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導演林超賢:不是賣弄血腥 《紅海行動》是反戰的

導演林超賢:不是賣弄血腥 《紅海行動》是反戰的

你應該看這篇文章,是因為:

《紅海行動》是林超賢在《湄公河行動》之後拍攝的又一部主旋律商業片,這一次,他繼續沿用後者的原班人馬,和中國海軍合作,拍攝現代海軍題材影片,上映後獲得眾多好評。近日,導演林超賢接受了專訪,談及《紅海行動》,林超賢稱「圓了自己的一個夢」。

從擔任陳嘉上的副導演開始,林超賢拍攝了一系列警匪動作片。從早期的《野獸刑警》、《江湖告急》,再到《線人》、《證人》、《逆戰》等,林超賢把動作片拍得爐火純青。由此,他也成為香港最會拍槍戰場面的導演之一。《湄公河行動》是他北上後拍攝的第一部作品,作為公安部直批的大IP製作,林超賢獲得了此類型片在拍攝上更大的空間,實現了主旋律影片商業化的突破。

如今再次出手,在海軍的支持下拍攝《紅海行動》,對於創作者林超賢來說,更是過足了癮。不同於以往的警匪片,《紅海行動》的格局更大,林超賢說它的武器、場面、規模和動作量都比《湄公河行動》提升了10倍以上。

但有同樣講述撤僑事件,刷新和創造的一系列影史紀錄的《戰狼2》在前,《紅海行動》的最終票房成績備受關注,林超賢似乎沒有太大壓力,「《戰狼2》的成績確實太厲害了,我從來沒有想到底能不能追到這個程度,也不敢想,就希望春節檔觀眾可以多一個選擇。」

武器、場面、動作量……比《湄公河行動》提升了10倍以上

記者:《紅海行動》(以下簡稱《紅海》)的拍攝涉及到多個方面,比如與海軍的合作等……電影一開始是怎麼產生的?

林超賢:其實這次跟海軍合作也是緣分吧。第一次找我去拍一部海軍的電影是在拍《破風》的時候,但因為接下來要拍《湄公河行動》,時間調不開,所以當時就沒有再談下去。後來拍完《湄公河行動》後期又找到我了。過去一年多了,我以為項目已經啟動了,結果……(鳳凰網娛樂:結果一直在等著你?)也不知道,反正最後還是繼續了緣分,從那時候我們就正式開始談。

記者:當時就要求根據「葉門撤僑」來改編嗎?

林超賢:當時有跟我說撤僑這個背景,基本上是用這個故事做一個起步,我再繼續把後面的故事編寫出來。當然我也看過很多還沒有公開的畫面,他們解救人質的場面我也看過。 (鳳凰網娛樂:還原度高嗎?)撤僑那個部分完全是一樣的,當然真實事件沒有達到電影的深入程度。還沒到軍艦里的陸戰隊出去救人這個程度,但如果需要的話是肯定會去的。當時中國海軍已經跟當地政府說好了,萬一有情況肯定要派人進去救人。所以我其實是拍了他們預估的事情,現實沒發生,我就讓它發生在電影里了。

記者:於冬接受採訪時說《紅海》沒有劇本,沒劇本是怎麼拍的?

林超賢:這個電影跟一般的動作片很不一樣。這次撤僑事件必須在六個小時內進到敵人的心臟,節奏是很快的。從開場就要一直打到底,基本上沒有停下來的空間。所以不能用常規寫劇本的方法。動作上的設計是要根據環境來定的,譬如我們到北非摩洛哥拍,實際環境不停在變,我們邊拍,可能下一個場景還沒有準備好。我們需要很多軍事的武器比如坦克,當地能給到多少輛,這些都是不確定的,所以寫劇本是沒有用的。

記者:所以一開始就沒打算寫?

林超賢:有一個基礎劇本,到拍攝地之後全改了。而且這次我想讓電影節奏是一口氣往上跑,讓你的腎上腺激素一直往上升。文戲不能讓整個電影的節奏有改變。文戲要根據那場動作來發生,所以基本上文戲的部分我是沒有寫的。

記者:電影打滿了2個多小時,除了海清交代了一個完整故事線外,其他人物角色的文戲都很弱,是故意這樣為之?

林超賢:每一個電影都有它的類型,《紅海》就是一個戰爭片,所以文戲存在的空間肯定不會多。其實我當時也拍了一些其他的文戲,但是回來剪輯時發覺影響節奏,所以肯定有一些不能放進去。通過救人質的這件事,我們能看到人物的起點、成長,我覺得就可以了,再放多也沒有用。觀眾進來的時候,我其實希望讓他們看到在動作裡面有沒有新的感覺,這個是《紅海》的重點。

記者:宣傳里說到《紅海》是《湄公河行動》的升級版,您自己看來哪些地方升級了?

林超賢:這個當然跟《湄公河行動》完全不一樣。《湄公河行動》的基礎是一個警匪片,但是《紅海》是一個軍事題材片,所以要滿足軍事需要的所有——武器、場面、規模、動作量……都是應該要提升的,肯定比《湄公河行動》提升10倍以上。

《紅海行動》絕對能走向國際,在香港我拍不到這種電影

記者:從香港警匪動作片上升到主旋律的影片,這是你個人的新階段、新成長嗎?

林超賢:其實是我的一個夢想,因為我喜歡看,但想看也只有看別國的。以前我就很想拍這種題材,但沒有軍方的支持,拍出來的軍事感是不到位的,對觀眾來說也不是真正展現力量的電影。所以其實一直心裏面都很想,但是從來不敢。這次是圓了我的一個夢,我也希望可以藉助這個電影讓大家看完之後真的有自豪感。我相信《紅海》絕對可以走去國際市場,是可以讓人看到現代感的。

記者:最近經常有找香港導演來內地拍一些主旋律的電影,這種現像你怎麼看?

林超賢:我不能代表投資方,我作為一個創作人,覺得是沒有地域之分的。大家都要找同一種東西——找靈感、找空間。比如說這次《紅海》就是我的空間,我在香港去想沒意義的,我想不到的,我拍不到這種電影,但是現在突然出現這個機會,我需要!因為我希望我的創作空間可以不停的往前走,這是我的追求。

太過血腥?衝擊力太大的畫面已經剪掉

記者:國家海軍的支持,對於這部電影來說意味著什麼?

林超賢:其實我的身份是一個導演,但我另外一個身份也是觀眾。我們經常也會看電影,我們要找這種軍事題材的話,不可能在中國電影裡面找到,老是要看外國的主旋律電影。我們為什麼要看外國的呢?其實我們中國電影也應該需要往這個方向走。我上過的我國軍艦,都是當今世界一級的軍艦。我們就應該要多方面去展現,讓我們現在所有的人知道,我們海軍的力量在哪裡。所以我覺得絕對需要電影來把好的一面分享給大家。

記者:在電影拍攝與剪輯上,海軍他們有給什麼意見嗎?

林超賢:其實這次在劇本、表現手法上,海軍都給我很大空間。他們對電影是不太理解的,當然有部分是比較殘忍、有點暴力的東西,他們當時看完之後也覺得應該要有。表現戰場的畫面,怎麼可以一點血也沒有呢?所以最後我們還是有呈現。可能某些角度的衝擊力比較大的,所以我微微調整了這些方向。

記者:過於血腥暴力的鏡頭海軍那邊更不希望剪掉?他們有一些可惜?

林超賢:大家都明白,這是真實感的一種表現。雖然《紅海》是一部軍事題材動作片,但它是帶著反戰的意味在的。電影里,別國已經被戰爭打到家庭破碎、生靈塗炭、所有人在你面前斷手斷腳,大家看到這些畫面就會意識到和平是可貴的,最好不要打仗。其實這些畫面的用意不是在賣弄血腥,只是在表現給你看的時候,可以讓你冷靜下來不要好戰。

記者:有人統計在一個人肉炸彈的鏡頭上,給了三次特寫,還有脖子上噴血等等……其實看起來還是血腥的,尤其對於年齡小的觀眾來說,在這個部分刪減的多嗎?

林超賢:坦白說我們拍的時候,檔期還沒有定下來,後來我知道是在春節檔的時候,就已經去調整了,把衝擊力太大的畫面給拿走了。而且戲裡面血的顏色我們也調整了,讓你看起來沒有太紅。當然如果年紀太小的朋友,家長應該要先考慮一下是否觀影,但是我們確實不是在賣弄這些東西。

從來不敢想票房能追到《戰狼2》

記者:感覺《紅海》對於愛國情緒的渲染相對來說是有一些克制的,在表達這個主題上您怎麼去衡量的?

林超賢:我個人比較喜歡真實的人性。我覺得觀眾從畫面、情節、人物表現上就能感受一切,而不是用台詞硬生生的讓人聽,這是我個人的一種方向。

記者:影片結尾12308外交熱線,其實跟《戰狼2》最後的護照有點像,當時是怎麼想的?

林超賢:護照這點好像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希望電影看完之後,讓大家知道。12308也是這個道理,我們國人現在經常去外國旅遊,大家可能都不知道萬一發生什麼事情,還沒能拿出護照之前,我可以按一個電話號碼,就有人來幫我。我覺得這是大家都想表達的東西,所以應該要放進去。

記者:提前就已經想好要放進去?

林超賢:在最基礎劇本的時候,已經有這個在裡面。而且我在拍《紅海》的時候,《戰狼2》其實都還沒上映。

記者:同樣是撤僑行動,《紅海》稍晚上映,出來後會不會怕觀眾拿這兩部做比較?

林超賢:觀眾應該去比較一下,大家表現的手法都不一樣,根本是不同類型的電影。我覺得《紅海》是一個團隊的群戲電影,沒有比較表現個人的那種感覺。

記者:《戰狼2》之前獲得了那麼高的票房,對於《紅海》的票房你有怎樣的預期?

林超賢:《戰狼2》的成績確實太厲害了,我自己從來沒有想過到底能不能追到這個程度,也不敢想。就希望在春節檔可以給觀眾多一種選擇。票房的壓力我沒有,因為其實拍的不是很貴,應該能賺回來吧。

「行動系列」可以像《007》一樣一直拍下去

記者:以前經常跟彭于晏合作,這次他怎麼沒有來?反而選了一些沒合作過的演員,這八人小組是怎樣選出來的?

林超賢:其實這次我有一點刻意,就是想多一些新面孔。我想讓觀眾覺得畫面真實,比較像海軍陸戰隊。如果放一個像彭于晏這麼帥、這麼有型的,大家可能會對真實感有一些偏差。所以我希望是一群新面孔來演,讓觀眾看到他們在這個電影裡面的真實表現,也能看出他們的辛苦付出。希望大家可以欣賞到他們,他們不是一個大明星,就是來為這個海軍電影貢獻他的一份力。

記者:據報道,許多演員、工作人員都受了傷,在拍攝中有遇到比較危險的地方嗎?

林超賢:有時候我也會想,是不是我拍電影有些問題?基本上我的每一部電影都有人受傷。我拍《激戰》的時候,張家輝被踢斷了手指。所有演員為電影付出的身體的賠累,我希望大家看得到那種真實感,看到演員在電影裡面付出的力量。所以我覺得危險、受傷這些情況肯定是避不開的。

記者:網友評價林導能把武戲拍得很燃,在之後的電影中想把文戲或者感情戲重點拍一拍嗎?

林超賢:每一個電影應該很清楚地判斷它的重點在哪裡。譬如說《激戰》對我來說不是一個動作片,所以它應該放縱在溫暖裡面。以前的《證人》、《線人》,對我來說它不是動作片,我追求的動作是《湄公河行動》、《紅海》、《逆戰》。一些小的警匪片,追追車,打打架,開點槍,那是文戲,不是動作戲。我自己知道每一種戲應該怎麼放。

記者:會不會以後單純拍個愛情片?

林超賢:可能對我來說,拍愛情片比拍動作片挑戰更大。我樂於去面對任何一個挑戰,我確實有想過拍,可能我的愛情片也是需要打來打去的那種吧,哈哈。

記者:怕不怕拍了「行動系列」以後,找你的都是同類型的電影?

林超賢:其實我不怕,重點是這個電影有沒有一個「點」值得我去跟觀眾分享。拍一個動作片太容易了,隨便找一個劇本就可以拍,但是你在裡面找不到「點」的話是沒有意義的。雖然我對《紅海》這個題材很感興趣,但還是需要去找「點」。動作戲只不過是讓觀眾買票進去有一種觀感上的享受。重點是,看完電影離開電影院後,有可以「繼續想」的點。所以當時我跟海軍說,如果想不通這件事情我就不拍了。

記者:所以還回有下一部「行動」嗎?類似三部曲這種?

林超賢:什麼「行動」都沒問題,可以一直「行動」下去,只要能找到好的「點」,好的故事是可以繼續的,就像《007》一樣一直拍下去。

現在拍電影哪裡還有「熱誠」,沒有人會收一點點錢來幫你

記者:最近香港金像獎的提名名單公布了,大家覺得很弱。許多影評人又開始討論「香港電影已死」這個話題,所以還是想問一下,你覺得它真的死了嗎?

林超賢:我肯定說沒有。如果說現在低落,你到底是跟什麼時候比?如果跟80、90年代比,就肯定沒有那麼多,以前一年拍400部,現在可能40部。但是時代現象是不一樣的,在那個年代你要拍跟生活、社會息息相關的題材不容易。所以大家會投資古裝片那種能賣座的商業片,你可能見到了100部古裝片、警匪片、喜劇片,但是跟社會有關聯的題材,沒有那麼多。反而是這兩年,出來了許多跟香港面貌相關的電影,這是一種改變。

商業片需要市場,但現在市場改變了,所以就要去思考許多因素來找到你的市場。現在香港有很多新一代的導演,他們會去拍一些生活上能給自己帶來感覺的東西。這就是一個變化過程,過段時間還會有下一批新人進來,從這個基礎開始,上一批可能又會往商業的市場發展,這個是一個生態(循環),沒有什麼低落與不低落。

記者:之前一直說到《江湖告急》續集的問題,現在是什麼狀態?

林超賢:其實我已經有一個故事大綱了,只是我不知道從何開始。當時拍的時候是香港電影最不景氣的時候,很多人都收很低的工資來拍,投資才幾百萬而已。坦白說現在我們做電影、投資的都面臨一個問題:所有市價都變了。當時拍《證人》的時候是1500萬港幣,現在重拍起碼要4500到5000萬人民幣。《江湖告急》現在被很多人喜歡我很開心,但當時沒有人去電影院看,在當時就是一個失敗的電影。我跟投資者拿錢來拍一個電影,我對他肯定要有個交代,我不能讓他虧本,所以這讓我很尷尬,我不知道怎麼去想(續集)。現在拍電影哪裡還有人談熱誠,沒有人會收一點點錢來幫你,大家都賺錢去了,這個就是現實的問題。

記者:「行動」、愛情片、《江湖告急》續集先拍哪一個?

林超賢:先讓「行動」等一等,因為行動這種電影什麼時候都可以拍的。但如果真的有人來投資《江湖告急》這種電影,他投資並願意承擔風險,不用我來考慮,我又喜歡那個電影,我肯定會先拍。反正也不會花很多時間,又讓我覺得很過癮,我也需要找一些電影讓我自己過癮一下。

來自鳳凰娛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君子 的精彩文章:

單日票房有望破10億?我們一起來預測最猛春節檔

TAG:影君子 |