻細胞瘤

癲癇

心肺疾病

前庭功能障礙

自發性低血糖

還要排除有沒有吸毒、酒精或藥物的影響

(二尖瓣脫垂及甲狀腺功能亢進常見)

如果經過反覆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患者出現反覆不可預期的發作。就要考慮是精神心理科的驚恐障礙了,這時要到精神心理科就診。

驚恐障礙並不少見

1.5%的成年人正罹患驚恐障礙

2.1%的成年人既往有過驚恐障礙

驚恐障礙的病因

目前還不十分明確,既與遺傳因素有關,也與大腦裡面某種微小物質的不平衡有關,也與心理壓力、性格特點有關。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驚恐障礙主要是對軀體不適的習得性恐懼。認為驚恐障礙是一種不正常的害怕,對一般性的軀體癥狀有面臨災難處境的態度。在正常生活中,可能發生一些無關緊要的刺激,這些刺激能引起患者的過度關注,並對這些刺激產生一種如臨災難似的錯誤解釋,從而導致自助神經癥狀,這些癥狀使病人進一步感到害怕,最後體驗到突然的、不能控制的驚恐發作。這種解釋也是驚恐障礙患者心理治療的基礎。

關於驚恐障礙的治療

由於是科普性質的文章,又由於驚恐障礙的治療是非常專業、系統且嚴肅的問題。很難用幾句話說清楚,況且每個患者有個體差異,沒有適用於所有患者的萬能公式。簡單介紹下治療原則。

總的來說,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

藥物治療早期靠大劑量的安定類藥物,這裡想說的是很多患者擔心安定類藥物會不會成癮,會不會有很大的副作用,我一般告訴他們,理論上有,但我當醫生這麼多年,用了這麼多,還沒出現過,我遇到的成癮的都是自作主張,不聽醫生的建議,自己越吃越多最終成癮。關於副作用,由於大劑量安定類藥物會影響人的動作協調性,囑咐患者不要開車及操作機械,對於年老患者,囑咐走路要小心,不要摔跤,因為安定類藥物有肌肉鬆弛作用。後期慢慢將安定類藥物減下來,這些副作用就會消失。

除了安定類藥物,主要用藥為選擇性五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SSRI),以前有五種,叫做「五朵金花」,現在多了一種,變成「六朵金花」。帶大家認識下,名字分別是: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蘭、艾司西酞普蘭。當然還有其他藥物和一些增效藥物。這裡不詳述了。

心理治療對於驚恐障礙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些治療方法:如驚恐控制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內感受性暴露治療、鬆弛治療、呼吸訓練、支持下心理治療等。

寫在後面的話

如果你們讀了這篇文章,知道原來有個驚恐障礙這種疾病以及驚恐障礙大概長什麼樣子,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但是,我還想說兩句

第一:不要視而不見。意思是說如果反覆出現心慌、胸悶、呼吸困難、失控感、瀕死感等表現,經過反覆檢查沒發現明顯異常器質性病變,要想到驚恐障礙這個病。這樣可以避免反覆過度的、重複的檢查,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

第二:不要先入為主。不要看到反覆出現心慌、胸悶、呼吸困難、失控感、瀕死感等表現,就首先想到驚恐障礙。這是大忌。診斷及治療驚恐障礙,心裏面必須時刻想著器質性疾病的可能。切記,要避免把器質性疾病誤診為驚恐障礙,或者驚恐障礙合併軀體疾病。

個人心理科普公眾號

【作者簡介】

李水洪,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心理門診,主治醫師,中級心理治療師,碩士研究生,畢業於廣州醫科大學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專業,師從國內著名臨床精神病專家苗國棟教授,2012年研究生畢業後在中山市第三人民醫院從事精神心理的臨床工作,2016年7月從中山市第三人民醫院調回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從事心理門診的臨床診療工作。擅長治療: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精神分裂症、失眠症、強迫症、雙相障礙、腦卒中後抑鬱,尤其是長期反覆治療效果欠佳的精神心理疾病。

註:文中插圖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洪說心理 的精彩文章:

TAG:水洪說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