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古詩拜除夕!今年勝舊年!

古詩拜除夕!今年勝舊年!



點擊題目下方

世界名著每日讀

,每日陪伴你有品位地閱讀


編輯:

世界名著每日讀

(ticesmall)

















關於除夕的詩,人們樂道的恐怕就是唐代史青的應制詩了。




史青,唐朝零陵人,聰敏強記。一次,他向唐玄宗上表自稱,曹子建七步成詩並沒有什麼了不起,「臣五步之內,可塞明昭」。唐玄宗見表,十分稱奇,當即把他詔來。有人為史青捏著一把汗——竟然敢在皇帝面前誇下海口!萬一五步之內做不成詩,豈非犯下欺君之罪嗎?



面試的一天到了,史青胸有成竹,大步上殿。口呼萬歲完畢,便俯伏金殿說:「請萬歲出題。」




恰好這天是除夕,唐玄宗即以《除夕》為題,命他作來。史青不假思索,脫口而出。詩云: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裡摧。


風光人不覺,已入後園梅。



玄宗聽了,大讚其才,當即授以左臨門將軍之職。






雖說除夕是一個闔家團圓的喜慶節日,但古詩詞中的除夕似乎更偏向於「悲傷」二字,因為很多詩人漂泊在外,只能獨自一人過年,一時間,故園之思、流離之苦、人生易老之嘆……齊集心頭。






唐·高適《除夜作》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






唐·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唐·崔塗《巴山道中除夜書懷》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於僮僕親。


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唐·駱賓王《西京守歲》


閑居寡言宴,獨坐慘風塵。


忽見嚴冬盡,方知列宿春。


夜將寒色去,年共曉光新。


耿耿他鄉夕,無由展舊親。






明?袁凱《客中除夕》


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


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


一杯椒葉酒,未敵淚千行。






當然,還是有很多幸運的詩人,他們與親朋好友一同守歲,一同祈願新年勝舊年,好不歡樂!






唐·李世民《守歲》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捲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宋·蘇軾《守歲》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宋·楊無咎《雙雁兒(除夕)》


窮陰急景暗推遷。


減綠鬢,損朱顏。


利名牽役幾時閑。


又還驚,一歲圓。 


勸君今夕不須眠。


且滿滿,泛觥船。


大家沈(同「沉」)醉對芳筵。


願新年,勝舊年。






宋·趙師俠《鷓鴣天(丁已除夕)》


爆竹聲中歲又除。頓回和氣滿寰區。


春見解綠江南樹,不與人間染白須。 


殘蠟燭,舊桃符。

寧辭末後飲屠蘇。


歸歟幸有園林勝,次第花開可自娛。






宋·孫惟信《水龍吟(除夕)》


小童教寫桃符,道人還了常年例。


神前灶下,祓除清凈,獻花酌水。


禱告些兒,也都不是,求名求利。


但吟詩寫字,分數上面,


略精進、盡足矣。 


飲量添教不醉。好時節,逢場作戲。


驅儺爆竹,軟餳酥豆,通宵不睡。


四海皆兄弟,阿鵲也、同添一歲。


願家家戶戶,和和順順,樂昇平世。






宋·李處全《南鄉子(除夕又作)》


和氣作春妍。已作寒歸塞地天。


歲月翩翩人老矣,華顛。


膽冷更長自不眠。 


節物映椒盤。柏酒香浮白玉船。


捧勸大家相祝願,何言。


但願今年勝去年。






清·李慈銘《臨江仙·癸未除夕作》


翠柏紅梅圍小坐,歲筵未是全貧。


蠟鵝花下燭如銀。


釵符金勝,又見一家春。


自寫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隱閑身。


屠蘇醉醒已三更。


一聲雞唱,五十六年人。






也有一些詩人,除夕熱鬧與否,他們好像並不十分在意。因為,他們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宋·文天祥《除夜》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宋·陸遊《除夜雪》


北風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


燈前小草寫桃符。






明·唐伯虎《除夕口占》


柴米油鹽醬醋茶,


般般都在別人家。


歲暮清淡無一事,


竹堂寺里看梅花。






清·黃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千家笑語漏遲遲,


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


一星如月看多時。






清·李慈銘《臨江仙·癸未除夕作》


翠柏紅梅圍小坐,歲筵未是全貧。


蠟鵝花下燭如銀。


釵符金勝,又見一家春。


自寫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隱閑身。


屠蘇醉醒已三更。


一聲雞唱,五十六年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名著每日讀 的精彩文章:

北大教授鄭也夫:讀書能賺錢嗎?對不起不能

TAG:世界名著每日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