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門神的傳說與心神的敬畏

門神的傳說與心神的敬畏

貼門神,是我國從周代為始的古老春節習俗之一。門神的前身是桃符,又稱「桃板」,乃是用桃木雕刻成的兩個「桃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傳說這哥兒倆最善捉鬼,是黃帝派來鎮鬼護佑人們平安的。《後漢書·禮儀志》記,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南朝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說:「歲旦,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可見,神荼和鬱壘是最早被當作門神的。

到了唐代,門神的稱號移位於開國名將秦瓊(秦叔寶)和尉遲恭(尉遲敬德)。民間流傳著多個版本,擇其一:唐太宗生病,寢宮門外有惡鬼耶魅號叫,六院三宮,夜無寧日。於是太宗將全部情況告訴眾大臣,秦瓊上奏說:「臣平生殺人如摧枯,積屍如聚蟻,何懼小鬼乎!願同敬德戎裝以伺。」太宗准奏,夜晚讓二人立於宮門兩側,一夜果然平安無事。太宗嘉獎二人後,覺得整夜讓二人守於宮門,實在辛苦,於是命畫工畫二人像,全裝怒發,手執玉斧,腰帶鞭練弓箭,一如平時,懸掛在兩扇宮門上,從此得以平息。這件事情被民間百姓知道後,紛紛效仿。於是,秦瓊和尉遲恭便被百姓當成了驅趕鬼邪的守護神,其畫像被貼在門上,且添一副對聯:「昔為開國將,今作鎮宅神。」一直到元代,人們仍沿襲這種做法。

隨著時代更替、生活變化,民間的門神崇拜也呈現出多樣化的表徵。以明清至民國期間的武門神為例,河南人貼的是趙雲和馬超;河北人貼的是馬超和馬岱;冀西北則敬薛禮和蓋蘇;陝西人敬孫臏和龐涓、白起和李牧,而漢中一帶貼的多是孟良、焦贊。還有的地方敬姚期和馬武,關羽和張飛,裴元慶和李元霸,岳飛和溫瓊,岳雲和狄雷,趙匡胤和楊袞,胡大海和常遇春等等。新中國成立後,有些地方過春節大門上還張貼人民英雄,如劉胡蘭與趙一曼、董存瑞與黃繼光,等等。2015年,上海警察版門神走紅網路,寓意社會門神鎮邪惡、保平安。

民間貼門神,本質上講是一種寄託:辟邪除災、驅邪辟鬼。就像那首民謠:「門神門神騎紅馬,貼在門上守住家。門神門神扛大刀,大鬼小鬼忙逃跑。」當然,還有保平安、降吉祥、納福瑞等等。其實,這種寄託的前提應是敬畏心中的「門神」,即本分、善良地做人做事。有道是「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做人也好,為官也罷,冀望平安吉祥,關鍵在自身不作惡、不幹壞事。「鬼神不佑佞人」。做人不善,欺行霸市、魚肉鄉鄰、造假販毒、圖財害命,過年時在門口掛兩張桃符,就能保爾脫逃牢獄之災?為官不廉,貪污腐敗、違法亂紀、賣官鬻爵、貪得無厭,臨時在門上貼兩張門神,就能避開遭「打」被「拍」的命運?這無疑就是自欺欺人、褻瀆門神!「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只要你幹了傷天害理、違法亂紀的壞事兒,總有一條法律繩索在等著你,「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終有一天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埋單。至少,逃脫不了良心這個「門神」的譴責。

所謂敬畏心中的「門神」,就是對人生的敬畏、對自然的敬畏、對法紀的敬畏。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缺少對人類、對自然、對法紀,乃至做人良知的敬畏,比魑魅魍魎更可怕。東漢名臣楊震做東萊太守時,路過昌邑,在昌邑縣長任上的一位老朋友去看他,晚上送黃金十斤。楊震拒收。朋友勸說:「現在是深夜,沒有人會知道。」楊震回答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這「四知」,實質上就是對做人做官良知的敬畏。所以,護佑自己和家人平安的門神,不是貼在門上,而是貼在心裡。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針對一些領導幹部以權謀私的突出問題,曾專門借「門神」喻理:「有人說,天上掉餡餅之時,就是地上有陷阱之時。一旦突然憑空來了一個好處,一定要警惕。看到這些東西自己就要戒懼、退避三舍。咱們的門神要擺正,大鬼小鬼莫進來。」這個「門神」,對於黨員領導幹部來說,就是「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說到底是一種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所謂「擺正」,就是心中有敬畏。這樣,才談得到良心、義務、責任道德,才能真正形成事業心、責任感、黨性覺悟、民族精神。心中有了敬畏,那些「大鬼小鬼」縱有千般詭計,你這裡有「門神」護佑,其能奈爾何?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所以,那些腐敗「落馬」者,無論是歸究於中「鬼」計,還是埋怨上「鬼」當,都是自找的,根子在自己褻瀆了心中的「門神」。怨天尤人,只是籍口。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個新舊轉換,承延的是正氣,寄託的是希望。一年一度,年復一年。新春寄託新的希望,希望帶來新的快樂。因希望而快樂,因快樂而幸福,循環往複,「富饒豐衍,快樂無已」,幸福無已。或許,這才是千百年來人們「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要義之所在。

作者:於永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講家網站 的精彩文章:

明清時期的才女文化
北京城市發展的戰略性舉措

TAG:宣講家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