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台山普壽寺舉辦紀念慈舟大師圓寂六十周年暨三宗齊入研討會

五台山普壽寺舉辦紀念慈舟大師圓寂六十周年暨三宗齊入研討會

慈老生平

據《慈舟大師傳》記載,大師示生於前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九月十九,湖北省隨縣人。幼年習儒,且隨父母學佛。既長,常懷出世之志,而以親老不克如願。年二十五歲開始教讀,為儒師十載。1910年,大師三十四歲,其父病逝,遂於隨縣佛垣寺照元老和尚座下剃度,法名普海,字慈舟。是年冬,往湖北漢陽縣歸元寺大綸心經律師座下受具足戒。後隨侍剃度恩師學念佛,親近元藏老法師聽習楞嚴,依止慈本禪師參究禪那,聽元藏老人講法華,並於月霞老法師座下學華嚴。

大師一生教宗華嚴,行修戒律,歸心凈土,三宗齊入,解行並進。出家四十多年間,辦法界大學培養僧才,弘宗演教,扶持戒律,無有疲厭。當代已故大德上夢下參老和尚、台灣道源長老、懺雲長老、白聖長老等均曾親近大師,於師言教身教下獲大法益。1940年,普壽寺開山上通下願老法師,於大師座下披剃出家。後於攝眾之際,皆令所化尼眾依於慈老「三宗齊入」修學宗旨,以華嚴為宗、戒律為行、凈土為歸,住持正法,自他二利。

研討會

談及此次研討會的緣起,五台山尼眾佛學院院長如瑞法師為大眾開示說:慈舟大師是我的尼和尚上通下願老法師的剃度恩師,普壽寺「三宗齊入」的修學宗旨即是他老人家所制。2017年時值慈老法師圓寂六十周年,飲水思源,我們今天共同來緬懷慈老的功德。

慈老一生修學之所以選擇「三宗齊入」——以華嚴為宗、戒律為行、凈土為歸,實在是因為他老人家深達佛法要旨,了知華嚴教義之圓滿究竟,戒律乃四眾學修根本,凈土為末法解脫方便,所以才會不遺餘力地親證並演說三宗法要,以身表法,令眾生於生死苦海中皆能登上這艘「三宗齊入」的解脫大船,從而安穩到達涅槃彼岸。老人家的智慧和悲心,由此可見一斑。

負責《慈舟大師文集》再版工作的弘智法師,在會上與大家共同回顧了慈老的嘉言懿行,令大家深受鼓舞。弘智法師說,今天我們來紀念祖師,正是為了承師志、報師恩、效師行。承慈老法師、願老法師、師父之志;報慈老法師、願老法師、師父之恩;效慈老法師、願老法師、師父之行。如何承志?於三宗法要真學實修,即是承志;如何報恩?以祖師言教覺悟群迷,則可報恩。如何效行?與師父同心同願同行,即是效行。

《華嚴經》說:「善知識者,則是如來。」又說:「以我善根,同善知識願,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心,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行,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作為華嚴學人,我們理應與師父同一心、願、行,如此定能獲得佛的成就!

慈慧清涼書院負責人文運老師,在談及「三宗齊入」法脈的當代價值,以及慈舟大師的歷史定位時說:

從個人的學修需要看,華嚴宗在所依教典、所闡教理、指導學修方面非常圓滿;律宗在學修次第、住持正法、隨順根器方面非常切要;凈土宗在了生脫死、普度眾生、功夫日用方面非常方便。同時,三宗互攝,彼此提升。華嚴教理可以開演持戒、念佛的種種境界;持戒可以將華嚴、凈土落實為具體行持;念佛可以將華嚴、戒律攝為一句佛號並導歸極樂凈土。可見,「三宗齊入」法脈在這個時代是極為契機的。

在民國時代,弘揚戒律最為得力、最為大眾景仰的有兩位大師,一位是弘一大師,另一位就是慈老法師,被世人稱為「北慈舟、南弘一」。虛雲老和尚在福建鼓山辦佛學院的時候,就請慈老法師去講《華嚴經》。當時聽講的學生中,就有當代高僧上夢下參老和尚。當年印光大師閉關的時候,曾經請慈老法師到蘇州靈岩山寺擔任方丈。慈老法師在靈岩山寺期間,制定了很多念佛的規範。虛雲老和尚、印光大師是舉世公認的高僧,都對慈老法師非常推重,弘一大師則與慈老法師齊名,由此我們也就知道,慈老法師是一位什麼樣的高人了吧!

互動環節

研討會最後一項內容是問答互動。與會者可就「三宗齊入」相關問題自由提問,由華嚴、凈土、戒律三個研究班的法師給予解答。互動現場氣氛活躍,其樂融融,法喜充滿。

迴向

以此研討會功德,祈願諸大善知識,過去者早還娑婆,現在者長久住世。同時迴向:

國家昌盛,正法久住,

眾生皆離苦,吉祥滿人間!

轉載自:普壽寺三加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綜合 的精彩文章:

道生長老:盡形壽的依止
此言不虛!念佛可讓我們人生最根本的利益得到滿足

TAG:騰訊佛學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